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调节阀发展历史.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528236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调节阀发展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调节阀发展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调节阀发展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调节阀发展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调节阀发展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调节阀发展历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调节阀发展历史.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调节阀的发展历史调节阀的发展与工业生产过程的发展密切相关。远古时期,人们为了调节河流或小溪的水流量,采用大石块或树干来阻止水的流动或改变水的流动方向。埃及和希腊文明发明了几种原始的阀门类型,用于农作物灌溉等。但是,普遍公认是古罗马人为了农作物灌溉而开发了相当复杂的水系统,采用旋塞阀和柱塞阀,并使用止逆阀防止水的逆流。文艺复兴时期,在艺术家和发明家达.芬奇(LeonardodaVinc)设计的沟渠、灌溉项目和其他大型水力系统项目中使用了阀门,他的许多技术方案现在仍实际存在。阀门工业的现代历史与工业革命并行,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1705年,纽康曼(ThomasNewcomen)发明第一台工业蒸汽

2、发动机,对蒸汽发动机的运行提出了控制要求,瓦特(JamesWatt)发明了第一台调节转速的控制器,其后,对流体流量的控制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最早的调节阀是1880年由WilliamFisher制造的泵调节器,这是一种带重锤的自力式调节阀,当阀后压力增大时,在重锤作用下,使调节阀开度减小,从而达到稳定压力的控制效果。在20世纪2030年代,调节阀以阀体形状为球形的球形阀(ballvalve)为主,其后,以V形缺口(V-notch)的单座(singleport)和双座(double-ported)调节阀(globevalve)问世。40年代相继出现适用于高压介质的角形调节阀(anglevalve)、

3、用于腐蚀性介质的隔膜调节阀(barrierdiaphragmvalve)和用于大流量应用的蝶阀(butterflyvalve)等,并研制了阀门定位器(valvepositioner)等产品o 1949年在德国Leverkusen成立了化学和石化工业的第一个专业协会测量与控制标准协会NAMUR(NormenArbeitsgemeinschaftMeb-UndRegeltechnik),并开展标准的制定工作。5060年代出现了三通调节阀(three-wayvalve),用于配比控制和旁路控制,也进一步展开对球阀的研究,出现了适用于大压差和降低噪声的套筒调节阀(cagevalve)。70年代套筒调节

4、阀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控制,研制的偏心旋转阀(eccentricplugvalve)成为角行程调节阀的佼佼者。偏心旋转阀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大的流通能力,可应用于较大压差场合。80年代开始,各种精小型调节阀诞生,它对调节阀执行机构进行的改革使调节阀的重量和高度下降,流通能力提高。9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控制装置的广泛应用,对智能调节阀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相继诞生各种智能电气阀门定位器和带智能阀门定位器的现场总线调节阀。2l世纪初,现场总线调节阀得到应用,随着控制功能的下移,对调节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调节阀与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发展同步进行。为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对组成控制系统各组成环节提

5、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对检测元件和变送器要求有更高的检测和变送精确度,要有更快的响应和更高的数据稳定性;对调节阀等执行器要求有更小的死区和摩擦,有更好的复现性和更短的响应时间,并能够提供补偿对象非线性的流量特性等。同时,由于工业生产过程的大型化和精细化,对调节阀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2我国调节阀的现状我国调节阀工业生产的起步较晚。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单座阀、双座阀等产品,主要是仿制前苏联的产品。由于机械工业落后,机械加工精度低,因此,产品泄漏量较大,但尚能满足当时工业生产过程的一般控制要求。70年代开始,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工业过程控制要求的提高,一些调节阀产品已不能适应生产过程控制的要

6、求,例如对高压力、高压降、低温、高温和腐蚀等介质的控制要求。为此,一些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在引进设备的同时,也引进了一些调节阀,例如带平衡阀芯的套筒阀、偏心旋转阀等,为国内的调节阀制造厂商指明了开发方向。因此,70年代后期,一些制造厂已开始仿制偏心旋转阀等产品o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一些调节阀制造厂引进了国外著名调节阀厂商的技术和产品,使我国调节阀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例如,生产出各种类型的套筒阀、偏心旋转阀,并开始研制精小型调节阀。随着大型电站等工业项目,的进行,也研制了各种电液执行机构、长行程执行机构等执行机构,以适应大推力和大推力矩、长行程等控制要求。90年

