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度安徽省宿州市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451647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度安徽省宿州市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3学年度安徽省宿州市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3学年度安徽省宿州市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3学年度安徽省宿州市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3学年度安徽省宿州市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度安徽省宿州市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度安徽省宿州市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题(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宿州市 2023-2023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B【分析】分别各种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生疏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其中,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生疏对象特征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详解】A、应当利用差速离心法分别、提取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A 错误;B、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属于实物,不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B 正确;C、纸层析法分别叶绿体中的色素后,假设色素带越宽,则色素的含量越高,而非溶解度越大,C 错误;D、用显微镜观看细胞时,假设转换高倍物镜观看,不需要

2、先上升镜筒,此时只需将放大的材料移到视野的正中心,直接调整细准焦螺旋即可,D 错误。应选B。1. 以下关于生命科学争论方法及相关内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别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B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所拍摄的大肠杆菌的照片不属于物理模型C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别后,色素带越宽,说明该色素溶解度越大D用显微镜观看细胞时,假设转换高倍物镜观看,需要先上升镜筒21990 年,科学家将牛的凝乳酶基因转入到大肠杆菌中,通过工业发酵来批量生产凝乳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B【分析】基因工程是指依据人们的意愿,进展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从而制造出更符合

3、人们需要的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A凝乳酶基因和凝乳酶的根本组成单位不同B大肠杆菌中的高尔基体参与凝乳酶的加工C合成凝乳酶时,两种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D双缩脲试剂检测凝乳酶基因,无紫色消灭试卷第 10 页,共 24 页【详解】A、凝乳酶基因的根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凝乳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其根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A 正确;B、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高尔基体等简单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凝乳酶加工修饰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B 错误;C、密码子具有通用性,不同的生物合成一样的蛋白质,说明两者合成蛋白质时共同一套密码子,这是基因工程的理论根底之一,C 正确;D、凝乳酶基因的本质是 DN

4、A 片段,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蛋白质,因此两者相遇不会消灭紫色反响,D 正确。应选B。3. 用葡萄糖培育液培育脂肪细胞时,即使没有向培育液中添加脂肪,形成的脂肪细胞中也会消灭油滴。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以碳链为根本骨架的脂肪是生物大分子物质 B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高,简洁凝固 C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脂肪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D细胞中葡萄糖转化为脂肪时伴随着ATP 的消耗【答案】D【分析】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 和N,细胞中常见的脂质有:(1) 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响而形成的,作用: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2) 磷脂:构

5、成膜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构造的重要成分。(3) 固醇:维持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整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D 等。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取。【详解】A、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物质,A 错误;B、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高,简洁凝固,B 错误;C、细胞中只有在糖类代谢障碍,引起供能缺乏时,脂肪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C 错误;D、脂肪和糖类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葡萄糖转化为脂肪时伴随着ATP 的消耗,D 正确。应选D。4. 争论觉察,冠病毒RNA 病毒属于具膜病毒,其包膜上包

6、含一些病毒自身的糖蛋白。其中的刺突蛋白 S 能与宿主细胞外表 ACE2 受体特异性结合、介导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宿主细胞将含有包膜的子代病毒以囊泡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C【分析】病毒没有细胞构造,不能独立进展生命活动,必需借助于活细胞才能代谢和生殖。常见的病毒有:艾滋病毒、流感病毒、SARS 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等等。病毒的成分包括蛋白质和核酸DNA 或 RNA。【详解】A、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 RNA,被彻底水解后有 6 种产物,分别是 A、U、G、C 四种碱基,以及磷酸和核糖,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彻底水解后,产物同为 6 种,分别是A、T、G、C 四种碱基

7、,磷酸和脱氧核糖,但磷酸属于无机物,因此共有 5 种有机小分子,A 正确;B、糖蛋白S 是位于病毒外表的糖蛋白,且病毒没有细胞构造,不能表达细胞间的信息沟通,B 正确;C、冠病毒能以自身的 RNA 为模板,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合成自身物质,并组装成子代病毒,C 错误;D、子代病毒通过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释放到细胞外,依靠细胞膜的流淌性, D 正确。应选C。A冠病毒和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被彻底水解后,都得到5 种有机物B蛋白S 与受体的结合没有表达细胞膜具有细胞间的信息沟通功能C冠病毒以宿主细胞的核酸为模板,利用细胞的原料合成自身物质D子代病毒借助囊泡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依靠于宿主细胞膜的流淌性5. 小

