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必选案例分析作业.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496515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二必选案例分析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模块二必选案例分析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模块二必选案例分析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模块二必选案例分析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二必选案例分析作业.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二必选案例分析一、请指出王老师列出的目标分别对应布卢姆目标层次的哪一层? 王老师将教学目标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成“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大部分。王老师的教学目标与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对比:“知识与技能”目标对应布卢姆的认知,“过程和方法”对应布卢姆的动作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应布卢姆的情感领域。在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又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我觉得王老师列出的目标分别对应布卢姆认知领域的六个层次: 1、知道:知道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了解杜甫的生平和主要代表作

2、;“古风”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杜甫的艺术风格;简要了解创作背景:安史之乱。2、理解:准确理解字、词、句的含义;要能体会到差役的凶恶、老妇一家的不幸,体会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体会到作者忧国忧民又无可奈何的厚重感情。3、运用:活学活用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要在阅读别的诗文时,也能读懂本课中出现的生字词,4、分析:分辨出古诗文中的虚写部分和实写部分5、综合: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提高阅读和欣赏古诗文的能力;领会作者含蓄、悲婉的艺术风格,逐步培养起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6、评价:学生们要能体会到差役的凶恶、老妇一家的不幸,体会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体会到作者忧国忧民又无可奈何的厚重感情。二、王

3、老师在分析教学目标时,采用了什么方法分析教学目标的? 我认为王老师在分析教学目标时,利用思维导图,采用了层级分析法为主,解释模型结构法为辅,两者相结合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层级分析法:从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开始考虑,要求学习者获得教学目标规定的能力,他们必须具备哪些次一级的从属能力?而要培养这些次一级的从属能力,又需要具备哪些再次一级的从属能力?依次类推。各层次的知识点具有不同的难度等级越是在底层的知识点,难度等级越低(越容易);越是在上层的,难度越大。层级分析的原则虽较简单,但具体做起来却不容易。它要求参加教学设计的学科专家、学科教师和教学设计者熟悉学科内容,了解教学对象的原有能力基础,并具备较丰

4、富的心理学知识。从形式上看,归类分析法和层级分析示意图相似,但在归类分析中,各知识点之间本质上不存在难度的层级关系。三、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除了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还可以使用哪些软件?请对比这些软件支持教学目标分析的特点。 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除了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还可以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金山绘图等软件进行辅助。这些软件都能展现出教学目标的内容,都有用,但是思维导图工它可以很方便地画出相应的层次结构图,更能体现出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使各教学目标之间层次分明,思维导图能使我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的知识点上,所以使用起来,更方便快捷,更能条理清晰地呈现教学目标、一目

5、了然,而不需要浪费时间在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上。而word软件,在文字处理上,它却有优势,可以弥补思维导图的不足。但在画层次结构图上,它的作用不如思维导图,使用哪个软件不是一个课件好坏的决定因素,而应该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实用价值的体现。四、案例中,第一堂课效果不理想时,王老师对教学做出了调整,这种调整体现了来自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哪些信息?你怎么评价王老师在第一次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思考和调整? 一、 第一堂课上下来,王老师发现教学效果不太理想,通过和校长交谈,王老师对教学做出了一些调整,我认为王老师的调整体现了主要来自于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以下信息:(1)对学习者起点能力水平的分析:

6、任何一个学习者在学习时都是把他原来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带入新的学习过程中的,因此,教学系统设计者必须了解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我们称之为起点能力水平或起点能力。这群孩子大多来自乡镇和农村,由于乡村孩子上学普遍比较迟,尽管他们才上初二,年龄却和市一中高一、高二的学生相当,抽象思维能力已经较强。(2)对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分析: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影响新的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即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习得意义的保持的效果都会受到学习者认知结构特征的影响。平时住校,没有电视看,了解新闻主要通过学校的广播站。(3)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分析。虽然生长在农村,生活环境比较闭塞,学生的知识面比城里的学生窄,但是求知欲

7、很强,这个班的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是同年级最好的。王老师第一课时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备课时设计的教学方案是按理想状态和自己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去准备的,忽略了应对学习者的特点的了解。课后,王老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认真反思,并听取了校长对学生情况和学情的介绍,了解了这班学生的起点能力水平,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王老师再通过目标能力分析、认知结构分析、学习态度分析、学习动机分析后,改变教学策略,因势利导,以解放前老家村里一个农民被国民党抓壮丁后投水逃脱,九死一生的故事引入,燃起学生的学习激情,拨动了学生的心弦,通过巧设疑问,启发学生思考,再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加深理解,比较第一次效果明显。这个案例提

8、醒我们: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备课前及时了解学习生的特征,特别是对于不熟悉的学生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存在的变数和不确定性要有充分的了解和预设,而且教师一定要善于思考,遇到问题后及时认真反思,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五、王老师对教学目标的阐述是否规范?如果不规范,应该怎样修改?王老师对教学目标的阐述还不是比较规范。教学目标的阐述应体现学习内容的选择、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评价的设计等。我理解为,教学目标的阐述既要阐明要求达到的目标,还要阐明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通过何种方式途径来达到目标。 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