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价同步练习1 岳麓版必修1.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501504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价同步练习1 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价同步练习1 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价同步练习1 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价同步练习1 岳麓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价同步练习1 岳麓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价同步练习1 岳麓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价同步练习1 岳麓版必修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测试题说明:1、本测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请将第I卷选择题你认为正确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第II卷的答题表格内。一、单项选择题:11640年,英国革命主要解决了国家主权的归属 人民自由的权力贵族地主的特权 责任内阁的建立2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二者地位相等3英国资产阶级将1688年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的最主

2、要原因是政变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联合行动政变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妥协没有经过大的流血而获得成功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的最终确立4如果要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情况,下列文献可供参考的是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大西洋宪章5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这一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国王与议会共商国事成为一种制度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6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改变了社会性质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处死了封建君主 创立了议会民主制7下

3、列有关内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随着两党制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包括首相在内的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内阁成员若对首相不信任,首相就得辞职首相无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8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得以进入议会是在光荣革命后 内阁制形成后1832年议会改革后 19世纪后半期的议会改革9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获得了进入议会的权利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长期稳定10美国建国之初面临的新问题是提高关税,抵制英国的商品倾销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利益既要维护中央集权和统一

4、,又要确保共和制防止南部蓄奴州的叛乱11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国家主权属于议会 总统联邦最高法院12下列各项不属于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是民主制原则 自由原则分权制衡原则 中央集权原则13下列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叙述不正确的是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国家职权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14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下列内容最能体现其民主性的是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大权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15美国联邦政府是由下列哪些机构组成? 总统 国会 联邦法院 有名无

5、实的国王 拥有巨大权力的皇帝 16在美国联邦制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作为联邦组成部分的各个“邦国”变成了“州”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州权主义被灭绝国家政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171861年,南部11个蓄奴州发动了叛乱,林肯总统在内战开始时提出的口号是“为联邦统一而战” “为废除奴隶制而战”“为黑人公民权利而战” “为自由民主而战”18美国的两党制在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仔细观察图片,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政治选举是民主党和共和党激烈争夺的战场美国实行政党分赃制美国的两党联合执政美国两党“驴象之争”的漫画美国对两党制进行了改革19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

6、制国家,但它不同于1689年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因为它实际上不以国王为元首 免除了国王称谓实行三权分立 不给君主行政权201792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最重要的成果是推翻了国王路易十六 制定了宪法 召开了普选的国民大会 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21与1689年英国政体相仿的法国政权存在于下列哪一时期?17881789年 17891792年 1792年1793年 17931794年22仔细观察下图,它说明了拿破仑加冕:“我只能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恢复帝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拿破仑是值得称赞的英雄法兰西共和制度的确立非常艰难罗马教皇控制着当时的法国 23法国大革命后,帝制与共和制多次反复。共和制最终

7、在法国确立的时间是 1789年 1804年 1870年 1875年24维也纳会议所倡导的“正统”原则,实质是封建的统治秩序 民主和自由原则公平和正义的原则 资本主义的原则25在促成德意志国家统一的诸多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进步人士的统一主张 经济基本连成一体俾斯麦的个人作用 普法战争法国战败26德意志的统一实质上是一场对“诸侯君主专制的革命”,主要指统一结束了德国的专制主义统一使德国开始走上发展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统一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统一结束了德国的君主制度27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这突出表现在 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宪法未赋予议

8、会立法权 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28“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 德意志帝国 意大利王国29下列法律文献颁布的先后顺序是 德意志帝国宪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英国权利法案 美国联邦宪法 301919年建立的“魏玛共和国”是一个“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意思是人民只是享有一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旧帝国的军官重新回到部队对自由民主制度的认识没有在多数德国人心中扎根没有社会主义者参加第卷(非选择题)第I卷答案表格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

9、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非选择题:31阅读下列材料: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摘自权利法案请回答:(1)材料中三项规定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中三项规定的出发点是什么?(3)

10、综合上述材料,权利法案的实施对英国政治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2阅读下列材料: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请回答:(1)为什

11、么人们普遍认为“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2)所谓独立战争后“美国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存在着哪些弊端?(3)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兴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4)结合史实说明美国共和政体的成功对欧洲以及世界产生的影响。33英国和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代议制国家。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两国的政治体制各是什么?(2)试结合其内容简要加以比较。(3)造成两国政体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4举例说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英、法、美资产阶级是如何用立法权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的?第三单元答案一选择题: 1.A 2.B 3.C 4.A 5.D 6.A 7.B 8.C 9.B 10.C 11.C 12.B 13.C 14.A 15.B 16.C 17.A 18.A 19.C 20.D 21.B 22.C 23.D 24.A 25.B 26.B 27.C 28.C 29.B 30.C二、非选择题:31(1)目的: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和军权等方面限制王权。(2)出发点是将议会拥有的“自由”和“权力”用法律形式加以肯定。(3)它最早在英国政治制度上打下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烙印,使英国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