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50万立方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510607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50万立方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年产150万立方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年产150万立方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年产150万立方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年产150万立方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150万立方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50万立方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0万立方混凝土搅拌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简介项目名称:宾川鑫鑫混凝土搅拌站企业名称:宾川鑫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宾川县福源工业园区年产方量: 150万方建设总投资:1925.10万元 税后年利润:2000 万元投资回收期: 1.03年拟占地面积: 45 亩 总建筑面积: 3806.6m2绿化面积:4000m2容 积 率:1.86 建筑密度:6.82% 绿 化 率:13% 第一章 总 论1.1 企业概况宾川鑫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公司业务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集建筑,建材,房地产开发等为一体的私营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正常有序发展开来,现公

2、司拥有专业技术人才50人,员工近200人,公司固定资产达3亿元。1.2项目建设单位及法定代表人建设单位:宾川鑫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通讯地址:宾川鑫福小区联系电话: 法人代表: 1.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承担单位云南坤和设计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130200800171.4 编制依据和原则1.4.1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关于“七五”城市发展商品混凝土的几点意见国家建设部;散装水泥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发改委、建设部; 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发 2003341 号); 关于发展预拌混凝土的若干意见19

3、95 全国建筑工业会议); 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 散装水泥管理办法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建设部、环保总 局等 7 部局(2004 第 5 号); 宾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三版; 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及当地水文、地质、气向资料。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协议。 1.4.2 编制原则 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和规范;工业设备选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先进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尽量减少工程投资。1.4.3 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编制建设项目可行

4、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规定及要求,阐 述项目建设的理由及必要性,提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的类 别、性质,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工程技术方案;阐述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提出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措施方案;提出项目建设进度计划;进行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提出资金筹措方案及使用计划;对项目进行财务效益评价、偿债能力和抗风险分析,对建设项目社会效益进行分析。 1.4.4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混凝土用量不断增加,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场分散搅拌混凝土的小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城市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因此,大力推广和运用预拌混凝土(又称商品混凝土)已成历史的必然。混凝土预拌化

5、是工业发达国家共同的成功经验,代表了混凝土生产的最新最先进水平,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是我国混凝土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1、建设工程集约化、专业化的需求预拌商品混凝土是工程建设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社会进步、 文明施工的体现。混凝土的研制、生产、使用经历了170 年的发展历史,预拌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的转变。它体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是建筑业依靠技术进步,改造小生产方式,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一项重要改革。 2、建设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 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水泥、骨料、水等无法准确计量,只能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施工,容易出现质量事故。而予拌混凝土生产是

6、由专业技术人员在独立的试验室严格按照配合比,采用微机控制方式,通过电子计量,准确地生产出符合建筑设计要求的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尤其是使用了外加剂和活性掺和料生产的高强度混凝土,不但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现场搅拌混凝土容易形成的质量隐患。 3、城市文明建设的标志广泛使用预拌混凝土,能大大减少噪音、粉尘、道路污染问题,解决了施工扰民和施工现场脏、乱、差等问题,也减轻了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 4、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体现预拌混凝土全部使用散装水泥,年产 150万 m3 的混凝土约用水泥45万吨,按照国家散装水泥办公室测算,每万吨散装水泥可节约包装费 52万元,节电22万度,减少水泥损

7、失1500 吨,带来综合经济效益 120 万元。 正因为如此,“九二五”时期建设部已将商品混凝土列为建筑工程 中推广的 10 项新技术之一。1.5项目概况 (一)拟建地点:宾川县福源工业园区 (二)建设规模与目标 建设预拌混凝土生产装置两套及相应的辅助配套设施、装备,年生产能力达150万m3预拌混凝土。 (三)主要建设条件 1、土地资源及规划条件:本项目规划用地用地45亩,拟建项目用地符合宾川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2、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条件:项目选址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供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3、市场供应条件:除主要生产设备需外购外,原辅材料可由邻近沙场

8、提供、周边有水泥厂且交通便利、市场顺畅,货源充足。 4、政策保障条件:国务院、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鼓励发展预拌混凝土的多个文件,为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法律依据。 (四)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项目总投资1925.1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用504.10万元,设备费用 880万元;其它费用200 万元,流动资金341万元。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 33000万元; 税后年利润 2000万元。 项目建设资金来源:项目总资金1925.1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建设规模2商品混凝土万m31503总建筑面积3806.6

