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514896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黄土高原例【从容说课】有关黄土高原的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因此可以让学生来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通过该案例,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方法,包括表现(危害)、成因、治理措施。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可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探究治理的措施。【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2了解人地矛盾是造成本区域水土流失的本质。3掌握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及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

2、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培养学生掌握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方法。2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探究治理的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加强学生的环保观念,区域在资源开发(如开采煤矿)、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教学难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2淤地坝【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师:大家先来听一首歌,这是一首原生态的陕北民歌羊肚子手巾一道道蓝。(多媒体播放:陕北歌王贺玉堂羊肚子手巾一道道蓝)(板书) 第一节 区域水土

3、流失及其治理 -黄土高原例师:这首民歌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什么样的景观特征?生: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师:很好,为什么陕北会出现这样的景观?生: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师:陕北的地形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生:略。师:造成了生态的恶化,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投影:黄土高原)(新授)(板书)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的概况师:大家读图分析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生:位置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地处黄河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地区;范围一般泛指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区域;师:面积面积30多万平方干米;土壤除若干石质山地外,地表大部分被厚层黄土覆

4、盖。师:黄土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长期的流水侵蚀,使得这一地区地表支离破碎,据统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有27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有11万平方千米。师:请大家思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生:略。师:水土流失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它不仅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概括起来,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当地的不利影响和对黄河下游的影响。(板书)2、水土流失的危害师:大家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对当地的不利影响和对黄河下游的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生1:对当地: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

5、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生2:使大量泥沙汇人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师:回答很好,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如此严重?(板书)二、水土流失的成因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下面我们就从自然和人为两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板书)1、自然原因师:自然原因:A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区向牧业

6、区过渡的地区,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B黄土高原的土壤质地特殊,极易受到流水的侵蚀。C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D黄土高原还是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地区,滑坡、塌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师:人为原因黄土高原地区生产力水平低,耕作方式落后,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有限。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对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A不合理的土地利用a黄土高原自古以来就盛行轮荒耕作制度,农民不是靠精耕细作来增产粮食,而是采取轮荒制的粗放耕作方式,广种薄收。当已开垦的土地表土流失、肥力下降后,就将其抛荒,另寻稍好的

7、荒草地开垦,结果使原来的林草植被遭到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b在生产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例如,露天开矿导致大面积开挖地表土,破坏地表植被,使矿区周围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人们无计划地建窑洞、修路、建设水利设施等也会加剧水土流失。B破坏植被a营造宫殿b伐木烧薪c战争战国以前,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由于农业垦荒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到1949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下降到不足10,1985年仅为65。此后党和政府为了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植被覆盖率有所上升。(活动)根据“人口增长和

8、植被破坏引起恶性循环示意图”,说明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师:从图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何才能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维持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呢?(板书)三、水土流失的治理师:由于黄土高原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人类只要控制自己的行为,采取一定的措施,水土流失是可以治理的。治理黄土高原必须坚持合理利用与综合治理应相结合;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大家阅读课本54页,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具体措施主要有。生:(阅读)师:共有哪几种措施。生:1、工

9、程措施,2、生物措施,3、农业技术措施师:工程措施包括固沟工程、护坡工程、保塬工程。固沟工程沟谷发育是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沟谷集中的地区,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在沟谷修建淤地坝、小水库和营造防护林等,既拦泥蓄水,又防止其继续扩展,此谓“固沟工程”。护坡工程在缓坡地段,实施封坡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既拦截、涵蓄坡面径流,又发展了林果业生产,此谓“护坡工程”。保塬工程在一些塬面上,坚持平整土地,大力营造护林网,合理利用水土,提高劳动生产率,此谓“保塬工程”。师:农业技术措施在耕作区,因地制宜地开展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以及轮耕套种等农耕作业。同时配合精心选育良种、发展

10、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以达到提高肥力、保持水土和发展生产的目的。师:生物措施森林草地具有蓄水保土、护坡、固沟、保塬功能,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课件展示: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模式图)师:大家阅读知识窗,六道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活动)略师:(小结)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防止生态系统退化以及退化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板书设计师:(板书)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黄土高原例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的概况2、水土流失的危害二、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A不合理的土地利用B破坏植被a营造宫殿

11、b伐木烧薪c战争三、水土流失的治理1、工程措施2、生物措施3、农业技术措施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鲁尔区例 (典型资源型工业区)【从容说课】教材结构: 一、发展背景(条件)-初期阶段 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成长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策略-转型与再生阶段可结合学生熟悉的我国典型资源型工业区或学生所在地的资源型工业区实际,导入新课,拉近所研究课题与学生的距离,增加兴趣。引导学生从“德国鲁尔区煤矿与城市的分布”图中索取信息,说出鲁尔区的区位优势、主导工业部门,指出鲁尔工业区在开发初期,工业部门与资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预测该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中、后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整治措施。(与

12、教材比照,让学生自我评价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一方面体验成功的感受 ,另一方面寻找差距) 。可利用投影机展示鲁尔区在环境整治前后的不同景观。至于遇到的第二个问题“传统产业的衰落”,可启发学生回顾世界工业发展史(能源结构的变化、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六、七十年代传统工业区的衰落),让学生结合鲁尔区实际尝试分析衰落的原因。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2了解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学会探讨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学会据图表等资料认识区域特征;2学会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鲁尔区为例,让学生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的合理

13、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为我国资源型地区寻找出路,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2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教学难点】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2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课件:鲁尔区图片展示)师:能源和矿产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十分重要,近代很多著名的城市和地区都是在利用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影响了这类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课件展示:图片美国五大湖地区、英国中部区、中国东

14、北、大同)师:资源型地区如何摆脱面临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呢?今天我们就要以鲁尔区为例,来分析这个问题,(板书)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师:大家看图,回答问题。(课件展示:欧洲地图、德国地图、鲁尔区地图)(板书)1、地理位置师: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如何描述?生:鲁尔区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板书)2、交通条件师:鲁尔区的交通条件如何?生: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莱茵河纵贯本区南北,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发达,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板书)3、资源优势师:鲁尔区的资源优势表现在哪里?生: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地质储量为2 190亿吨,占德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220亿吨,占全国90以上。鲁尔区的煤炭埋藏较深,但品种多,煤质好。(板书)4、鲁尔区的地位师: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是德国人口和城市最为稠密的地区。19世纪初期,克虏伯和蒂森公司开始大规模开采煤和生产钢铁后,鲁尔区才逐渐发展为重要的工业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鲁尔区工业增长加快,在丰富的煤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