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肥试卷1 (2).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490825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肥试卷1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土肥试卷1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土肥试卷1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土肥试卷1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土肥试卷1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肥试卷1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肥试卷1 (2).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壤肥料学试卷三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 22 分)1. 土壤腐殖质由三大部分组成,即胡敏酸、胡敏素、富里酸。2.土壤肥力因素包括养分、水分、空气、温度 、土壤矿物质四个方面,影响土壤肥力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是_。3.堆肥腐热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发热阶段、高温阶段、降温阶段、腐熟保肥四个阶段。4.植素是环己六醇磷酸酯的钙镁盐盐,主要存在于种子中。当土壤缺磷时,叶片中糖运输不出来,形成一种称为花青素的色素,叶片呈紫红色。磷素过多,植物体早衰,土壤缺氮时,植株叶片发黄。5.为了增强施用微肥的针对性,可采用根外喷施的办法,确定施用微肥是否有效。肥料的三要素指的是N、P、K,土壤永久电荷是负电荷。6.土壤

2、氮素无效化或损失的途径有氨的挥发、硝态氮的流失和淋失、反硝化脱氮、粘土矿物固定、无机氮生物固持。对磷素来讲,在土壤中转化主要以固定为主。7.判断某一土壤是否需要施用钾肥时,除依据速效钾含量外,还应考虑缓效钾含量的高低。土壤中钾的固定主要发生于2:1型粘土矿物层间。钾在植物体内以离子态存在。8. 土壤胶体双电层指的是决定电位离子层和补偿离子层。9.水旱轮作中,磷肥的分配应掌握旱重水轻的原则。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磷肥应优先分配给冬小麦。10.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主要受成土母质的影响,而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主要受Ph值影响。油菜缺B出现“花而不实”症状,果树缺Zn会发生“小叶病”。11. 酰胺形成的

3、意义是作为氮素的储存形式和消除氨毒。 三、判断改错题(先判断对错,错误的,在错误的地方划上线并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线下,每小题2分,共14分)1、营养临界期就是作物对养分需求最敏感的时期,所以大部分肥料应在该期施入。( )2、砂质土粗粒多,比表面积大,养分含量低,毛管性能好,作物反映“发小不发老”,土温易上升,称为热性土,耕性差。( )3、在人粪尿贮存过程中加入过磷酸钙、石灰、草木灰等,即可杀灭病菌虫卵,又可减少氮素损失。饼肥、羊粪、绿肥中N、P、K含量丰富,又含有微量元素,可称为多元复肥。( )4、在花岗岩、玄武岩地区发育的土壤,风化后形成很多的砂粒,保水保肥力差,土壤多偏碱性,而在页岩地区的土

4、壤,风化后形成较多粘粒,保水保肥能力强。( )5、合理施用有机肥及不同作物轮作和间作,可以防治许多土传病害,这是因为有机肥能促进土壤中非致病腐生微生物的繁殖。不同的轮作和间作,作物的根系不一样,根系可改变微生物的群落,从而影响病害的发生。( )6、土壤全磷含量高,有效磷含量也肯定高。土壤中钾的形态可分为水溶性钾、交换性钾、有机态钾和缓效钾。( )7、土壤粘着性、可塑性在一定范围内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增加,高岭石类矿物可塑性差,粘结性、粘着性和胀缩性弱。( ) 四、选择题(本题为不定向选择题,每题1分,共11分) 1、盐基饱和度高的土壤,保肥力和PH_。A、保肥力强,PH低 B、保肥力强,pH高

5、C、保肥力弱,PH低 D、保肥力弱,pH高2、土壤有效水的上限是_。A、最大分子持水量 B、田间持水量 C、最大吸湿量3、容重较小的土壤,一般具有以下特点_。A、颗粒大 B、腐殖质含量高 C、团粒结构好 D、土壤紧实4、大多数植物最易吸收_。A、H2PO4- B、HPO42- C、PO43- D、H3PO45、施用石灰可消除土壤溶液中_离子过多的危害。A、氢、铝、钠、铵 B、氢、铝、铁、锰 C、铵、锰、镉、砷 D、铁、锌、镉、锰6、玉米“白化苗”和大白菜“干烧心”是由于缺乏_。A、铁、锌 B、锰、钙 C、锌、钙 D、铁、钙7、土壤PH值表示的是_酸度。A、潜性酸 B、交换性酸 C、水解性酸 D

6、、活性酸8、作物吸收的氮素如果超过其代谢消耗时_。 A、将以硝酸盐的形式累积在体内 B、将以铵的形式贮存在体内 C、将以酰铵的形式贮存在体内 D、将以蛋白质的形式贮存在体内9、土壤养分向根表迁移途径中最主要的方式是_。A、截获 B、扩散 C、质流 D、离子交换10、过磷酸钙与下列_肥料混合会引起水溶性磷的退化。A、有机肥料 B、石灰 C、草木灰 D、硫酸铵11、长期施用硫酸铵的土壤,PH值会_。A、降低 B、升高 C、不受影响 D、大幅度变化 五、简答题(共31分)1、简述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7分) 答:土壤质地指不同粒径颗粒在土壤中所占的质量白分率。土壤质地首先影响土壤的孔隙性质及养

7、分含量,进一步作用于土壤的通气性、保肥性、供肥性、土壤温度状况及耕性等性质。(1) 砂土类肥沃性:砂质土因粗粒多,孔隙大且相对较多,其通透性良好、保蓄性能差、潜在养分含量低,但转化条件好、土温易于提高且变幅大、土中无毒害物质存在。耕性好:砂质土粘性差,塑性小,耕作时省力,宜耕期长,耕作质量好。作物反映“发小不发老”:作物出苗齐、早、全,但生长中后期容易脱水脱肥。(2) 粘质土:肥沃性:粘质土因细粒多,小孔隙且占主导地位,其通透性差、保蓄性能强、营养元素含量高、土温变幅小、土中可能有毒害物质存在。耕性差:粘质土比表面积大,粘性强,塑性大,耕作时费力,宜耕期短。作物反映“发老不发小”:春季作物播种

