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目(重点和薄弱点)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527655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目(重点和薄弱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目(重点和薄弱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目(重点和薄弱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目(重点和薄弱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目(重点和薄弱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目(重点和薄弱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目(重点和薄弱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前言:物理科非常重要的主科,中考能够给你们提高总分,希望大家好好努力,将它的优点发扬光大(既有趣又实用),当然目前最重要的是提高期中考试成绩。期中考试综合练习题说明:考试 满分100分 时间80分钟内容:声现象35%、光现象35%、透镜及其应用30%作图题则在周一发下去,周二交上来批改,然后发下去自我订正部分知识点需要强化记忆的请大家抄一遍。一、抄写部分第一章 声现象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要靠介质。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速与物质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气。15空气中声音速度为340m/s。3、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

2、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4、乐音特征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表示声音高低,由声源的频率有关,响度表示声音强弱,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的,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5、噪声减弱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耳朵处减弱。6、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蝙蝠可以发出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其他动物可以听到超声波、次声波。7、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

3、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声音传导方式还有骨传导。双耳效应8、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能量第二章 光现象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例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 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光速: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3105km/s;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5、 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

4、垂直,虚像像、物大小相等 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作 用:成清晰像、 改变光路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6、光的色散: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例子:彩虹的形成。说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绿、黄。7、看不见的光:A、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1) 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打仗用的夜视镜)(2) 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

5、(遥控探测)(3) 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加热)B、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1) 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2) 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3) 荧光作用;(验钞)(4) 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第三章,由于正在学习就不在出复习题,大家做好练习册的章末检测题就基本可以了(稍作休息之后才开始第二部份的练习,选择题和填空题一起做)二、典型例题例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

6、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例题2: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可以传播声音。例题3: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例题4: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 例题5: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震耳欲聋”,这是指声音的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例题6: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

7、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色好坏 B.音调高低C.响度大小 D.乐音三要素三、综合练习(选择题:15题)1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入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2欣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是用吉他还是小提琴演奏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A. 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节奏不同3医生在诊病时使用的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声音

8、变调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4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440次;带花蜜时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30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可以通过听蜜蜂的声音来判断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声音与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声音相比( )A、音调较高 B、音调较低 C、响度较大 D、响度较小5 如图2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图2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D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6关于声音的说

9、法,正确的是( )A物体能够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声音在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慢 D地震前,动物能听到人听不到的声波7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8.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9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

10、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实像 B蜡烛的倒立实像 C蜡烛的倒立虚像 D蜡烛的正立虚像 (小孔的形状是否会影响成像的效果?答案:不会)10.如图3中画出了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图3 A B C D1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挖隧道用“激光准直”是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B.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日偏食(在地球上看到太阳表面部分被月球遮掩的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祊河大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12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4

11、所示, 这时的实际时间应是( )A21:05 B21:15图4C20:15 D20:0513、如图1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2中的: 图2图114.在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钥匙的像,钥匙形状如M图示,则幻灯片应如何插法: ( )第15题图15.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此题首先确定的是白纸是漫反射,镜子是镜面

12、反射,由于漫反射的光线是射向四面八方,而镜面反射只反射某个方向,所以人眼感觉白纸亮一些,镜面暗一些。)二、填空题 (5题)16.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 使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白光通过红色玻璃后照射到绿布上,布呈_色.17.猴子捞月时,猴子所看到的是月亮在水中所成的_(“实像或虚像”),这个像是由于_形成的。18.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让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图18),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m,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做的好处是_。19.图为

13、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光路,由图可知,反射角大小是 ,折射角大小是 。 第18题图第19题图20、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 ,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听的意思,这是利用声波能传递 再次休息之后,实验题一定要做,拿高分就靠它啦(一口气做完它)三、实验探究题:(5题 )图521、如图5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22、如图6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