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22唐雎不辱使命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482828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22唐雎不辱使命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南省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22唐雎不辱使命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南省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22唐雎不辱使命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南省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22唐雎不辱使命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南省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22唐雎不辱使命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22唐雎不辱使命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22唐雎不辱使命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唐雎不辱使命 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策和相关的背景知识2、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体会不同语气词的表达效果3、理解文意,把握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4、赏析品味人物的描写方法,体会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学习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5、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测了解作家作品及背景1、出处: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分十二策,记在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2、题解:唐雎:人名;辱:辱没、辜负。不辱使命:完成了出使的任务。3、时代背景:这篇文章所记

2、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剪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一)朗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朗读课文,勾画读不准及课下注释有注音的字词。2、正音、读准下列加点的字唐雎( )怫然( )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 )寡人谕矣( )韩傀( )休祲降

3、于天( )天下缟素( )秦王色挠(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同桌互检。4、荐一人准备参加展示。5、齐读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二)疏通文意,积累重点词语句。1、通读全文,结合注释,借且工具书,翻译课文,色画疑难。2、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讨论研究,共同解决,老师巡视各组,答疑解惑。3、积累重点字词句。(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不辱使命( ) 大王加惠( ) 以大易小( ) 安陵君其许寡人( )请广于君( )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 岂直五百里哉( )休祲降于天( ) 以头抢地耳( ) 秦王怫然怒( )长跪而谢之( ) 天下缟素( ) 秦王色挠( )寡人谕矣(

4、 ) 徒以有先生也(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仓鹰击于殿上(3)、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民义休祲降于天_ 岂直五百里哉_长跪而谢之_ 唐雎不辱使命_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4)、归纳积累一词多义徒以有先生也( )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 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免冠徒跣( ) 徒以有先生也( )受地于先王( ) 因便唐睢使于秦( )愿终守之( ) 专诸之刺王僚( )如果还有,请积累在下面:(5)翻译文中重要的句子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

5、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希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若十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三、阅读全文,整体感知1、秦王以大易小,安陵君为什么却不答应?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2、秦王是怎样恐吓唐雎的?唐雎是如何回应秦王的?唐雎向秦王讲述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人刺人之事,其用意是什么?3、同样都是拒绝与秦交换土地,唐雎和安陵君的态度、语气又有什么不同?4、唐雎、安陵君与秦王分别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试分析?5、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四、品读课文,研读赏析1、本文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写作手法来刻画秦王、唐雎这些人物形象的?2、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潜台词”。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2)与臣而将四矣。(3)古往今来,有许多外交人才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辱使命。请举几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