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长廊》.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509912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颐和园的长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颐和园的长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颐和园的长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颐和园的长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颐和园的长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颐和园的长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颐和园的长廊》.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颐和园的长廊姓名:侯 丽 学校:南阳市镇平县曲屯镇齐岗小学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河南省镇平县曲屯镇齐岗小学 电子邮件: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颐和园的长廊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3,课时:24,课前准备:收集颐和园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二、 教学课题1、 使学生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长廊的美。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理解长廊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美。三、 教材分析西师版小学五年级课文颐和园的长

2、廊为我们介绍了颐和园长廊的美,从长廊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两方面介绍了长廊。在介绍建筑时,作者抓住了一个“绝字”从造型、风水、结构等方面作了介绍。作者在后几段从长廊的绘画数量、由来和种类等方面来介绍长廊的绘画艺术。文章先是开门见山的说明长廊是颐和园最著名的景致,被列为吉尼斯世界纪录,那么到底有什么地方引人注目呢?以一个设问激发读者的兴趣,中间写长廊的美,最后又以一个疑问句收尾,激发学生对长廊的向往。本文条理清晰,学生可以在作者的介绍中了解长廊,又可以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本文属说明文,教学的重点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词句所描绘的情境,感受长廊的美。由于所教学生地处偏远的农村,学生见识少,收

3、集资料有很大的局限。除了和学生一同收集一些文字资料外,教师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下载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帮助学生从多方位了解长廊的文化和园林文化,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对美的向往。 四、 教学方法本课课文的条理清晰,很容易抓住文章的脉络。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始终把读贯穿全文。采用了自由读、分小组读、默读、反复品读、齐读、赛读、等等。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文章的3到10段是课文的重点,在教学时让学生先默读课文,然后有条理地叙说。然后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多读,体会长廊的美。反复品读,在教师的指导中让学生感受几个句子的妙处。教学长廊的绘画时,让学生边读

4、边想象画面的内容,再配合精美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对颐和园美景的向往。五、 教学过程一、质疑引入1读题目,你们在课下收集到了颐和园及长廊的资料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2利用手中资料初步了解长廊。【百度百科】颐和园http:/ 教学反思颐和园的长廊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通过园林长廊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古建筑文化和绘画艺术,进而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教学本课时,我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去读、去感悟,利用收集到的资料让学生对颐和园及颐和园长廊有更深的了解,有美的享受,进而潜移默化地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特别是利用了多媒体的手段,利用百度搜索让农村学生在条件有限地情况下,也能和城市孩子一样有身临其

5、境的感觉,我认为这节课还是很成功的。七、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河南省 学校:镇平县曲屯镇齐岗小学 姓名: 侯丽职称: 小教一级 通讯地址:河南省镇平县曲屯镇齐岗小学个人介绍: 侯丽,女,1980年出生,大学专科学历,同时正在进修中文本科。本人自2000年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是刚毕业时常听到的话,后来口号逐渐变为“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常流水”。我不能让我教的学生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课余时间,我就常上上网,看看教育杂志,把我的学生没有条件见识到的东西交给他们。我一个人改变不了农村落后于城市的现状,但我会在每一位学生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我相信总有一天,这些种子会开遍原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