8、后出苗晚、苗势弱而且常缺苗,但生长中后期,特别是雨季养分释放快,往往出现旺长现象。(3) 壤土类:这类土壤由于砂粘适中,兼有砂质土和粘质土的优点,又消除了二者的缺点,是农业生产上较理想的土壤质地。他既有一定数量的大孔隙,又有相当多的毛管孔隙,因此通气透水性好,又有一定的保水保肥性能;含水量适宜,土温比较稳定;粘性不大,耕性较好,宜耕期较长。2、普钙在酸性土壤中利用率不高,为什么?它在土壤中的特点,有效施用原则和施用措施是什么?(8分) 答:在酸性土壤中普钙与氢氧化铁、氢氧化铝反应生成磷酸铁、磷酸铝,随着时间延长,进一步转化为难溶性闭蓄态磷酸盐即粉红磷铁矿、磷铝石,从而降低普钙有效成分的含量,同

9、时酸性土壤中也存在磷的吸附固定,因此普钙在酸性土壤中利用率不高。普钙在土壤中的特点:易被固定,移动性小;有效施用原则:尽量减少普钙与土壤的接触,以减少固定,尽量增加普钙与作物根系的接触面,以增加根的吸收;施用措施:集中施用,穴施、沟施、沾秧根;与有机肥混合施用酸性土壤配施石灰;配成溶液根外追肥 3、简述高岭石类粘土矿物和蒙脱石类粘土矿物在晶层构造及性质上的特点?(6分) 答:高岭石类粘土矿物晶层构造及性质上的特点:晶层由一层硅氧片和一层水铝片重叠而成;晶层间通过氢键联结,每个晶层一面是氧原子一面是氢氧原子团,联结力强,晶层间距离小,且距离固定,不能扩展,水分和各种离子很难进入其间;颗粒粗大,可

10、塑性、粘结性、粘着性和胀缩性都较弱;很少发生同晶替代现象,因而很少带负电,阳离子交换量只有3-15cmol/kg。蒙脱石类粘土矿物在晶层构造及性质上的特点:晶层由两片硅氧片中间夹一层水铝片,硅氧片和水铝片的比例为2:1,称为2:1型矿物;晶层间通过氢键联结,晶层上下都是氧原子,氢键键能低,联结力弱,水分和各种离子易进入,使晶层间距扩大,为膨胀型晶体;颗粒小,可塑性、粘结性、粘着性都很强,对耕作不利;同晶替代现象普遍,蒙脱石主要发生在铝片中,Al3+被Mg2+代替,替代结果使粘土矿物带上大量的负电荷,具有较强的吸附阳离子的能力,蒙脱石阳离子交换量高达80-120cmol/kg,保肥力强。4、简述

11、土壤钾的化学形态和其对作物的有效性。(5分) 答:土壤中的钾分为四种形态,即水溶态钾、交换态钾、缓效钾、矿物态钾,水溶态钾、交换态钾是速效钾,对作物的有效性高;而缓效钾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速效钾,对作物来讲也有一定的有效性,矿物态钾非常难溶解,有效性低。5、什么是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5分) 答:岩石矿物经风化作用所释放的可溶性养料和粘粒等风化产物,受雨水的淋溶,使其随雨水流入江河,汇入海洋,沉积以后,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又重新形成岩石。这种从岩石到风化产物再到岩石的长期循环过程称植物营养物质的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是营养元素在生物体与土壤之间的循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形成植物体,动植物

12、死亡后,残体回到土壤中,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释放出养分。这种由风化释放出的无机养分转变为生物有机质,再转变为无机养分的循环称植物营养物质的生物小循环。六、计算题(8分)某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0%,年矿化率为2.5%。假定所施用的有机肥为鲜玉米杆,其腐殖化系数为0.3(设每亩耕层土壤为150000Kg,鲜玉米杆含水量为70%),问:1、维持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变,每年至少需要施用多少鲜玉米杆?2、如一年施3000kg/mu鲜玉米杆,能提高有机质多少?解1、每亩每年被矿化掉的土壤有机质:150000Kg2%2.5%=75Kg为维持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变,需施入的鲜玉米杆量:x(1-70%)0.3=75Kgx

13、833.33Kg 2、一年施3000kg/mu鲜玉米杆,能转化为有机质的量:3000 kg(1-70%)0.3=270 kg每亩每年被矿化掉的土壤有机质75Kg一年施3000kg/mu鲜玉米杆能提高有机质的量:270 kg -75 kg=195 kg1.扩散:由于根系不断向根际吸收养分,因而造成根际养分低于土体养分浓度,从而形成养分浓度差,在浓度差的推动下,养分就从土体向根际迁移。2.离子颉抗作用:指一种离子的存在会抑制根系对另外一种离子的吸收。3.硝酸还原作用:硝态氮被植物吸收后,不能直接与酮酸结合,必须经过还原过程,使硝态氮转变为氨态氮,才能与酮酸结合形成氨基酸、蛋白质。4.水势:土壤水与标准状态水的自由能之差。5.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期间,土壤经常不断地、适量地给植物提供并调节它生长所需要的扎根条件、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存在一些毒害物质等性能。6.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7.养分归还学说:随着植物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一定量的养分,如果不归还养分于土壤,地力必然会下降,要想恢复地理,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带走的全部东西,为了增加产量,应该向土壤中施加灰分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