8、球藻、发菜、黑藻等生物都能进展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答案】D【分析】1、小球藻使单细胞低等植物,黑藻是多细胞高等植物,发菜属于原核生物。 2、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只有拟核;发菜属于蓝藻,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展光合作用;原核细胞有细胞壁和核糖体,遗传物质是 DNA,不构成染色体。【详解】A、发菜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等成分,不能被纤维素酶分解;小球藻是绿藻低等植物、黑藻是被子植物高等植物,二者的细胞壁可被纤维素酶分解,A 错误;A. 都含有能被纤维素酶分解的细胞壁C细胞中的光合色素的种类完全一样B. 都含有细胞膜、内质网膜等生物膜D光反响产生氧气的部

9、位不完全一样B、发菜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内质网等生物膜构造,B 错误;C、发菜中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和藻蓝素,而在小球藻、黑藻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C 错误;D、小球藻和黑藻光反响产生氧气的部位在类囊体薄膜上,发菜没有叶绿体,光反响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光合片层,故它们光反响产生氧气的局部不完全一样,D 正确。应选D。6. 如下图,生物膜上的 ATP 合成酶催化合成的 ATP 可通过 VNUT 蛋白进入囊泡,再经囊泡运输并分泌到细胞外,作为信号分子调整生命活动。依据图示信息,以下说法 错误的是 A. VNUT 蛋白和蛋白P 都具有催化、运输的功能BH进出囊泡的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帮助集中

10、CATP 进入囊泡时需消耗H顺浓度差产生的势能DATP 释放到细胞外时,消耗能量而不需载体帮助【答案】A【分析】ATP 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 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详解】A、图中VNUT 蛋白将H运出囊泡、将ATP 运入囊泡,表达了VNUT 蛋白具有运输的功能,没有表达催化功能,A 错误;B、H进入囊泡时,需要消耗 ATP 释放的能量,跨膜方式是主动运输,而依靠H浓度差运出囊泡,这属于帮助集中,B 正确;C、H浓度差运出囊泡,同时,H顺浓度差产生的势能帮助 ATP 进入囊泡,C 正确;D、ATP 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细胞

11、外,消耗能量而不需载体帮助,D 正确。应选A。7. 以下关于淀粉酶的特性及相关催化作用试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人体消化道中的淀粉酶主要是由口腔上皮细胞产生的 B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随着食物进入胃腔后,会变性失活【答案】B【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作用条件较温顺,高温、过酸、过碱都会降低酶的活性,甚至会变性失活,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详解】A、人体消化道中的淀粉酶主要是由肠腺细胞、胰腺细胞产生的,A 错误; B、由于胃中盐酸的存在,胃液呈强酸性,口腔中的淀粉酶随着食物进入胃后,因pH 不适合,导致变性失活,B 正确;C、酶活性的发挥需要适宜条件,但淀粉酶水解淀粉时,是淀粉

12、中的糖苷键断裂,淀粉中没有肽键,C 错误;D、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假设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参加蛋白酶,会将淀粉酶水解, 淀粉的水解速率会变慢,D 错误。应选B。C在肯定温度、pH 范围内,淀粉被淀粉酶水解时伴随着肽键的断裂D假设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参加蛋白酶,会加快淀粉的水解速率8. 以下有关人体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神经干细胞中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均可产生CO2 B无氧呼吸不需要O2 参与,产生乳酸的同时还有H的积存C有氧呼吸的其次阶段消耗了水,但在第三阶段产生了水D骨骼肌细胞中不会同时存在催化丙酮酸生成CO2 或乳酸的酶【答案】C【分析】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大局

13、部以热能形式散失,只有少局部用于合成ATP。在有氧呼吸的第一和其次两个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中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的参与,但它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一样细胞供氧缺乏时,人体细胞进展无氧呼吸可将糖类氧化为乳酸,没有酒精产生。【详解】A、神经干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展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和H,不产生 CO2,线粒体基质中进展有氧呼吸其次阶段可产生CO ,A 错误;2B、无氧呼吸其次阶段消耗H,生成乳酸,无H的积存,B 错误;C、有氧呼吸其次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 和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响

14、,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C 正确;D、人体细胞正常状况下进展的是有氧呼吸,有氧呼吸产生CO2,但细胞都保存了无氧呼吸的力量,骨骼肌细胞在短暂缺氧如短跑时的状况下可进展无氧呼吸,产生乳酸,骨骼肌细胞中可同时存在既催化丙酮酸生成CO2 的酶,也存在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的酶,D 错误。应选C。9. 如下图为菠菜叶肉细胞内的局部能量转换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答案】B【分析】据图分析:光反响中光能转化为 ATP 的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是ATP 为三碳化合物的复原过程供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ATP 水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详解】A、过程是发生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响阶段,不消耗CO ;过程有机物氧化2分解,可能消耗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