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内容理解练习.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511429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内容理解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内容理解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内容理解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内容理解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内容理解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内容理解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内容理解练习.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课文内容理解练习一、近义词:险峻( ) 发现( ) 机会( ) 保护( )径直( ) 特地( ) 推辞( ) 责怪( )希望( ) 固执( ) 侍奉( ) 议论( )劝说( ) 禀报( ) 悠闲( ) 夸奖( )特别( ) 深刻( ) 陶冶( ) 展现( )业绩( ) 激励( ) 启迪( ) 掌握( )优秀( )二、反义词:险峻( ) 保护( ) 推辞( ) 责怪( ) 反对( ) 悠闲( ) 夸奖( ) 隐伏( ) 祸患( )恍然大悟( )增强( ) 高尚( ) 培养( ) 开阔( ) 优秀( )深刻( ) 三、按要求填空:(一) 三打白骨精1、三打白骨精选自

2、中国古典名著_,作者是_,写了_的故事。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先是变成_ ,又变成 _ ,最后变成 _ ,但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2、在这课中我们认识了一位_的孙悟空;_的白骨精;_的唐僧。3、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线的词对表现人物形象的好处:(1)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答: (参考:“夺”表现了八戒迫不及待、嘴馋、贪婪的样子。)(2)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答: (参考:“闪”体现了一个敏捷、很突然的动作,一个年满八旬的且拄着拐杖的老妇人能做出这种动作,说明她的行为与常人不同。)(3)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答: (参考:“摔”体现了唐僧胆小及受到了严重的惊吓。

3、)(4)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妖精。”答: (参考:“笑”表现出悟空的自信与乐观。)4、你还知道的西游记的故事有: _ _ 5、写出四大名著的名称和作者:_ _ _ _ 6、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所指的“三国”是: _ 、 _ 、 _ 。书中创造了一文一武两个经典人物,最为后世所崇拜,文是:_ 武是:_ 。7、三国演义中,我认识了忠勇双全的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 、老奸巨猾的 、智勇双全的 。(二)词两首1、如梦令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杰出的女词人_,写的是在溪亭一带游赏活动的美好回忆。“_”是时常想起的意思,点明回忆;“_”点明游赏、饮宴的地

4、点;“_”点明时间,“_”讲词人在溪亭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都辨识不出来了。“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一句中,“兴尽”的意思是_,这句的意思是_。2、表现词人心情愉快的句子是:_3、把如梦令描写的情景描述出来: 4、渔歌子是_代诗人_写的,词中描绘的是江南_(季节)的景色,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 5、词中写渔翁在雨中乐而忘返的词句是:_6、渔歌子这首词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塑造了一位_的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的情趣,抒发了作者_。“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思是: 渔翁不须归的原因是: 7、“如梦令”、“渔歌子”都是词牌名,请你再写几个词牌名: (三)螳

5、螂捕蝉1、螳螂捕蝉的意思是:_2、这篇寓言故事写了一位少年用“_,_”的故事,劝阻吴王_的故事,警示人们_ 。3、读读下面两个句子,体会一下带线字的意思: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答: (参考:这个“死”与“生”相对,表示失去生命。)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答: (参考:“死”字表示命令不可更改。)4、根据意思写出词语:(1)趁着空虚进入。( )(“乘”的读音是 )(2)一点也不在意。( )(3)事情的结果无法想象,会向更坏、更危险的方向发展。( )堪, 的意思。(4)没有可过分责难的。( )厚, 。非, 。5、听了少年的话,吴王为什么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答: 6、因为_

6、,所以我们要对读物有所选择。7、歌德说过:“_”。(四)、下面故事分别是出自哪部书,请写出书名、作者。1、过五关斩六将 ( )2、西天取经 ( )3、刘姥姥进大观园 ( )4、逼上梁山 ( )5、负荆请罪 ( ) 螳螂捕蝉【语段一】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处(ch ch)死 弹(dn tn)弓 打着(zho zhu)鸟2、 区别下列形近字并组词。堪( ) 侯( ) 奖( ) 螂( )勘( ) 候( ) 浆( ) 卿(

7、 )3、 写反义词。固执( ) 反对( ) 祸患( ) 恍然大悟( )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吴王( )准备出兵攻打楚( )他只看到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比楚国强大。(2)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 )取胜的希望很大,( )( )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 )不堪设想。( )大臣们都不同意吴王的主张。(3)( )吴王非常固执,不准任何人提反对意见。( )( )有谁提反对意见,吴王( )要处死谁。( )谁也不敢正面提反对意见。5、故事开头这段文字交代了 。如果没有这一段文字,就不会 。同时,开头这段话,对读者起到 的作用。 螳螂捕蝉【语段二】阅读 课文第8自然段至 12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1、写出和“恍然大悟”意思相同的成语。 2、 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人物的说话前面添加表示神态语气感情动作等的语言。吴王( )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少年( )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吴王( )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