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模块设计.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481065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模块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通信模块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通信模块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通信模块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信模块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模块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11 通信模块设计11.1 实验目的 1掌握用CPLD实现通信系统中的常用基带信号码型变换电路的方法。 2. 掌握用CPLD实现通信系统中的位同步、帧同步电路的方法。3掌握用CPLD实现信道编译码电路的方法。11.2 实验原理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模块和设计实验模块,图11.1给出了TX-6B型设备设计实验模块电原理图。设计实验模块电路中有一个附加的电源开关K11(带有一个LED发光管显示K11状态),使用该模块时先打开总电源开关,然后将开关K11拨到ON。TX-6B型设备设计实验模块的核心芯片是ATMEL公司的CPLD芯片ATF1508AS,此芯片为84脚PLCC型封装,带有JTAG测试接口

2、电路,可以在系统编程(ISP),该芯片硬件上完全兼容ALTERA公司的EPM7128芯片,不过编程/擦除次数要远多于ALTERA公司CPLD的100次,达到1万次以上,芯片详细资料见参考文献11。如图11.1所示,8 输入3态缓冲器74LS244将来自数字信源模块的晶振信号CLK、位时钟信号BS、帧时钟信号FS、NRZ信号以及来自位同步模块的晶振信号CLK2进行缓冲处理后送给CPLD。同时74LS244还将CPLD输出的三路信号(OUT1、OUT2、OUT3)进行缓冲处理,其中两路信号送到74HC4052芯片转换产生双极性信号BOUT,另一路直接输出到测试点。上述输入和输出信号为串行信号。本模

3、块还提供了并行输入和输出方式:一个四位手动拨码开关产生四位并行输入信号送给CPLD;四个LED发光管用来显示CPLD的四位并行输出信号,发光管亮表示高电平,发光管熄表示低电平。本模块外部信号测试点和输出点以及与CPLD芯片引脚连接说明如下: OUT1 CPLD第10脚的输出信号测试点 OUT2CPLD第9脚的输出信号测试点,此信号同时接到74HC4052的第10脚 OUT3CPLD第8脚的输出信号测试点,此信号同时接到74HC4052的第9脚 BOUT 74HC4052输出的双极性信号测试点 FS-D 信源NRZ码的帧时钟信号FS测试点,此信号经过74LS244缓冲后接到CPLD的第5脚作为输

4、入信号 CLK2 8.867238MHz晶振输出信号(来自位同步模块)测试点,此信号经过74LS244缓冲后接到CPLD的第2脚作为输入信号,此信号频率约等于信源模块晶振信号CLK的2倍。图11.1 TX-6B型设备设计实验模块电原理图设计实验模块中CPLD芯片ATF1508AS的引脚资源分配定义如下: 第2脚 通用I/O口兼作GCLK2。实验模块中定义为输入口,已接位同步模块的晶振信号CLK2 第5脚 通用I/O口。实验模块中定义为输入口,已接信源NRZ码的帧时钟信号FS 第8脚 通用I/O口,实验模块中定义为输出口,对应本模块外部输出点OUT3 第9脚 通用I/O口,实验模块中定义为输出口

5、,对应本模块外部输出点OUT2 第10脚 通用I/O口,实验模块中定义为输出口,对应本模块外部输出点OUT1 第11脚 通用I/O口,实验模块中定义为输入口,已接信源模块的输出信号NRZ-OUT 第15脚 通用I/O口,实验模块中定义为输出口,已接LED发光管OP1,高电平驱动OP1亮 第16脚 通用I/O口,实验模块中定义为输出口,已接LED发光管OP2,高电平驱动OP2亮 第17脚 通用I/O口,实验模块中定义为输出口,已接LED发光管OP3,高电平驱动OP3亮 第18脚 通用I/O口,实验模块中定义为输出口,已接LED发光管OP4,高电平驱动OP4亮 第20脚 通用I/O口,实验模块中定

6、义为输入口,已接拨码开关IN4(开关K10的第4位),IN4置ON时该引脚为+5V高电平,IN4置OFF时该引脚为0V低电平 第21脚 通用I/O口,实验模块中定义为输入口,已接拨码开关IN3(开关K10的第3位),IN3置ON时该引脚为+5V高电平,IN3置OFF时该引脚为0V低电平 第22脚 通用I/O口,实验模块中定义为输入口,已接拨码开关IN2(开关K10的第2位),IN2置ON时该引脚为+5V高电平,IN2置OFF时该引脚为0V低电平 第28脚 通用I/O口,实验模块中定义为输入口,已接拨码开关IN1(开关K10的第1位),IN1置ON时(向上拨)该引脚为+5V高电平,IN1置OFF

7、时该引脚为0V低电平 第14脚 JTAG口TDIN,实验模块中已接JTAG2口插座对应引脚 第23脚 JTAG口TMS,实验模块中已接JTAG2口插座对应引脚 第62脚 JTAG口TCK,实验模块中已接JTAG2口插座对应引脚 第71脚 JTAG口TDOUT,实验模块中已接JTAG2口插座对应引脚 第81脚 通用I/O口兼作GCLK3,实验模块中定义为输入口,已接信源模块NRZ码的位时钟信号BS-OUT 第83脚 通用I/O口兼作GCLK1。实验模块中定义为输入口,已接信源模块晶振信号CLK除外部输出点,其他特别规定的输入/输出口已在电路板上作好布线连接,编程时直接利用,不要挪用或改用。剩下没

8、有分配的通用I/O口没有引出,所以不方便使用。为了保护CPLD芯片,在CPLD的一些输出/输入端使用了74LS244芯片作缓冲驱动。74LS244的8个输入/输出脚对应关系如表11.1所示。表11.1 74LS244输入/输出脚对应关系输入脚246811131517输出脚181614129753实验系统提供了配套JTAG口编程下载线,将计算机并口(打印机接口)和实验板上的JTAG口连接,即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操作进行在系统编程。CPLD的开发设计一般在相应开发软件中完成。由于ATMEL公司的ATF1508AS芯片硬件上完全兼容ALTERA公司的EPM7128芯片,故可以使用ALTERA公司著名的集

9、成综合开发工具MAXplusII来完成关键的CPLD软件设计过程。在CPLD开发软件中编写硬件描述语言源程序,再通过语法检查、器件选择(选择MAX7000系列的EMP7128)、管脚分配、逻辑综合等编译过程后,生成编程文件(ALTERA系列是以.POF为文件名后缀)。接下来,将得到的ALTERA公司的编程文件用转换软件(pof2jed.exe)转换成ATMEL公司的编程文件(.jed文件),然后用ATMEL公司的下载软件(Atmelisp.exe)通过下载线和JTAG口将编程文件下载到CPLD芯片中。此处下载线也可以直接使用ALTERA公司的Byteblaster下载线,当然下载软件中要作相应

10、设定。CPLD的开发设计详细过程不是本课程内容,此处不再赘述,读者可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学习相应软件操作及其CPLD开发过程。11.3 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 熟悉设计实验模块和CPLD的开发软件MAXplusII。2. 利用提供的输入信号和资源,用硬件描述语言来设计实现通信系统中某些模块功能,如:常用的几种基带信号码型变换、循环码的编译码、卷积码的编译码、位同步提取、帧同步提取等。3通过管脚设定、逻辑综合、功能仿真、设计实现、时序仿真等设计步骤,生成编程文件,完成软件设计步骤。 4. 将得到的编程软件转换为ATMEL公司的编程文件,通过下载线将其下载到设计实验模块,通过观察硬件输出信号验证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