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小麦生产技术要点.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493861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年小麦生产技术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2013年小麦生产技术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2013年小麦生产技术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2013年小麦生产技术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2013年小麦生产技术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年小麦生产技术要点.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乡县2012-2013年度小麦生产技术要点一、精细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保墒,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大中型拖拉机进行深(松)耕,深(松)耕2025cm,耕后耙细、耙实,整平作畦,做到早(早灭茬、早整地)、深(逐年加深耕作层)、净(秸秆掩埋干净)、细(坷垃耙碎)、实(表土细碎、上虚下实)、平(耕地深浅一致、土地平整、利于浇水)、足(底墒要足)。二、 科学施肥1、高产麦田(目标产量大于500公斤):目标产量大于500公斤麦田地力水平高,生产条件好,连年氮肥投入量过大,但钾肥投入相对不足。在施肥上要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全面实施秸秆还田(未还田的亩施有机肥4方),按照控氮、稳磷、增钾、补微的原则,亩施

2、纯氮(N)1215公斤、磷(P2O5)69公斤、钾(K2O)57公斤,硫酸锌2公斤。施肥方式上磷肥、钾肥一次底施,氮肥30%底施、60%拔节期追施,10%于小麦抽穗期追施。提倡用硫酸锌拌种,每公斤种子用肥24克,中后期叶面喷施 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加粒重。2、中产麦田(目标产量在400500公斤):目标产量在400500公斤麦田亩施有机肥3.5方(秸秆还田的可不施有机肥)、纯氮(N)1012公斤、磷(P2O5)58公斤、钾(K2O)46公斤;施肥方式上以氮肥4050%底施、6050%拔节期追施,磷肥、钾肥一次底施。微肥施用上可选用硫酸锌拌种,每公斤种子用肥24克。小麦生长中后期叶面喷施

3、0.5%的磷酸二氢钾,增加小麦千粒重。3、低产麦田(目标产量小于400公斤):目标产量小于400公斤麦田亩施有机肥3方(秸秆还田的可不施有机肥)、纯氮(N)811公斤、磷(P2O5)37公斤、钾(K2O)35公斤;施肥方式上以氮肥40 50%底施、6050%拔节期追施,磷肥、钾肥一次底施。微肥施用上可选用硫酸锌拌种,每公斤种子用肥24克。小麦生长中后期叶面喷施 0.5%的磷酸二氢钾,增加小麦千粒重。4、晚播麦田:晚播麦田,播种后延,冬前积温不足,要重肥促苗,以达到冬前苗壮,春季转化快的目的。高产田亩施有机肥4方以上、纯氮(N)1214公斤、磷(P2O5)89公斤、钾(K2O)35公斤;中产田亩

4、施有机肥3.5方以上、纯氮(N)1012公斤、磷(P2O5)57公斤,钾(K2O)24公斤。施肥方式上氮肥40%50%底施、60%50%拔节期追施,磷、钾肥一次底施为宜。中后期针对性叶面喷施多元微肥。另外,麦棉种植区由于钾消耗量较大,可适当增加钾肥用量。一定要改变“一炮轰”的施肥方法。三、精量播种 1、品种选择。选用丰产性好、耐肥水、抗倒伏、大穗或多穗型品种,抗病、抗逆性强、成熟期适中的高产稳产品种。目前适宜我县种植的高产品种有衡观35、内麦988、泛麦5号、豫农416、豫农202、汝麦0319、内农科201、洛旱7号、豫麦70-36等。具体品种布局为:(1)中高肥力地区:以湍、默河两岸为主及

5、丘陵土质肥沃、灌溉条件好,肥力充足的高水肥地区,以衡观35、内麦988、泛麦5号、豫农416、豫农202为主导品种。搭配种植济麦22、泛麦8号、汝麦0319、洛旱7号、周麦22等品种。()中等肥力地区:以丘陵地区为主,以及平原的旱薄地,以内麦988、衡观为主导品种,搭配种植内农科201、周麦22等品种。()晚茬:山区以内麦988、洛旱7号为主导品种,搭配种植豫麦70-36等品种。2、适墒、适期、适量匀播与机播。四项播种技术相结合能够培育冬前壮苗,奠定小麦丰收的基础。适墒是小麦一播全苗的基础,墒情不足的应造墒播种。适期和适量匀播是苗壮的基础,半冬性品种如衡观35、洛麦21最佳播期为10月1320

6、日,弱冬性品种如豫麦70-36适宜播期为10月1525日,弱春性品种如郑麦9023适宜播期为10月20-30日。播量不可过多,在种子发芽率95%以上时,每亩播量7.5-10公斤,坚决克服大播量现象。对整地质量差的麦田,要适当增加播量。对误期晚播麦田,可以正常播种期和播种量为准,每晚播2天,每亩增加播量0.5公斤,但最高亩播量不超过12.5公斤。播种深度以4厘米为宜。机播可促进整地质量的提高,确保播量准确、苗全、苗匀、苗壮,并提高播种作业效率。四、加强管理1、冬前管理(播种-越冬期)(1)保证全苗。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种。(2)搞好冬灌。冬季若干旱应于立冬至小雪期间浇冬水,群体适宜或偏大,应晚浇;

7、反之,早浇。(3)化学除草。在封冻前(一般12月25日之前)进行化学除草,每亩可用10%苯磺隆15-20克或10%苯磺隆+30%苄嘧磺隆30克兑水30公斤喷洒防除。 2、春季管理(返青-孕穗期)(1)早春(2月底3月上旬)防治纹枯病和红蜘蛛。 (2) 中耕除草,疏松土壤,或者喷施除草剂。返青期如遇严重干旱可浇返青水,同时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拔节前可及时喷洒多效唑,降低株高,防止倒伏。小麦拔节-孕穗末期如果没有大雨,一定要浇一次拔节孕穗水。3、 后期管理(抽穗-成熟期)(1)防病虫、浇灌浆水: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扬花20%左右),喷施混合药物,防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蚜虫和吸浆虫等病虫害。小麦开花后10天左右若严重干旱,应浇一次灌浆水。(2)收获:腊熟末期收获小麦。蜡熟中期至蜡熟末期千粒重仍在增加,蜡熟末期的长相为植株茎杆全部黄色、叶片枯黄、茎杆尚有弹性、籽粒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色泽、籽粒较为坚硬,此期收获最佳。内乡县农业局 2012年9月-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