【管理----引领----触发】-创新管理的技能有哪些.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53086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引领----触发】-创新管理的技能有哪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理----引领----触发】-创新管理的技能有哪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管理----引领----触发】-创新管理的技能有哪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管理----引领----触发】-创新管理的技能有哪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管理----引领----触发】-创新管理的技能有哪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引领----触发】-创新管理的技能有哪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引领----触发】-创新管理的技能有哪些.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引领,触发】 创新管理的技能有哪些 在与其他学校主管德育的老师们进行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现在的学生不好管,从发型问题到抽烟问题,从学习问题到异性交往问题,在很多问题上他们都很想把学生管好,但事实总是不尽如人意。我认为,对学生的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管理阶段,还应该将其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管理给学生一个空间 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制订管理制度。因此,几乎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德育管理制度,有的学校的制度甚至会全面得几近“完美”。几乎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都认为管理制度很重要,校际间的交流也往往是管理制度的交流。但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如果管理制度本身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那么

2、越是彻底地落实这种制度,就越违背德育的初衷,因为,没有学生参与的管理制度是专制的。 如何让管理制度变得科学?让学生参与制定学校的德育管理制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经常会有老师来我们学校参观,他们往往对学校的“学分管理制度”很感兴趣,走时也会带走一本学生手册,但他们并不知道以“学分管理制度”为代表的德育管理制度背后的故事。“校长有约”就是学校德育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校长有约”时间,学生与学校管理者共进午餐,在这期间,学生可以就学校管理上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而很多建议最后都被采纳了。如2010年通过“校长有约”活动,学校共收集学生有价值的建议362条,对于简单一点的建议,学校当即就予以落

3、实,对于复杂一点的,则让学生以投票的方式筛选出新的一年最希望学校解决的10件事,即“十事实办”学生工程。对于那些提出对学校发展有重要意义提案的学生,学校领导会邀请他们参加校务会,一起共商学校发展大计。这些举措的实施依据是学校在十一学校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培养目标,即培养社会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脊梁。教育不是一个阶段,而是一种状态,如果青少年在学校不能获得一种重要感,那么他们成人后就难以产生担当国家重任的意识。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一个著名的企业家:“您事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企业家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但留了一个缺口:“你问我事业成功的秘诀,那就是,我不会把事情做

4、得圆满,就像画圆圈要留下一个缺口,我会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这正如制定德育管理制度,教师没必要大包大揽,完全可以留一个缺口,让学生去填满它。也就是说,管理者有时候并不需要制定详细、完善的规章制度,因为管理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对于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可能完全抹杀的。对于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有制度不如无制度,管不如不管。因为,德育有时候并不是看我们做了什么,而是看我们没做什么。 引领给学生一个方向 好学校不仅会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会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广阔的天地。因此,相对于管理而言,引领在德育境界方面更高一层。 在对学生成长的引领方面,学校也做了许多尝试。每年9月1日的开学典礼上,学生都会收

5、到一本“开学护照”。如新生的“开学护照”会有“认识学校”、“老师见证”、“同学见证”、“家人寄语”等内容,要求学生在刚入校的几天时间里主动找老师和同学签名,目的在于通过这些环节引领学生形成主动与老师、同伴沟通的意识。事实证明,这个举措在客观上确实起到了帮助新生在短时间内快速融入校园、融入班级的效果。 学校还有一项深受学生欢迎的“名家大师进校园”活动。从2008年开始,每周三的下午,学校都会邀请一位名家大师进校园作讲座,这些名家大师大多是学界泰斗、商界领袖和艺体明星,他们给学生讲自己的人生经历,讲求学立志的重要性,讲成功过程中的酸甜苦辣等。他们的讲座,确实对学生起到了指引人生的作用。除了作讲座外

6、,许多名家大师还通过各种方式引领学生引入一个个全新的领域。如北京大学吕教授被学生聘为学校少年科学院的名誉院长,他在北大的实验室,也就成为了学生的实验室;美国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费里德穆拉德教授2011年9月28日被聘为学校科学馆的名誉馆长,经其本人同意,我校将9月28日命名为“穆拉德日”,旨在用穆拉德教授的精神激励更多的学生勇攀科学高峰,引导他们提升科学素养。 如果一所学校的德育仅仅停留在管理层面,那学生就是管理的对象,老师和学生就会形成对立的关系,学生仇视管理者,行为上就会表现为对公物的破坏、对管理制度的违抗。而引领,会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这样的情况

7、下,许多德育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触发给学生一个支点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德育也需要这样的支点。给学生一个支点,学生往往能受到这个支点的触发而产生撬动地球的力量,而德育工作的魅力和德育工作者的成就感也往往产生于此。 2009年1月15日,借罗马尼亚大使来访的机会,学校确定了第一个以国家名字命名的文化日“罗马尼亚文化日”,校园内掀起了一股罗马尼亚文化热潮,这成为我校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一个支点。受这个支点的启发,同学们相继找到了“美利坚文化日”、“法兰西文化日”、“英国文化日”、“西班牙文化日”、“德国文化日”、“澳大利亚文化日”六个支点。在这些文化日里,他们出海报、编

8、舞蹈、排话剧、设计logo、制作视频、谱写会歌、准备道具、邀请大使,把每一次文化日活动都办得有声有色。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常常诧异他们利用文化日这个支点所产生的“撬动地球”的力量。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他们还能找到更多的支点。 让学生有“触”而“发”的支点很重要,那么支点从哪里来呢?它来自于创新。每个学校都会有运动会,我们学校在这方面进行创新,为运动会找到了新的支点。2009年运动会为“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年是“世界民族运动会”、2011年是“五洲城市运动会”。运动会上,一个班级模拟代表一个国家、民族或城市,学生们通过前期对这些国家、民族、城市历史、民俗、文化、宗教、风情的研究,在开幕式上,展示出它们的风采。如2009年学校首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入场式上,深受金融危机之苦的“冰岛代表团”,打出了“反对贸易战争”的横幅;“巴勒斯坦代表团”则喊出了“我们要和平”的口号;“新西兰运动员”表演了毛利人的民族舞蹈 王国维认为,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为“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学校德育也有管理引领触发三种境界。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不仅是工作内容的创新,也包括工作思路乃至工作境界的创新。只有这样,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能达到新的高度。 责任编辑/李春娥 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