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期末总结.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51049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学:期末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技术学:期末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技术学:期末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技术学:期末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技术学:期末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学:期末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学:期末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育技术学:期末总结文章来源制度大全课件 教育技术学-期末总结 一、“教育技术”定义【3】 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展设计、开发、利用、治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AECT认为教育技术的讨论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两个范畴,包含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治理、评价5个方面。 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领域的名称,经受了数次演化,从视觉教育、视听教育到视听传播,再进展为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讨论领域,在中国是以电化教育的消失为标志。认为教育技术的讨论对象包含了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治理、评价5个方面

2、。 二、教育传播系统的四元模型【37-39】 (一)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把传播过程分为七个组成要素: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反应、干扰。 (二)贝罗的传播方式(SMCR) 贝罗的传播模式综合了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群众传播学、行为科学等新理论,去解释在传播过程中的各个不同要素。这一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四个根本要素:信源、信息、通道和受播者。 (三)四元模型 三、学习理论的三大主要流派【41-52】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42-43】 心理学家探讨学习的角度与行为主义者相反。他们认为,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供应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

3、激是否受到留意或被加工,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构造。认知学习理论要讨论的是个体处理其环境刺激时的内部过程,而不是外显的刺激与反响。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45-50】 1.格式塔学习理论 (1)代表人物:韦特海墨、苛勒、考夫卡。 (2)观点:学习是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即顿悟; 顿悟是学习可以避开多余的试误,同时又有助于迁移; 真正的学习是不会遗忘的; 顿悟学习本身就具有嘉奖的性质。 2.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1)代表人物:奥苏贝尔。 (2)观点:意义学习:承受学习与发觉学习、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认知构造在意义学习和讲授教学中的作用; 学习原则:A.渐渐分化原则 B.整合协调的原则

4、C.先行组织者策略。 3.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1)代表人物:加涅。 (2)观点:学习的模式:加涅认为,学习的模式是用来识别学习的构造与过程的,他对于理解教学和教学的过程,以及如何安排教学大事具有极大的意义。加涅认为,最典型的学习模式是信息加工学习模式; 学习过程的阶段:共有8个,分别为:动机阶段、领悟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反应阶段。 (三)建构主义对学习理论【50-52】 1.代表人物:杜威、皮亚杰、维果斯基 2.观点:学习者在肯定的情景,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忙,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 四、戴尔的“阅历之塔”理论内容和要点【5

5、6-58】 (一)戴尔阅历之塔的理论内容 阅历有的是由直接方式得来的,有的是由间接方式得来的。 按它的抽象程度,可分为三类:做的阅历;观看的阅历;抽象的阅历。 又可细分为十个阶层: (1)有目的的直接的阅历 (2)设计的阅历 (3)演戏的阅历 (4)观摩示范 (5)野外旅行 (6)参观展览 (7)电影与电视 (8)播送、录音、静态图画 (9)视觉符号 (10)词语符号 (二)戴尔阅历之塔的理论要点 1.阅历之塔最底层的阅历最详细,越往上升,则越趋抽象。并不是说,求取任何阅历,都必需经过从底层到顶层的阶梯。并不是说,下一层的阅历比上一层的阅历更有用。划分阶层,说明各种阅历的详细或抽象的程度。 2

6、.教育应从详细阅历入手,逐步进到抽象。有效地学习之路,必需布满详细阅历。教育最大的失败,在使学生记上很多一般法则和概念,而没有详细阅历作它们的支柱。 3.教育不能止于详细阅历,而要向抽象普遍进展,要养成概念。概念可以供我们作推理之用,是最经济的思想工具。它把我们探求学问的智力大为简洁化经济化。 4.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工具,可以使得教育更为详细,从而造成更好的抽象。 5.位于宝塔中层的视听教具,较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供应较详细简单于理解的阅历。它又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阅历方式之缺乏。 五、教育技术系统方法及应用步骤【74-75】 (一)系统方法的定义: 就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系统把

7、讨论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动身,始终着重从系统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的、准确地考察对象,以到达最正确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二)系统方法特点 1.整体性2.综合性3.最正确性 (三)系统方法应用步骤: 1.从需求分析中确定问题; 2.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可替换的解决方案; 3.从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中选择问题解决的策略; 4.实施问题求解的策略; 5.确定实施的效率; 6.假如有必要,对系统加以修正。 【补充】系统科学的根本原理【73】 有3个:整体原理、有序原理、反应原理 六、教学媒体【77】 (

