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现象说课稿(梅州市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彭美红).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49947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轴对称现象说课稿(梅州市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彭美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轴对称现象说课稿(梅州市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彭美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轴对称现象说课稿(梅州市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彭美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轴对称现象说课稿(梅州市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彭美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轴对称现象说课稿(梅州市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彭美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轴对称现象说课稿(梅州市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彭美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对称现象说课稿(梅州市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彭美红).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轴对称现象(说课稿) 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 彭美红二一四年三月课题:轴对称现象说课教师: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 彭美红教材:九年制义务教育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表面上杂乱无章的数据和现象的收集、整理,获得对数据和现象的科学认识,从而更准确、更清晰地认识、描述、把握和改造世界。“轴对称现象”是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中的第一节内容,教材通过丰富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自觉加以数学理性上的分析,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人文价值,培养积极的情

2、感、态度、价值观,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为后面研究轴对称的性质和其它数学知识打下基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2、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折叠等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通过实践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二) 过程与方法经历折叠、剪纸等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动手实践中学会与人合作、彼此交流。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获得动手的乐趣和成就感,欣赏并体会对称美,感受轴对称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

3、念,识别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4、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白纸、已裁好的圆、矩形、等腰三角形、五角星等。二、说教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个理念,在教学中,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发现法,同时以直观演示教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为辅。初一学生活泼好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数学,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在教法上,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自主地通过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探究轴对称现象的特征,通过对数学问题情境、数学活动情境等设计,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

4、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化静为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中,使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三、说学法在学法指导方面 ,根据新课标指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主要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从图片欣赏出发,以感受、观察、概括、操作、归纳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体现。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用多媒体演示生活中的有关画面)故事引入:(师讲故事的过程中播放动画)在小河边的花丛中,有一只美丽的蝴蝶正在采花蜜,忽然!来

5、了一只蜻蜓在它面前飞来飞去,蝴蝶生气地说:“谁在跟我捣乱?”蜻蜓笑嘻嘻地说:“你怎么连一家人都不认识了,我是来找你玩的。”这时蝴蝶更生气了,说道:“你是蜻蜓,我是蝴蝶,我们怎么可能是一家呢?”于是,蜻蜓就落在了旁边的一片叶子上,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不仅蜻蜓、蝴蝶是一家,有些树叶,还有我们身边的很多物体都和我们是一家呢。”师:为什么蜻蜓说它们几个是一家呢?(多媒体出示:蜻蜓、蝴蝶和树叶三个图形)。等。采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图片,蝴蝶、蜻蜓,树叶,剪纸、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此环节中,从实际生活引入,体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能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

6、欣赏并体会轴对称图形,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二)实验探究,归纳总结探究一问题1:这些美丽的图形来自生活。认真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问题2:你能将图中的窗花沿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吗?其他图形呢?在学生通过观察、概括、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验证:方法一,动手操作“扎纸”实验。方法二:利用多媒体,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总结,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样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同伴的帮助下,经过自己

7、的努力主动地获取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师:现在谁来说一说刚才为什么蜻蜓说它们几个是一家呢?练习: 那么我们把今天发现的知识点运用在我们的学习中,请大家拿出你们准备的图形,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找出它们的对称轴,有几条呢? 安排这组练习的意图是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于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探究二学生活动:做“印墨迹”实验:取一张质地较软、吸水性能好的纸,在纸的一侧滴一滴墨水,将纸迅速对折、压平,并用手指压出清晰的折痕,再将纸打开后铺平,观察所得到的图案有什么特征? 完成上面实验后,启发

8、引导学生有什么发现?在于同伴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得出轴对称的概念: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如果两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这两个图形的对称轴。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活动,积累感性经验,经历对称这一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合作意识。接下来给学生例举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在加深印象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设计如下问题:问题3:你能说出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

9、系吗?先给学生一分钟时间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再在全班进行交流。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特征,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具有 代表性的图片。最后教师加以点评,得出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轴对称图形是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图形本身具有的特性对折后两个图形完全重合翻折后与图形的另一半完全重合区别: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指的是“两个”图形之间的对称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具有对称的性质。联系:(1)都是用对折、翻折180图形重合来定义的;(2)两者可相互转化,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是一体的,那么这“一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反过来,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互相对称的两部分看成是两个图

10、形,那么这“两个”图形是成轴对称的。运用比较印证的方法让学生陈述异同,寻找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刚刚学习的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在比较区分的基础上形成更巩固的理性认识,强化新知。(三)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1、让学生设计一个优美的轴对称图案。展示自己的作品,体会创作时的快乐和意想不到的图案美和成就感.通过实践让学生有目的地利用所学知识,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同时,达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欣赏反思,提升认识。师:请看这里!音乐声中,教师配音介绍,学生谈感受。舞姿优美典雅的舞蹈“千手观音”、雄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历史悠久的北京天坛、巍峨高耸的法国埃菲尔铁塔。

11、(四)质疑反思,总结评价(1)、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2)、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体会或困惑?最后,教师进行点评,结束本节课。(五) 布置作业,巩固新知必做题:1,教科书第117页习题5.1。选做题: 2,你能找到有一条以上对称轴的国旗吗?设计意图:必做题与选做题的设计是既面对全体又面对优秀生的分层次教学.必做题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一步了解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概念,培养学生利用本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中体验乐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选做题设计目是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把问题解决延伸到课堂以外,拓展探究空间。轴对称现象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

12、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对称轴。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如果两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这两个图形的对称轴。附板书设计: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法灵活开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地学习中获取知识,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数学课堂。轴对称现象教案说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 彭美红一、教学内容轴对称现象选自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共1个课时。二、教学内容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表面

13、上杂乱无章的数据和现象的收集、整理,获得对数据和现象的科学认识,从而更准确、更清晰地认识、描述、把握和改造世界。“轴对称现象”是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中的第一节内容,教材通过丰富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自觉加以数学理性上的分析,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人文价值,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为后面研究轴对称的性质和其它数学知识打下基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三、设计思想内容上,基本保留原有教材中的主要资源,设计生活化、情趣化的引入情境,运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学生

14、的“数学活动”是本节课的教学主线,剪纸和印墨迹试验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及表达个人感受和想法的机会,使学生充分的感知后,自然形成本节课的概念。教师仅作为知识的组织和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发现、讨论交流及概括总结,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数学活动。巩固阶段同样以形象有趣的身边事物入手,让学生一试身手后对不足作出及时反馈,小节的设计由学生自由表达,不限制形势,并运用多媒体演示增大了课堂容量,可使课堂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同时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四、预期效果分析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渗透实事求是思想和转化观点,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使学生历观察、发现、探索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的过程,训练学生的探索能力、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014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