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模板工艺的发展.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49275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模板工艺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有关模板工艺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有关模板工艺的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有关模板工艺的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有关模板工艺的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模板工艺的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模板工艺的发展.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板工艺模板工程指新浇混凝土成型的模板以及支承模板的一整套构造体系,其中,接触混凝土并控制预定尺寸,形状位置的构造部分称为模板,支持和固定模板的杆件桁架联结件金属附件工作便桥等构成支承体系,对于滑动模板,自升模板则增设提升动力以及提升架平台等构成模板工程,在混凝土施工中是一种临时结构。模板工程之所以受到重视,并努力提高和改进其工作和使用性能,与它在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性是分不开的。在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模板工程一般占混凝土结构工程造价的20%30%,占工程用工量的 30%40%,占工期的50%左右。模板技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造价和效益,模板工程所需的劳动量要比混凝土工程或钢筋工程大得多,

2、模板工程要完成这一系列的工作,即模板和支撑系统的配板设计模板的计算;模板的安装拆除;模板的维修保管以及模板的运输等(其中模板的安装和拆除所占的劳动量最多),而这些工作仍然大量地采用手工操作,所以改革模板施工工艺,寻求模板体系的整体优化,减少模板工程费用,节约劳动力是降低混凝土结构工程费用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内外普遍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现浇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的施工涉及模板,钢筋和混凝土三个部分。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建筑结构体系有了很大发展,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大量兴建,对模板、脚手架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模板体系,同时,也研制开发了多种新型模板和

3、脚手架,模板规格正向系列化和体系化发展,模板材料向多样化和轻型化发展,模板使用向多功能和大面积发展。在高层建筑主体施工中经常应用的模板种类有以下几种:组合式模板,大模板,爬升模板,滑动模板。一 组合式模板组合式模板包括组合钢模板,组合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两种。组合钢模板目前最常用的是55型组合钢模板以及中型组合钢模板。其中55型组合钢模板是应用最早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组合式模板。它由Q235钢材制成。20世纪 80年代左右,为了积极推广应用组合钢模板,节约木材,原国家建委、国家物资总局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达了一系列文件,对搞好钢模板的标准定型、统一规划、加工制造、资金来源

4、和组织管理等问题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在政策、物资和资金上给予积极支持,使得1979年定型组合式钢模板体系研制成功,并随着改革开放得到很快的推广。由于钢模板具有强度大,刚度高,加工精确,耐久性好,使用灵活通用性强,能适于组合,拼装成大块,实现现场机械化施工等优点,使组合钢模板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应用。组合钢模板还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材料,目前被广泛采用。2009年中国钢模板市场规模为1.53 亿平方米,同比增速为6.9%。包括钢组合板及全钢大模板在内的钢模板产量为3970万平方米,同比增速为6.6%。每年新生产钢模折算成重量约为300万吨。组合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是以热轧异型钢为边框,以覆面胶合

5、板为面板,并加焊若干钢加强肋承托面板的一种组合式模板。这种模板用钢量少,自重轻,面积大,可减少模板拼缝,提高构件浇筑表面质量。我国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和开发钢框胶合板模板。1994年以来,建设部将钢框胶合板模板列入“建筑业10项新技术”之一的重点推广项目,并在许多国家级示范工程和重点工程中应用。混凝土用的胶合板有木胶合板和竹胶合板两种。木胶合板由多层单板经热压固化而胶合成型。整张胶合板长向为强向,短向为弱向。使用木胶合板时应注意选用经覆面处理的胶合板。如未经处理使用前要刷涂料。胶合板边角要涂有封边胶,支模时,拼缝处宜贴防水胶带,防止漏浆。模板用竹胶合板的面板有两种。一种是竹编席单板

6、,由竹席编织而成,平面平整度较差;另一种是薄木胶合板,平整度较好。用胶合板做现浇墙体,楼板等的模板,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模板技术。它板幅大,版面平整,比用组合式模板接缝少,可满足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要求;材质轻,运输,使用都方便;保温性能好,能防止温度变化过快;便于加工,在目前高层建筑施工中,已有相当的使用数量。而且胶合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弯曲,因此还可以做成不同弧度的曲面模板。竹胶合板的弯曲性能优于木胶合板。高层建筑的弧形、筒仓、水塔,以及桥梁工程的园形墩柱均可使用。胶合板是国际上用量较大的一种模板材料,也是我国今后具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新型模板。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弯曲,因此还可以做成不同弧度的曲面模板。

