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练习题.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515106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隆中对》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隆中对》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隆中对》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隆中对》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隆中对》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隆中对》练习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训练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汉室倾颓( ) 不可胜数(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孤不度( )德量力东连吴会( ) 百姓孰敢不箪食( )壶浆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 奸臣窃命( )此人可就见( )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生遂诣亮( ) 主上蒙尘( )遂用猖獗( ) 内修政理(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3分析下列句子中“为”字的用法好为梁父吟( ) 贤能为之用( ) 谓为信然( )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4翻译下列句子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然操遂能克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5熟读课文,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下列问题诸葛亮提出的近期策略目标是_,最终的策略目标是_,他主张在内政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_,外交方面的方针是_,等到形势发生变化,再兵分两路出击:一路是_,另一路是_。综合能力测试题一、为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释该字的意思。1因屏人曰( )_ 2好为梁父吟( )_3枉驾顾之( )_ 4遂用猖蹶( )_5先主遂诣亮( )_ 6民殷国富( )_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4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_;_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它的含义。1欲信大义于天下_通_:2自董卓已来_通_:四、文学常识填空。1三国志是部_史书,共六十五卷,人们把它和_、_、_合称为二十四史的“前四史”。2陈寿是_朝

3、人,_学家。“隆中对”的“对”是_的意思。五、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_其岩阻,西_诸戎,南_夷越,外_孙权,内_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为文中加粗的字注音。胄( ) 戎( ) 箪( )2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有不同的称呼,文中出现了两处。请指出来并解释。_:_:3诸葛亮提出的策略中,强调对不同方面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根据句意,依次填入句中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保 抚 和 争锋 修B保 和 抚 结好

4、 修C守 和 抚 结好 修D守 抚 和 争锋 修4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亲自率领着益州的老百姓向秦川出发。B您身先士卒,率领着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发。C您亲自率领益州的民众从秦川出发。D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兵。5上句中,“身”的意思是_,本文中还有一个词和它同义,这个词是_。6根据文意,将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具体战略方针排列顺序。礼贤下士,收罗人才; 安抚边境各民族; 广布“仁义”; 结好孙权,搞好外交; 巩固荆、益基地; 利用帝室之胄的身份,打出“正统”旗号; 选择时机,两路出兵北伐; 搞好内政。正确顺序是:_7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_。(用文中

5、的6个字来概括) (二) 经军师徐庶和隐士司马徽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冈,拜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出门了。刘备打听先生的去处和归期,童子回答:“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刘备惋惜不已。张飞说:“既然没遇见,就回去吧!”刘备要他们等一会儿,关羽劝道:“不如先回去,以后派人来探听。”刘备听了他的话,带关、张怅然离去。回到新野,过了几天,玄德派人去隆中打听,得到回报:诸葛亮回来了。刘备立即吩咐备马。张飞说:“这么一个村野农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道:“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叫呢?”刘备出门上马,关、张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

6、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三人冒雪来到卧龙冈。刘备轻扣柴门,开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刘备进屋至中门,只见门上有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又看见一少年正在读书,一问才知他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而诸葛亮因朋友相约。出外闲游了。刘备问:“先生到哪儿闲游了?”诸葛均说:“家兄有时在江湖中驾着小船畅游,有时在山岭上拜访僧道,有时在村落间寻访朋友,有时在神仙住处与隐士弹琴下棋作乐;总之,往来没有谁能测到,现在也不知在哪里。”刘备无奈,只好留下一封信,与关、张怏怏而归。时间过得很快,冬去春来,刘备挑了个好日子,准备三往卧龙冈拜访诸葛亮。关羽、张飞都不高兴。关羽说:“哥哥两次亲自前往拜访,礼

7、节也太过分了。我想诸葛亮只有虚名而无真才实学,所以避而不见。哥哥怎么被他迷到了这种地步呢?”刘备解释说:“过去齐桓公想见东郭野人,五次往返才见到一面,何况我想见的是位大贤呢?”张飞说:“哥哥你不用去了,我用一条麻绳把他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道:“你难道没听过周文王拜访姜子牙的故事吗?周文王尚且如此敬贤,你怎么这样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张飞连忙说道:“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这才答应。三人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童子又出来了,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刘备吩咐关张两人在门外等候,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的台阶

8、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外站了很久,不见动静。张飞进屋见刘备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便十分气愤地说:“这先生也太傲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刘备仍叫他俩在屋外等候。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拜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连忙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天下大事。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敬佩诸葛亮了。他再三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诸葛亮见他态度十分诚恳,表示“愿效犬马之劳”。第二天,诸葛亮和刘、关、张一起去了新野。(根据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38回改写)1依据本文的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写出下面一副对联(即三国演义第37回题目)的下句。2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用词语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刘备:_关羽:_张飞:_3请从下列三句名言和本文中各选一句有关修养问题的名言警句(包括作者),填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上。【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卡片】4第一段中写童子说:“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联系全文来看,这句话的作用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