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综合测试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508283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201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综合测试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9-201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综合测试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9-201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综合测试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9-201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综合测试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9-201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综合测试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201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综合测试考试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201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综合测试考试试卷及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75教育资源网 中小学试卷、教案、课件免费下载!2009-201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请将所选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1. 某同学利用暑假准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 云南省 B.北京市 C. 陕西省 D.浙江省2.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繁衍。有一种远古人类已经开始懂得人工取火,过着氏族生活,请你判断这种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3. 距今约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 半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图一4. 右图(图

2、一)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一种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5.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种人 B.他们是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D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6.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蚩尤 B.黄帝 C.舜 D. 禹7. 原始社会中,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称为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8. 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在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9. 我国历

3、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10.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中,“诸侯”、“列国”是通过( )产生的。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11.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A.曾侯乙编钟 B.司母戊鼎 C. 四羊方尊 D.三星堆青铜立人像12.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封给亲属、功臣等 B.炫耀周天子的权力和显示周天子的威风 C.巩固和加强西周的奴隶制统治 D.让诸侯给周天子交纳贡品13.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是因为商朝A.有了史官 B.有了确切纪年C.有了史书 D.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14.

4、“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这里的“他”是( )A.管仲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15. 春秋时期,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16. 战国七雄中,位置最东和最西的国家分别是A.齐和秦 B.楚和燕 C.秦和赵 D.齐和楚17. 下列哪次战役结束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18. 下列关于春秋争霸战争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击奴隶制度,推广封建制度 B.“尊王攘夷”,维护周天子的统治C.“春秋无义战”,阻碍社会的进

5、步 D.争夺土地和人口的争霸战争19.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使用青铜工具 B.重视使用肥料C.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D.水利工程的修建20.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所描述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灵渠 C.郑国渠 D.大运河21.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其根本目的在于A打击奴隶主贵族 B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C官吏由国君委派 D实行土地私有22. 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买卖C.奖励耕战 D.建立县制23.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A.商朝时期 B.西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时期24. 我国文字

6、演变正确的顺序是A.甲骨文大篆金文小篆 B. 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 C.甲骨文 小篆金文大篆 D.甲骨文 金文大篆小篆25. CCTV-2播出的开心辞典上,有一问题是:“首创望、闻、问、切四诊法的是谁?”你认为正确答案应该是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张衡26. 在湖南汨罗县玉笥山上的祠堂,悬挂着一副对联:“哀怨托离骚,生面别开诗赋祖。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它颂扬的是A.司马迁 B.屈原 C.华佗 D.商鞅27. 山东曲阜在春秋战国时期,曾诞生过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下列属于孔子教育思想是的 提出“仁”的学说 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因材施教 温故而知新A. B. C

7、. D. 28. 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代表法家学派的是 A.用仁政治理天下 B.主张改革,提倡法治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虔诚信佛,行善积德29.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 大量杰出人物的涌现 B.社会大变革C. 诸子百家出现 D.群雄并立的需要30. 下面起到促进秦朝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措施是A.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B.实行郡县制 C.焚书坑儒 D.修筑万里长城31. 岭南地区第一次纳入中央集权制国家的版图,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A.秦始皇时 B.汉武帝时 C.三国孙权时 D.唐朝时32. 史学家郭沫若

8、说:“书籍被烧毁,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这是他对哪一事件的评价A.百家争鸣 B.春秋争霸 C.战国争雄 D.焚书坑儒33.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A.陈胜吴广要夺取帝位 B.人民群众的要求 C.到渔阳戍边途中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律当死D.秦朝的暴政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无法生活34. “伐无道,诛暴秦”所指的事件是A.焚书坑儒 B.牧野之战 C. 大泽乡起义 D.楚汉之争35.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列战役 城濮大战 长平之战 巨鹿之战 牧野之战A. B. C. D. 七年级历史试题题号一二总分3637

9、38得分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闻名,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 然而尧的儿子丹朱为人粗野,不学无术,甚至常常做出一些危害族人的事情。尧在位七十年,到了退位的时候,有人推荐丹朱继位,尧不同意。尧召开了部落联盟议事会议,讨论继承人的人选问题,各部落领袖都推举舜当继承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的“轩辕”指哪位历史人物?(1分)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1分) “平定蚩尤乱”是通过哪次战役?(1分)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2分) 材料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1分)这种制度的实质是什么?(2分)37

10、、阅读材料材料一 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以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变法。有军功者,各以率授为上爵。为私斩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奴隶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奴。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 材料二 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车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3分) 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简单描述商鞅变法对秦国的作用。(3分) 商鞅变法的理论依据符合百家争鸣的哪家学派?(1分)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有哪些?(2分) 结合材料,分析导致

11、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1分)你从中有何认识?(1分)38、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出现这些现象的前提条件是什么?(1分)图一中秦朝在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是什么?(1分)秦朝时,民间使用的笔画更为简单的文字又是什么?(1分)图一和图二两种现象的出现对秦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采取以上措施的是秦朝的哪位皇帝?(1分)他为了巩固统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列举两项即可。2分)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5 ADCCC 610 BADAC 1115 BCDBA 16-20 ADDCA2125 BACDA 2630 BCBBA 3135 ADDCC 二、非选择题(共30分)36.黄帝。 人文初祖。 涿鹿之战。影响: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禅让制。 实质是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37、奖励农耕;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按军功赏罚,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法家。 法家的主张: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 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原因: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认识:改变旧制度的改革总会遭到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