7、代开始,我国的调节阀工业也在引进和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后开始飞速发展,一些合资和外资的调节阀生产厂相继生产有特色的产品,填补了一些特殊工业控制的空白,使我国调节阀工业的水平大大提高,缩短了与国外的差距。随着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在2l世纪初,采用现场总线技术的调节阀产品问世,国外一些现场总线的调节阀和相关的产品,例如智能阀门定位器等,开始在国内一些新建工程中应用,国内一些厂商也开始研制有关产品。3调节阀发展的特点回顾调节阀发展历史,调节阀发展特点如下。调节阀的发展与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发展密切相关。例如,:单座阀的不平衡力大,不能适应工业生产过程高压差的控制要求,为此,研制了带平衡阀芯的套筒阀;当调

8、节阀噪声已成重要环境污染时,不少具有降噪功能的调节阀和降噪的阀内件应运而生;当工业生产过程对高温、低温和泄漏等有一定要求时,诞生了适应高温和低温的伸长型阀盖和用波纹管密封的阀盖等。调节阀的发展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等紧密结合,使调节阀产品的品种更新和增加,功能扩展,适应面越来越广。例如,调节阀的品种有单座阀、双座阀、三通阀、角形阀、套筒阀、阀体分离阀、隔膜阀、高压阀、偏心旋转阀、偏心阀板阀、蝶阀、闸阀等;执行机构有气动薄膜执行机构、气动活塞执行机构、气动精小型薄膜执行机构、气动长行程执行机构、电动执行机构、电液执行机构、齿轮执行机构等;阀门定位器有气动阀门定位器、电气阀门定位器、智能电

9、气阀门定位器等。调节阀的发展使工业应用更方便、灵活、可靠。调节阀设计计算采用更适合的计算公式;调节阀的安装和维护变得更方便;调节阀阀内件设计,例如流路设计、材质选用、降噪设计等,使工业应用面更广泛,使用更可靠。 调节阀的发展方向 1调节阀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调节阀的品种多,规格多,参数多。调节阀为适应不同工业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例如温度、压力、介质特性等,有近千种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产品,使调节阀的选型不方便、安装应用不方便、维护不方便、管理不方便。调节阀的可靠性差。调节阀在出厂时的特性与运行一段时间后的特性有很大差异,例如,泄漏量增加、噪声增大、阀门复现性变差等,给长期稳定运行带来困难。调节阀笨

10、重,给调节阀的运输、安装、维护带来不便。通常,调节阀重量比一般的仪表重量要重几倍到上百倍,例如,一台DN200的调节阀重达700kg,运输、安装和维护都需要动用一些机械设备才能完成,给调节阀的应用带来不便。调节阀的流量特性与工业过程被控对象特性不匹配,造成控制系统品质变差。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已在产品出厂时确定,但工业过程被控对象特性各不相同,力口上压降比变化,使调节阀工作流量特性不能与被控对象特性匹配,并使控制系统控制品质变差。调节阀噪声过大。工业应用中,调节阀噪声已成为工业设备的主要噪声源,因此,降低调节阀噪声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并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调节阀是耗能设备,在能源越来越紧缺

11、的当前,更应采用节能技术,降低调节阀的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2调节阀的发展方向调节阀的发展方向主要为智能化、标准化、精小化、旋转化和安全化。 (1)智能化和标准化.调节阀的智能化和标准化已经提到议事日程。智能化主要采用智能阀门定位器。智能化化表现在下列方面。调节阀的自诊断,运行状态的远程通信等智能功能,使调节阀的管理方便,故障诊断变得容易,也降低了对维护人员的技能要求。减少产品类型,简化生产流程。采用智能阀门定位器不仅可方便地改变调节阀的流量特性,也可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因此,对调节阀流量特性的要求可简化及标准化(例如,仅生产线性特性调节阀)o用智能化功能模块实现与被控对象特性的匹配,使