7、竹胶合板的弯曲性能优于木胶合板。高层建筑的弧形、筒仓、水塔,以及桥梁工程的园形墩柱均可使用。胶合板是国际上用量较大的一种模板材料,也是我国今后具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新型模板。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建筑结构以砖混结构为主,建筑施工用模板以木模板为主。到2009年木胶合板模板市场规模就已到达3亿平方米,同比增速为8.4%;其年产量为7730万平方米,同比增速为9.7%。竹胶合板模板的市场规模为1.22亿平方米,同比增速为7.9%;其年产量为314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1%。每年有近1.1亿平方米竹/木材生产建筑模板。二 大模板大模板首先出现于法国,二战后在欧洲得到广泛应用,已解决严重的房荒。从70年

8、代开始大模板建筑在我国得到发展,现在为剪力墙体系高层建筑的主要施工方法之一,已经形成较成熟的建筑体系。大模板定义是单块模板的高度相当于楼层的高度,宽度约等于房间的宽度或进深的大块定型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用作混凝土墙体的侧模。它在剪力墙中应用广泛,安装和拆除简单,工效高,劳动强度低,墙面平整,质量好,但一 投资大,通用性差。大模板的构造由面板、骨架、支撑架和附件组成。大模板的形式有平模、小角模、大角模和筒模。(筒模一般用在电梯井、管道井的内模,整体装拆吊运的。)大模板施工按以下的工序:抄平放线敷设钢筋固定门窗框安装模板浇筑砼拆除模板修整混凝土墙面养护混凝土。大模板施工注意事项:(1)保持大模

9、板本身的整洁及配套设备零件的齐全,吊运应防止碰撞墙体,堆放合理,保持板面不变形。冬期施工时大模板背面的保温措施应保持完好。 (2)大模板吊运就位时要平稳、准确,不得碰砸楼板及其他已施工完的部位,不得兜挂钢筋。用撬根调整大模板时,要注意保护模板下面的砂浆找平层。 (3) 拆除模板时按程序进行,禁止用大锤敲击,防止混凝土墙面及门窗洞口等处出现裂纹。 (4) 模板与墙面粘结时,禁止用塔吊吊拉模板,防止将墙面拉裂。 (5) 冬期施工防止混凝土受冻,当混凝土达到规范规定拆模强度后方准拆模,否则会影响混凝土质量。三 爬升模板爬升模板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于德,法,比,美,日,瑞典等国开始研究应用。我国于

10、1978年首先在上海研究试用,1979年即用于高层建筑施工,后来在全国推广。爬升模板简称爬模。分为有爬架爬模和无爬架爬模。典型的有爬架的爬模,是利用爬架和大模板相互作支承依次交互提升的一种施工方法。它兼有滑模和大模板的优点。滑模沿墙体连续滑升,作业顺序和节奏与大模板相似,不需富有经验的专业队伍,不会拉裂砼。与大模板施工相比,不依赖吊机吊运而自行爬升。是重点推广的技术。爬升模板系统由模板、提升架、提升设备等几部分组成。模板爬升原理是通过固定在已硬结砼墙体上的提升架作为模板爬升的支撑点,通过提升设备使模板自行爬升。待新的一层墙体浇注完成后,又将模板作为提升架爬升的支撑点,使提升架沿墙爬升,即形成了

11、爬架,模板一次组装,隔层承重,交替爬升,模板提升靠爬架,爬架提升靠模板,相互依靠独立自升的施工体系。爬模组装要求 ( 1 ) 外墙模具加工制作完毕, 从加工厂到达现场后,应组织有关人员按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中间验收,对合格或不符合要求的部件必须整修,满足要求后方能组装。 ( 2 ) 爬模的爬架是由标准节和底座用螺栓连接构成的,连接时不但要求螺栓全部拧紧,而且要求组装后的爬架垂直度必须控制在 1 1 0 0 0内。 ( 3 ) 自升设备( 手拉葫芦) 经检验合格后,方能按设计要求悬挂于爬架顶端。 ( 4 ) 对拼装而成的大模板, 其正面几何尺寸允许偏差为1 2 m m,对角线允许偏差为3 m m,

