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文化的魅力1.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52373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莲文化的魅力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莲文化的魅力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莲文化的魅力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莲文化的魅力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莲文化的魅力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莲文化的魅力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莲文化的魅力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教版五四学制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烟台高新区实验中学 董海燕【设计理念】本节课指导思想: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表现。以学生展示活动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课堂展示、鉴赏的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文学、艺术、德育融为一体,力求打造具有莲一样清雅高洁魅力的课堂!力求突出以下特色:“雅”。课堂通过飞花令、图画配诗、名篇诵读、经典串烧等形式传承文化,有浓浓的语文味儿。与莲有关的古典诗词、美文美篇充盈了各个活动环节,师生共同赏析、诵记、改填,书声琅琅,创意连连,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对经典文化的热爱之情。“美”。课件制作力求精美

2、,与莲有关的手抄报、摄影作品、绘画作品做了语文的有效补充,有唯美的艺术范儿,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正”。莲文化的魅力还在于它的育人功能,学生说感悟,谈体验,写励志文,对莲的精神内涵深入思考,得到启发,德育润入其中。 “你给他一个舞台,他还你一个精彩”也将是本次活动课的心理预期。【活动构想】本次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课前搜集整理。学生分组,实践体验,整理探究,自我创意。第二阶段课堂交流展示。教师制作课件,进行穿针引线,检查督促。具体内容包括:1、学生搜集与莲有关的名称、图片、工艺品、成语、谚语、歇后语、俗语、谜语、故事、歌曲、美食药用、诗词美文、名家画作、赏荷圣地、与佛教的渊源等

3、内容,并办一期同主题的手抄报。2、实地观察并描绘(可用文字、绘画、摄影等形式),给古诗配画,描绘多姿多彩的莲花;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手抄报组、摄影组、美术组、诵读组和创作组同学先后展示自己的作品,解读莲文化独特的韵味,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莲的内涵,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动方法】1在阶段性活动中指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2.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搜集资料,向学生介绍正规的内容丰富的网站,以及正确的搜索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并且把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再创作,然后与同学交流,合理、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获得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学

4、法】1.自主探究法:学生课前自己从各类媒体或书籍中查阅与莲有关的资料,收集整理自己的预习笔记。2.情境渲染法: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课程资源,如歌曲视频、朗读材料、图片材料、经典诗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情境,融入原生态的学习氛围。3.合作探究法:诗词组印发材料给大家共享。并为手抄报组提供素材。学生图画配诗,交流展示,既有自己的个人探究活动,又有团队合作的成果展示。【活动时间】课外活动两周,课内活动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吟咏背诵、赏析品味有关莲的诗文,注重文化积累,提高文化素养;在识莲、赏莲、诵莲的活动过程中,加深对莲文化的体验和感悟。过程与方法: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

5、问题,共同讨论;并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次活动力争使学生受到高尚道德品质和积极人生态度的熏陶,积累一定的审美经验,探究莲的外在姿态到内在品质之间的联系,理解莲在文化情感上被赋予的特殊含义。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活动重点、活动难点活动重点:1、有关莲的各种信息特别是诗词名篇的搜集、整理、吟诵、探究,这需要学生在课外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并且要与其他同学一起分工协作,如果对莲的相关文化了解不够,对后期的理解会造成困难。活动难点: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

6、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能够说出自己对莲的认识,并能够形成文字;通过诵读,培养对有关莲的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欣赏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 语导 入1激情导入:绚烂荷花,精彩文化。古人云:“花莫盛于芙蓉。”三国才子曹植把荷花推为群芳之首;桀骜的李白,自号青莲居士;周敦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余光中说,“莲是美,爱,和神的综合象征。”“莲的美是不容否认的。”本节课我们为“荷”而来,探寻莲文化的魅力“荷”在! 听讲,疑问:莲花究竟有何魅力让古今名人热情歌颂? 通过古今名人对莲文化的评价,进入主题激发学生兴趣活动一:识

7、莲闻 香 近 识,魅 力“莲莲”看连连看闻香近识闻 香 近 识 , “荷” 美 之 有篇1.欣赏两组莲的优美图片(一组出尘脱俗,一组入世亲民)2.以莲的别称为关键字,行飞花令。要求:说出一个莲的别称,并吟诵相关诗词名句3图画配诗,“荷”必争锋!看谁的诗词积累最多,反应最快!4手抄报组长刁婧雪说明:手抄报张贴在班级文化墙上,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课堂只展示三份最有特色的作品。并总结办好手抄报的三大要素:主题,构图,书写。171导入语:东风香了荷语。先欣赏一组美丽绝伦的清塘菏韵!总结语:莲是雅俗共赏的,大雅hold住,大众不违和,难怪,季羡林先生称赞道:“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2过渡语:

8、诗情与荷花难以分离。中国诗词大会,用生动、活泼的飞花令,让传统文化教育切合时代,广泛传播。今天我们也来行一个飞花令。总结语:一支飞花令,探得莲名十数个,真可谓“荷幻”无穷啊!3.过渡语:吟咏的是诗词,流淌的是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内涵是一致的。 “图画配诗荷必争锋”,抢答开始!学生抢答过程中,或总结或扩充或启发,引领学生广泛涉猎,深入思考。4总结鼓励:欣慰同学们办出了文质兼美的精品。引领学生进行评价反思。1.用心欣赏认真评价2.积累背诵咏莲诗词名句。3.积极抢答互动。4.同学欣赏评价反思,提高鉴赏能力和办报水平。 1.唯美图片,视觉感受莲文化的魅力。2.3.检查督促积累背诵4.培养收集筛

9、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办精美手抄报的能力活动 二 ;赏莲出 水 自 清 ,“荷”美 之 有篇 1.优秀摄影作品展示:孙伊葶、刘新舰同学从拍摄缘由、感悟点、震撼点、启发思考等方面解说作品。2.优秀美术作品展示:贵翎展、郝思睿同学从审美、设计意图、构图技巧、表现内容等方面解说作品。101过渡语:莲之美,飘在诗歌里,行在书画里,定格在照片里。请摄影组和美术组的同学,进行魅力展示! 2.学生展示后引领学生鉴赏、评价。3.过渡语:由为画配诗,老师联想到林清玄清净之莲文中的句子:“偶尔在山中的小池塘里,见到一朵红色的睡莲,从泥沼的浅地中昂然抽出,开出了一句美丽的音符,仿佛无视于外围的污浊。这时我会想,呀!呀!

10、究竟要怎么样的历练,我们才能像这一朵清净之莲呢?” 莲文化的魅力,就像这清净之莲,开出了一句“美丽的音符”。1.鉴赏评价,谈感悟启发。2.小组合作,互相启发,为画作配题目或题诗。培养:观察能力、审美情趣、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对莲文化的热爱之情。活动三:诵莲长 歌 轻 吟 ,为“荷”而 醉篇 诵读经典诗作,探究莲文化的文化的艺术魅力:1王惠平同学朗诵并解读涉江采芙蓉。2.于乃琳同学和蔡家政同学领唱的两种风格的歌曲串烧采莲曲。3于乃琳同学朗诵并解读席慕蓉的诗作莲的心事。4.老师推荐关注李清照:她居住在四面荷花三面柳的大明湖畔,诗歌中莲的意象特别多,这是一个有莲花一样高洁傲岸情操的女子。百家讲坛上,

11、北师大康震教授称她为“一代词宗,婉约莲魁”。 111.接上文过渡:让人情不自禁,长歌轻吟,为荷而醉”。自然引入诵莲篇:诵读经典,有利于提升气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还有传承文化的作用,让经典咏流传。2.王惠平读完后,老师强调“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并总结:“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不论春荷秋荷,无关怒放残败,只要离愁别绪在,莲荷就会永远寄寓在文人墨客的诗作中,历久弥香。再齐读一遍体会一下!3.点评歌曲串烧:同一首采莲曲,解读成不同风格的歌曲,现在又用歌曲串烧的方式解读经典,而且大家都参与进来了,很不错。4.仿句点评莲的心事:为什么我的眼泪常含泪水?因为我

12、对这莲花爱得深沉!5.引领学生朗读鉴赏李清照与莲有关的名作如梦令一剪梅。6. 过渡语:要说咏莲佳作,莫胜于周敦颐的爱莲说,那是赤裸裸的表白啊!齐背描写莲的品质的七个短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欣赏朗读。2.演唱采莲曲4.大声朗读李清照与莲有关的名作如梦令一剪梅,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意象和想象来表情达意的。1.通过个性解读再现经典,给人美的熏陶2.用独特的歌曲串烧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品读作品的韵味,感觉莲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活 动四品 莲篇 舞 文 弄 墨“荷”须多言原创组展示自己的文章:孔浩亦醒来31.过渡语:荷为人而生,文因荷而贵,人荷相应。文人墨客笔下的莲,或娴雅宁静,或高

13、洁傲岸,再来听听孔浩亦同学的解读吧。2.仿句点评:心田上的莲花开,千年古莲也有春天!孔浩亦朗读:原创作文醒来 ,同学们倾耳听加深体验和感悟 ,进行励志教育,鼓励创作。总结教师展示原创对联,音乐声中,结课祝福!11.过渡语:莲文化的魅力,藏在诗词歌赋里,随着经典咏流传。我也作了一副对联,作为本节课题“魅力荷在”的答语:上联:荷花荷叶魅力荷在? 下联:莲风莲韵自在莲心!横批:莲心不染最后,祝同学们:心如莲花,一路芬芳!品 读抛砖引玉,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赋诗作文作业超市推荐阅读1推荐阅读:1季羡林清塘荷韵2朱自清 荷塘月色 3荷叶母亲(冰心)4.余光中莲恋莲 等你,在雨中书面记录,课下完成。拓宽学生阅读的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