12、调节阀产品的类型和品种大大减少,使调节阀的制造过程得到简化,并在生产和市场中经受考验和认可。数字通信。数字通信将在调节阀中获得广泛应用,以HART通信协议为基础,一些调节阀的阀门定位器将输入信号和阀位信号在同一传输线实现;以现场总线技术为基础,调节阀与阀门定位器、PID控制功能模块结合,使控制功能在现场级实现,使危险分散,使控制更及时、更迅速。智能阀门定位器。智能阀门定位器具有阀门定位器的所有功能,同时能够改善调节阀的动态和静态特性,提高调节阀的控制精度,因此,智能阀门定位器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成为重要的调节阀辅助设备被广泛应用。 调节阀的标准化表现在下列方面。 为了实现互换性,使同样尺寸和规格

13、的不同厂商生产的调节阀能够互换,使用户不必为选择制造商而花费大量时间。为了实现互操作性,不同制造商生产的调节阀应能够与其他制造商的产品协同工作,不会发生信号的不匹配或阻抗的不匹配等现象。标准化的诊断软件和其他辅助软件,使不同制造商的调节阀可进行运行状态的诊断,运行数据的分析等。标准化的选型程序。调节阀选型仍是自控设计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采用标准化的计算程序,根据工艺所提供数据,能够正确计算所需调节阀的流量系数,确定配管及选用合适的阀体、阀芯及阀内件材质等,使设计过程标准化,提高设计质量。(2)精小化.为降低调节阀的重量,便于运输、安装和维护,调节阀的精小化采用了下列措施。采用精小型执行机构。采

14、用轻质材料,采用多组弹簧替代一组弹簧,降低执行机构高度,通常,精小型气动薄膜执行机构组成的调节阀比同类型气动薄膜执行机构组成的调节阀高度要降低约30,重量降低约30,而流通能力可提高约30。改变流路结构。例如,将阀芯的移动改变为阀座的移动,将直线位移改变为角位移等,使调节阀体积缩小,重量减轻。 采用电动执行机构。不仅可减少采用气动执行机构所需的气源装置和辅助设备,也可减少执行机构的重量。例如,Fisher公司的9000系列电动执行机构,其20型的高度小于330mm,使整个调节阀(带数字控制器和执行机构)质量降低到2032kg。(3)旋转化由于旋转类调节阀,例如球阀等,有相对体积较小、流路阻力较

15、小、可调比较大、密封性较好、防堵性能较好、流通能力较大等优点,因此,在调节阀新品种中,旋转阀的比重增大。特别是大口径管道中,普遍采用球阀、蝶阀等类型调节阀,从国外近年的产品看,旋转阀应用的比例正逐年增长。(4)安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已经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安全仪表系统(SIS)对调节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对调节阀故障信息诊断和处理要求提高,不仅要对调节阀进行故障发生后的被动性维护,而且要进行故障发生前的预防性维护和预见性维护。因此,对组成调节阀的有关组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提出维护建议等变得更重要。对用于紧急停车系统或安全联锁系统的调节阀,提出及时、可靠、安全动作的要求。确保这些调节阀能够反应灵敏、准确。对用于危险场所的调节阀,应简化认证程序。例如,对本安应用的现场总线仪表,可简化为采用FISCO现场总线本质安全概念,使对本安产品的认证过程简化。与其他现场仪表的安全性类似,对调节阀的安全性,可采用隔爆技术防火技术、增安技术、本安技术、无火花技术等;对现场总线仪表,还可采用实体概念、本安概念、FISCO概念和非易燃(FINCO)概念等。(5)节能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是调节阀的一个发展方向。主要有下列几个发展方向。采用低压降比的调节阀。使调节阀在整个系统压降中占的比例减少,从而降低能耗,因此,设计低压降比的调节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