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教案(刘发金)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504717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色教案(刘发金)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特色教案(刘发金)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特色教案(刘发金)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特色教案(刘发金)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特色教案(刘发金)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特色教案(刘发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色教案(刘发金)(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农业和农业地域的概念;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记住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比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和澳大利亚东南部牧羊业学会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通过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学习,学会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地利用各种土地。教学重点: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教学难点: 农业区位的含义;农业区位因素的娈化。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手绘图表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说明吃对人类的重要性。各位同学,你们知不知道你们平时说的、

2、喝的东西都产自哪里?比如,我们每天吃的大米主要产自哪里,各种水果都产自哪里,喝的牛奶来自哪里?(学生讨论)举例:超市较贵的大米来自东北和泰国,苹果、梨主要来自北方,柑橘主要产自本地,香蕉来自热带,鲜奶来自城郊等。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不同的农业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板书)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提出问题)在讲这节课之前我们要弄清一个问题,什么是农业?农业的特性是什么?(板书)一、农业概念、特性(学生回答)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 特性:季节性、地域性(提出问题)在讨论农业区位之前我们还要弄清一个问题,农业按生对象有哪些类型?(学

3、生讨论、回答)农业按生产对象一般分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我国把农业分为农、林、牧、副、渔五个部门。(提出问题)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这就说明不同的农业选择了不同的区位,那么什么是农业的区位呢?(板书)二、农业区位(学生读书中定义)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择定的地理位置,例如泰国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湄南河平原等地,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等地;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板书)1农业生产地理位置 2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关系(提出问题)在前面我们提到了农业的区位因素,看一看,书中提到了哪些区位因

4、素,如何进行分类,还有哪些没有提到?举例说明。(板书)三、农业的区位因素(学生看书讨论,回答)农业区位因素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板书)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机械、科技,传统习惯等。(活动) 活动1: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学生讨论,回答)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也就是说,水稻种植需要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而地中海夏季高温少温。 活动2: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为什么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学生讨论,回答)受地形(区位因素)的影响

5、,一般低海拔适宜发展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业,海拔较高的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林业。活动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讨论,回答)主要是市场因素在起主要作用,因为同样的土地,种植水稻、甘蔗、鱼养和种园艺花卉所产生经济效益是递增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地区,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导致了农业景观的变迁。(提出问题)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都是不变的吗?(学生讨论,回答)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案例分析)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活动1

6、从地中海地区农业变迁的历史中,分析如下问题。(提出问题)(1).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因素发生过哪些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有哪些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讨论)A对自然因素改造:通过技术投入对水的因素进行季节调节,有利于提高产量。B市场的影响增大:由于欧洲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迅速,具备市场条件。C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别是保鲜技术的发展:为地中海地区时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2).哪些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你能对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提出建议吗?市场、交通运输因素、自然灾害对该地区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法国优势在于时鲜业具有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近消费市场;西班牙的优势在于

7、具有劳动力费用低、低温冷害少。两国可以通过优势互补,分别占领不同季节的市场和不同档次的商品市场。活动2 以你的家乡为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以及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教师举例)我们以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从旱地作物种植到茶叶种植变化为例。(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得出结论)以前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山高路远,农民在当地自然条件下进行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随着交通条件的明显改善,以及市场对茶叶需求量的增加,当地许多农民改变传统的以粮食种植为主变为以叶茶种植为主。(板书)四、农业地域的形成(学生熟读)什么是农业地域?农业地域概念: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

8、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提出问题)农业地域是如何形成的?(学生看书、回答)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补充讨论)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学生归纳)主要有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游牧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板书)1、农业地域概念 2、农业地域的形成3、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案例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教师指导

9、学生阅读)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活动)分析:澳大利亚东南墨累达令盆地是农牧皆宜的地区。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和形成原因。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在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科技应用、农业专业化和地域化等方面有哪些特点?(学生讨论、回答)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 经营方式:主要为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科技应用:现代科技应用普遍,如划区轮牧、种植各种优质牧草、轮作等。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程度高。2.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形成的过程中,有哪些区位因素在起作用? 自然条件:降水、温度、水源等自然条件为发展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提供了必要条件。社会经济条件:1早期移民传统的生

10、产和生活习惯 2市场的变化(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的课就要结束了,我们用一点时间总结一下今天所讲的内容,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重点,每一个同学都要熟记于心。而且我们要知道影响农业区位因素有很多,但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别外我们要求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同学们还要记住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板书设计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一、 农业概念、特性1、概念2、特性:季节性、地域性二、农业区位1农业生产地理位置 2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关系三、农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机械、科技,传统习惯等。四、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概念2、农业地域的形成3、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作者简介:姓名:刘发金 性别:男 年龄:39岁 职务:高中地理职称:中学一级 工作单位:宜昌市三峡艺术高中 邮编:443000电话:15337427656 电子邮箱:LFJ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