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实施本真课堂的反思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524045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在实施本真课堂的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在实施本真课堂的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在实施本真课堂的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在实施本真课堂的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在实施本真课堂的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在实施本真课堂的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在实施“学教合一,本真课堂”中的反思 对于我校的“学教合一,本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我在这只是就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和大家交流。 就语文学科来说,以往的语文课堂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对文章进行条分缕析,从字词到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再到修辞和写作手法。学生只要把老师讲的东西领悟了,记住了,就算完成了任务。他是以教师的教为重点,关注教师的表演,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严密组织的活动,它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即突出了一个“教”字,对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关注不够或完全忽视他们的存在,也导致了部分学生厌学。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

2、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所以这种课堂模式正好适应了新课标的要求,从学习目标的设计到学习指令的设计都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交流和讨论。下面我就自己在实施课改一学年来的收获和困惑和大家一起分享。 从这一学年的教学改革中收获还是蛮多的:从教师的角度:一:精心备课,提升能力: 清单的设计必须要求老师精心的备课,学习目标的设计要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指令的设计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他力所能及的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话可说,这样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下大功夫,备教材、备学生,备预设的问题,备课

3、堂的应急措施,备学生可能发现的新问题,这对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对教师能力的锻炼。反馈题的设计更要求我们教师从学生的不同层次上考虑,题型要符合考试要求,难易要兼顾所有的学生,时间要在10分钟内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所以这也对我们有了新的挑战。二、课堂轻松,权威度高: 教师在课堂上轻松些,不必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只做重点问题的点播和讲解,这样学生可以在中学习中关注老师的权威性答案。能够重点倾听老师的讲解,也能把握教学和学习的重点,让学生更相信老师了。三、平等交流,掌握动态: 课堂上学生根据清单的指令自主互动中,教师可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督促每个学

4、生进行学习,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个性和共性问题,有助于在教学时重点突出,少走弯路。四、时间效率,重点突出: 有了清单的约束,教师可以避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能够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的时间观念更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更明显了。从学生的角度:一:锁定目标,有章可循: 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了,也更简明了,学生可以依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了。清单的指令设计对学生也起到了指引和辅助的作用,让学生学习更有目标和方向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完成自己能够完成的任务,不必发生无事可做的现象了。二 、交流合作,取长补短: 在小组互动环节,同学间可以相互帮助,交流自己的观点答案,这样

5、可以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更可贵的是学生之间对问题的解答,交流起来更要比老师的讲解易接受的多,给学生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在同组的相互交流竞争中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分层定位,学有所获: 学生能根据学习指令完成自己所能完成的任务,每个学生都有收获的喜悦,都能够在这堂课上学有所得,不是教师硬塞给他的,所以主动接受比被动接受更有效。四、注重效率,习惯形成: 学生在清单的引领下,课堂上更注重学习的效率了,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所以精力更加集中了,时间观念强了,课堂感觉更紧张了,不会感到课堂很漫长,难熬。学生大部分养成了自学合作的好习惯,课堂听课的状态也好多了。记笔记和发

6、现问题的习惯形成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努力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意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问、讨论、交流,成为教师们用得最多的手段。可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却又暴露了一些新的问题也是我在教学中的困惑:一、课堂设置了许多问题,一环紧扣一环,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汇报展示,满堂灌变成了答案课,似乎这就是探究。其实,一个个肤浅的问题就象一条无形的绳索,禁锢着学生思维的拓展。或者是清单涉设计的千篇一律,也会给学生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哪?二、不管什么问题,难易程度如何,总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课堂形成一种新的定式:自学 讨论 回答,反反复复,一堂课下来要讨论很多次,每次的时间都不长,简单的问题不必讨论学

7、生已经知道,可复杂的问题学生根本就没弄明白,这样的课看起来热热闹闹,可学生根本没有体验。三、布置了探究任务之后,教师袖手旁观,任凭学生去交流,只等到规定的时间到了,叫几个同学说一说,然后教师进行总结,把答案统一一下,或对学生鼓励一番。我认为这些做法都是不妥当的,是有违于新课程理念的。四、学生是不是会形成一种惰性的心理,没有清单的引领,就不会学习哪?语文课有自读课文,如果让学生充分的去阅读,就很难完成反馈题,有的自读课文反馈题的设计还有没有必要哪? 课改任重道远,还需要不断的反思才能更加完善,我自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改进:一、课堂上时刻提醒自己要少说,转变自己的角色,要重点引导和方法的点播。二、备课时要做到:细心、精心、用心,了解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三、清单设计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的时间。指令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做,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四、清单的设计中一定要有对学生学科学习方法的渗透和学科学习习惯的养成的渗透。 我知道自己的一些想法或感想还不够成熟,有些地方也不够深刻,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摸索去感悟。但我相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