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DOC 12页)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516067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DOC 1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DOC 1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DOC 1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DOC 1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DOC 1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DOC 1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DOC 12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一、诗文名句默写(8分)1 、_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2、刘禹锡秋词中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以积极向上的豪迈之情赞颂秋天美好的诗句是_, _ 。3、谭嗣同的潼关中写高云簇拥的孤城寂寥、辽远的诗句是_,_。4、观沧海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_,_。5、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_,_”。6、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_.7、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_,_”与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意境相同。8、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两句诗是_, _ 。二、现代汉语知识与实践运用(21分)9、将

2、下面的名句正确工整美观的抄写在方格中。(3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0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红绫(ln)怅然(chn)蜷伏(qun)叮嘱(zh)B虐待(n) 凝望(nn) 丰腴(y) 倏地(sh)C感喟(ku) 戟张(j) 干瘪(b) 战栗(l)D魁梧(ku) 嗔怪(chn) 惩戒(ji) 充沛(pi)11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A污涩 怂恿 懒惰 乞丐 诅骂 畏罪潜逃B瞵视 安祥 鸟喙 班斓 鸢鹰 据为已有C跼蹐 褴褛 伫立 迷罔 料悄 神彩奕奕D鸱枭 蹒跚 麝香 窗灵 笨拙 狼奔豕突1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在抗日战争时

3、期,白求恩大夫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B王宁数学成绩一向很好,这次考试竟然只得了九十多分,真是怪诞不经。C他这次发言和上次比较,内容大相径庭。D他对每一个问题都认真思考,从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1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我认识到要关爱动物,善待生命。B家里的人都忙乱地在寻找,但终于不见。C等我说过一个小故事之后,你就明白为什么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了。D我讨厌它身上那条链子的声音和它柔软光滑的肋部周围那一圈被磨损的皮毛。1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2分)A它两只手交叉,久久地,全神贯注地坐在窗台上。B它发疯似的摇晃它,咬住它,仿佛要看看这树枝是

4、不是活的。C还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D“他在脖子上挂个铃铛,嘴里发出哞哞的叫声,小牛就以为他是母牛。”布什的诗句正是这种情况的最佳写照。1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猫郑振铎现代作家、文学史家文学大纲B动物笑读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狗的家世C鸟梁实秋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雅舍小品D狼蒲松龄明代文学家聊斋志异16读下面一则材料,仔细思考,把你的发现写下来。(3分)有位动物学家在对生活在非洲奥兰沿河两岸的动物进行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并且奔跑能力也不一样,东岸的羚羊奔跑

5、速度每分钟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对这些差别,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除了东岸有狼群活动以外,其他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都相同。在这位动物学家的倡议下,动物保护协会做了一个实验,在河东西岸各捉了10只羚羊送到对岸,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只剩下了3只,动物学家发现,另外7只都被狼吃掉了。_17用一句话概括从下面材料中得到的启迪。(3分)猫头鹰的样子不招人喜欢,叫声凄厉,被人视作“不祥鸟”,然而它是益鸟;蝴蝶艳丽多姿,翩翩起舞,招人喜欢,然而,它是害虫。这则材料给我们的启迪是:_浅层阅读:(一)阅读古诗(4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8. 诗中写“杨花”的作用是 (2分)19.请对 “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2分)_(二)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025题。(12分)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

7、,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0用“/”划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 ( 只划一处 )(2分)其 一 犬 坐 于 前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恐前后受其敌 ( ) (2)屠自后断其股 ( )(3)顾野有麦场 ( ) (4)一狼洞其中 ( )22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D.“狼不敢前

8、,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23翻译下面句子。(2分)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2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_25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2分)_(三)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619题。(12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

9、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26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 )(3分)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27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10、3分)A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B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C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D文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28这段文字批判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_ _形成鲜明对照;批判不少人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_ _形成鲜明对照。(2分)29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4分)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答:_四、深层次阅读(13分)

11、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 丁丽梅 他花两天的时间,终于在院门前的花坛里,给我搭出两排瓜架子。竖十格,横十格,匀称如巧妇缝的针脚。搭架子所需的竹竿,均是他从几百里外的乡下带来的。难以想象,扛着一捆竹竿的他,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是副什么模样。他说:“这下子可以种刀豆、黄瓜、丝瓜、扁豆了。“多得你吃不了的。”他两手叉腰,矮胖的身子,泡在一罐的夕阳里。仿佛那竹架上,已有果实累累。其时的夕阳,正穿过一扇透明的窗,落在院子里,小院子像极了一个敞口的罐子。我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不过巴掌大的一块地,能长出什么来呢?且我,根本不稀罕吃那些了。我言不由衷地对他的“杰作”表示出欢喜,我说:“哦,真不赖。”是因为我突然发现,他除了搭搭瓜架子外,实在不能再帮我做什么了。他在我家沙发上坐,碰翻掉茶几上一套紫砂壶。他进卫生间洗澡,水漫了一卫生间。我叮嘱他:“帮我看着煤气灶上的汤锅啊,汤沸了帮我关掉。”他答应得相当爽快:“好,好,你放心做事去吧,这点小事,我会做的。”然而,等我在电脑上敲完一篇稿子出来,发现汤锅的汤,已溢得满煤气灶都是,他正手忙脚乱地拿了抹布擦。我们聊天。他的话变得特别少,只顾盯着我傻笑,我无论说什么,他都点头。我说:“爸,你也说点什么吧。”他低了头想,突然无头无脑说:“你小时候,一到冬天,小脸就冻得像个红苹果。”想了一会儿又说:“你妈现在开始嫌弃我喽,老骂我老糊涂,她让我去小店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