8、一)媒体及教学媒体 1.媒体: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从信息源到承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载体和物质工具。 2.教学媒体:用于从信息源到学习者之间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和工具。 (二)媒体构成三要素【77】 1.硬件2.软件3.潜件 (三)教学媒体的进展趋势【77】 媒体及相关设备向小型化、微型化方向进展;通信技术向多样化、数字化方向进展;信号的传输模式由模拟向数字化过渡,媒体的交互功能更强,交互方式更丰富多样;多媒体和网络严密相连。 (四)教学媒体分类【P3;名目V】 按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可分为: 1.传统教学媒体: 教科书、黑板(粉笔)、实物标本模型、图表和照片等。 2.现代教学媒体: (1)按媒体物

9、理性能: 光学投影媒体、电声媒体、电视媒体、计算机媒体 (2)按作用于人的感官: 视觉媒体:照相机、数码相机、幻灯、投影 听觉媒体:播送、音响系统、录音机、CD 视听媒体:电影、电视、摄像机、录像机、激光视盘 相互作用型媒体:程序教学系统、教学模拟系统、语言试验室、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系统 综合媒体:计算机媒体、多媒体教室、语言试验室、微格教室、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系统、数字图书馆 七、教育电声系统【102】 (一)教育电声系统的连接 留意箭头的标法 (二)电声媒体的教学应用的作用 1.广泛用于集体式和个别化的语言学习活动,应用于位于听力、音乐、戏曲或其他艺术类课堂教学; 2.播放前教师要对听的内容进

10、展必要的提示,通过提出一些问题,对学生的听音做出一些详细的要求,播放完毕后,教室针对听的内容,提问学生,绽开争论,检查听音效果,进而调整电声媒体的教学技巧。 【补充】无线传声器【92-93】 1.在选择话筒时,要留意指向特性。 2.在现场扩音时,要防止话筒与音响产生信号的回授。不宜把话筒音量开得过大;话筒与音箱不能面对面。 3.在使用中不能对话筒吹气或拍打,这回损坏内部的振动薄膜。 4.话筒本身有防风罩,在使用时应当正常佩戴,保证音质。 5.日常存放要留意防尘、防震。 八、电视制式和信号传输方式 (一)电视的制式 1.NTSC制:消失得最早,主要应用在美国、韩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家。 2.PA

11、L制:主要应用在中国和西欧局部国家。 3.SECAM制:主要应用于俄罗斯、法国和局部东欧国家。 (二)电视信号传输方式 1.射频式(RF):1根线 2.视频/音频式(VIDEO/AUDIO:L/R):3根线 3.重量式(Y/C、AUDIO:L/R):5根线 九、综合媒体【115-118】 (一)多媒体技术的定义【115】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对数据、文字、声音、音乐、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媒体进展整合处理的一种技术,多媒体技术已被称为信息处理技术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补充】超文本运用的是:线性和非线性连接技术 (二)语言试验室功能【117-118】 1.掌握功能 2.显示功能 3.复制、编辑

12、功能 4.双向教学功能 5.自动检测功能 6.教学效果分析评定功能 (三)语言试验室类型【118】 1.单听型(AP型AudioPassiveLaboratory) 2.听说型(AA型AudioActiveLanguageLaboratory) 3.听说比照型(AAC型AudioActiveComparativelanguageLaboratory) 4.视听型(AV型AudioVisualLanguageLaboratory) 5.视听说型(AVA型AudioVisualActiveLanguageLaboratory) 6.视听说比照型(AVAC型) 十、微格教学【120-】 (一)微格教

13、学的定义【119】 微格教学的定义有两种: 1.微格教学(micorteaching)是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又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就是把简单的教学过程分解为很多简单把握的单一教学技能,如导入、讲解、应变、提问、媒体使用、强化、学习策略辅导、学习学业成就评价等。对每项教学技能进展逐一研讨并借助先进音像设备、信息技术,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展教学技能系统培训的微型、小步教学。 2.微格教学:一个有掌握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掌握条件下进展学习。 (二)微格教学实施过程【120-121】 1.理论指导 2.观摩示范 3.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教案 4.角色扮演 5.反应评价 6.修改教案后重新进展角色扮演 (三)教案编写 1.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2)力量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教学重难点。 3.教学媒体及方法。 4.教学过程。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