12、板面平整允许偏差为 2 m m,竖向边全高平直度允许偏差2 mm。 ( 5 ) 为便于大模板脱模,保证墙面砼的光滑平整。在大模板组装时,其表面应经除锈并涂刷隔离剂。 ( 6 ) 为防止浇捣砼时大模板下部漏浆,安设大模板时,在板下设置橡皮条并压紧。爬模是以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为承力主体,通过附着完成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上的爬升支架或大模板和联结爬升支架与大模板的爬升设备,一物固定,一物作相对运动,交替爬升,以完成模板的爬升,下降,就位,校正等工序。爬升模板综合了大模板和滑升模板的原理,有效地吸收了大模板施工的优点,成为当代高层建筑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新一代的模板体系。四 滑动式模板滑动模板(简称滑模

13、)是现浇混凝土工程的一种施工工艺,前些年,我国曾用滑模施工了很多高层建筑,其中有剪力墙和筒体结构,也有少量框架结构。近年来,在高层施工中应用有所减少,但仍有应用。滑模施工是沿建筑物的周边全长支设约1m高的模板,随着砼的浇筑,利用提升千斤顶,逐步将模板提升,直到建筑物的全高,完成砼的浇筑成型。适用于筒型结构,高层建筑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现浇砼施工。滑模构造为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液压提升系统,施工精度控制系统四个部分。其中模板系统由模板,围圈,提升架组成。液压提升系统由液压控制台、油泵、油路,千斤顶,支承杆组成。模板施工包括施工准备,滑模组装,砼浇筑,模板滑升,精度控制,楼板施工,事故处理,

14、质量检验及缺陷修补等内容。滑模组装为安装提升架与安装内外圈,调整倾斜度,帮扎钢筋,预留空洞,安装模板,安装操作台,安装液压系统,插入支撑杆,安装内外吊脚手架,挂安全网。混凝土浇筑与模板滑升:砼的浇筑与模板的滑升交替进行。砼分层交圈浇筑200-300mm,初滑时达到500-700mm,全面检查提升设备和模板系统。提升间隔不超1.5h,每次提升30-60mm。砼浇筑到离上口50-100mm处,当距顶标高1m左右时,放慢速度,准确抄平,找平最后一层砼交圈。施工的精度控制由水平控制,垂直度控制。水平度的控制:亦控制千斤顶的同步爬升及措施a.限位卡挡法。b.激光自动调平控制法:激光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关闭。

15、垂直度控制:激光铅锤仪、自动安平激光铅锤仪、经纬仪、线锤等精度不小于1/10000。纠偏应徐缓进行,避免出现硬弯纠偏的方法: a. 平台倾斜法。b. 顶轮纠偏装置。滑模施工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施工文明,保证工程质量,节约材料和用工,降低工程造价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先进的施工技术,滑模工艺的主要缺点是支撑杆浪费钢材,平均5kg/m2,而且支撑杆易弯曲失稳,有时还会出现混凝土拉裂,建筑物倾斜和扭转等现象。综合以上几种模板的施工工艺和优缺点,模板体系选择的依据为(1)工程结构特点 模板的选择应首先满足结构使用功能的要求,既要保证结构的施工质量,又要节约资金,还要加快施工速度 通常要根据不同的工程特

16、点以及不同的结构体系合理地选择模板体系。(2)施工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情况 模板体系的选择受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制约,模板的类型,尺寸,重量,装拆都和起重机械有关。(3)施工组织管理 模板体系的选择是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内容,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效果,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4)地区情况和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 模板方案的选择和地区情况有关,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有些地区出现了专门的模板设计部门,租赁单以及工具式模板生产厂家,使模板的生产设计日益专门化和社会化。同时,模板方案的选择和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应尽量发挥企业的优势,选施工企业技术水平较高的模板体系。目前我国建筑模板行业已逐渐形成的钢质模板、木胶合板模板、竹胶合板模板三足鼎立的局面。由于高层、超高层建筑迅速发展,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施工工艺,近几年来“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