9、4建筑总投资万元1925.105流动资金万元3416筹措发案自筹7企业自筹万元1925.108年经营收入万元330009年所得税万元40010年所得税后利润万元200011投资利润率50.0112全部投资回收期年2.3613建议工期年11.6 结论与建议- 7 - (一)结论发展预拌混凝土,节能减排工作是关键。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要求,是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产业政策,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项目建于基础配套条件良好,环境优越的宾川县福源工业园区。市场调查数据表明宾川县及周边县市对预拌混凝土需求量较大,有利于企业经营、发展,所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10、项目采用的工艺设备较为先进,生产工艺为国内目前通用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可靠。项目年销售收入可达33000 万元,利税总额 2400 万元,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根据市场预测和企业竞争力水平分析,项目建成后,企业在该区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只要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管理规范等措施,在市场上是能取得效益的,企业发展前景看好。 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明显。 (二)建议 1、项目承办企业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做好项目实 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便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 2、按基本建设程序精心组织项目管理,推行限额设计,加强项 目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严格控制项目投资。3、由有资质的单位做好地质勘察,为

11、工程提供基础技术支持。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预拌混凝土发展历程 预拌混凝土作为散装水泥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社会进步、文 明施工的体现。混凝土的研制、生产、使用经历了将近 200 年的发展历史。预拌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的转变,它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是建筑依靠技术进步改变小生产方式,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改革,而且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预拌混凝土属性:中国预拌混凝土行业起始于 20 世纪70年代末期,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获得蓬勃发展。为了区分20世纪50 年代冶金系统如鞍钢及包钢企业内部曾使用过的集

12、中搅拌混凝土,并强调其进入社会后的商品属性,曾命名它为“商品混凝土”。但在商品混凝土的技术标准中,为了与国际接轨,仍称其为预拌混凝土,统观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具有建材行业的一般特性。 周期性:由于整个建筑行业受季节影响较大,这也相应影响到 建材行业,使其具有了季节性,一般在年底和年初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处于萎缩状态。 地域性:由于建材行业受到有效运距的限制,区域市场价格差 异较大。2.1.2预拌混凝土的发展现状 1、产业政策有力推动 由于预拌商品混凝土发展初期缺乏规模效益,价格高于现场搅 拌混凝土,如没有限制或禁止现场搅拌的政策法规出台,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开拓十分艰难。建国初期,我国在一些大型水

13、利工程中采用了预拌混凝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发展比较迟缓,与发达国家相比,形成了很大的差距。近几年来,国家对发展预拌混凝土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为预拌混凝土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2003年,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发布了关于限期 禁止在城市城区现扬搅拌混凝土的通知,确定了124个禁止现场搅拌的城市,并且明确规定了城区禁止现场搅拌的时间表。2004 年国家七部局又统一出台了散装水泥管理办法(5号令),办法的第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发展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根据实际情况限期禁止城市市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具体规定由国务院商务行

14、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办法同时还指出,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擅自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由有关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处罚。各地政府根据国家政策法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文件,大力鼓励和支持预拌混凝土,大力促进建设单位和施工队伍使用预拌混凝土。 各地制定了散装水泥管理规定,规定指出,在建设工程项目中, 应使用预拌混凝土和散装水泥。并且配备相对应的设施、设备。 20022006 商品混凝土年复合增长率为 38.38%,20062010 复合增长率为 19.28%,8 年复合增长率为 28.48%。近几年行业仍处于高速增长期。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现场搅拌混凝土将逐步被预拌混凝土所取代。 2、相关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1)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2005 年全国 年产 111 万吨,销售收入约 51 亿。2005 年全国共有合成企业 200 家,其中规模化企业近 80 家,半数以上的企业规模太小。主要以萘 系生产为主,产量占到 80%左右,高浓高效减水剂用量还不到 5%。 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是我国高效减水剂发展的一个亮点,但仍处在 初级阶段,有 10 多家有生产能力。目前中国外加剂销售收入十强企 业中,主要产品为萘系母料的为 4 家,分别为浙江五龙、天津雍阳、 天津飞龙和浙江吉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