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三角函数.doc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3MB
约125页
文档ID:544480759
第四章三角函数.doc_第1页
1/125

‍‍第一节‍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一)知识体系‍‍‍‍‍‍(二)知识点解析‍‍1.角的概念的推广‍(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未作任何旋转所形成的角叫零角.(2)终边相同的角:如果α是一个任意的角,与它终边相同的所有角可表示为k·360°+α,k∈‍Z‍,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β|=k·360°+α,k∈‍Z‍},(3)象限角以及轴线角(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①象限角:第一象限的角表示为{α|k·360°<α<k·360°+90°,k∈‍Z‍};第二象限的角表示为{α|k·360°+90°<α<k·360°+180°,k∈‍Z‍};第三象限的角表示为{α|k·360°+180°<α<k·360°+270°,k∈‍Z‍};第四象限的角表示为{α|k·360°+270°<α<k·360°+360°,k∈‍Z‍};或{α|k·360°-90°<α<k·360°,k∈‍Z‍}.②轴线角:终边在x轴正半轴上的角的集合:{α|α=k·360°,k∈‍Z‍};终边在x轴负半轴上的角的集合:{α|α=k·360°+180°,k∈‍Z‍};终边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α|α=k·180°,k∈‍Z‍};终边在y轴正半轴上的角的集合:{α|α=k·360°+90°,k∈‍Z‍};终边在y轴负半轴上的角的集合:{α|α=k·360°+270°,k∈‍Z‍};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α|α=k·180°+90°,k∈‍Z‍};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α|α=k·90°,k∈‍Z‍}.(4)区间角:锐角:(0°,90°),钝角:(90°,180°),注意区间(α,β)与(k·360°+α,k·360°+β)的区别.‍【说明】‍(1)角的集合的表示形式不是唯一的,如终边在y轴的负半轴上的角的集合可用如下两种形式来表示:{x|x=2kπ-,k∈‍Z‍},{x|x=2kπ+,k∈‍Z‍}(2)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3)在讨论角的范围时,不要遗漏坐标轴上的角0°,角终边所在的位置与α终边的位置及k的取值有关,要对k的取值结合α的情况进行讨论. ‍‍2.角的度量‍(1)角度制:周角的叫做1度角,用度、分、秒作量角单位的制度叫角度制.(2)弧度制: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1弧度的角,用弧度作量角单位的制度叫弧度制.(3)角度制与弧度制间的换算关系180°=π(弧度),1弧度=()°≈57°18′.(4)弧长l、半径r与其所对的圆心角的弧度数α之间的关系为:|α|=.扇形面积S=lr.‍【说明】‍(1)在角的表示中注意角度制和弧度制不能在同一表示中使用,如:α=2kπ+(k∈‍Z‍),就不能写成α=k·360°+,也不能写成α=2kπ+45°(k∈‍Z‍);如果以原点为端点的射线为终边的角可表示为2kπ+θ,则以过原点的直线为终边的角α表示为kπ+θ(k∈‍Z‍)(2)公式|α|=中,左边是α的绝对值,不要误用为α=.(3)引进弧度制后,使得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就为三角函数利用坐标方法定义奠定了基础.由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推衍出各三角函数的一系列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定义:设P的坐标为(x,y),它到原点的距离为r(r>0),那么α的六个三角函数定义为:正弦函数sinα=,余弦函数cosα=,正切函数tanα=,余切函数cotα=,正割函数secα=,余割函数cscα=.(2)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解析式y=sinxy=cosxy=tanxy=cotx定义域R‍R{x|x≠kπ+,k∈‍Z‍}{x|x≠kπ,k∈‍Z‍}值域[-1,1][-1,1]RR‍‍(3)三角函数值的符号(4)三角函数线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如左图,α终边与单位圆交于P,过P作PM垂直x轴,有向线段MP即为正弦线.如左图,有向线段OM即为余弦线.如左图,过(1,0)作x轴的垂线,交α的终边或α终边的反向延长线于T,有向线段AT即为正切线.三角函数线是表示三角函数值的有向线段,线段的方向表示了三角函数值的正负,线段的长度表示了三角函数值的绝对值.‍‍‍‍【说明】‍(1)在三角函数中,角和三角函数值的对应关系是多值对应关系,即给定一个角,它的三角函数值是唯一确定的(除不存在的情况);反过来,给定一个三角函数值,有无穷多个角和它对应.如α=0°,sin0°=0,反过来,‍sinα=0,α=k·360°或α=k·360°+180°.(k∈‍Z‍)(2)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使三角函数具有几何直观、数形结合的特点,对解很多三角函数问题都有帮助.例如,画出第一象限角的正弦线、余弦线和正切线立即可得出以下一些结论:①由AT>MP,知‍tanα>sinα;②OM+MP>OP,知sinα+cosα>1;③当α=45°时sin‍α=cosα;当α<45°时,MP<OM,‍sinα<cosα;当α>45°时,MP>OM,‍sinα>cos‍α;④在第一象限中,正弦函数是增函数,而余弦函数是减函数等,同时,利用正弦线和余弦线可以分别画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3)求函数的定义域通常是解不等式组和用“数形结合”,借助于数轴画成求交集的方法进行.求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同样可利用“数形结合”,在单位圆中画三角函数线,或作出三角函数的图像,求表示各三角不等式解集的区域的交集来完成.‍注意:‍三角函数本身的特征和性质.(4)三角函数值的大小仅与角有关,而与终边上所取的P点的位置无关,当角的终边所在象限不确定时,要分情况讨论.‍‍‍‍‍(三)常用性质及结论‍1.半角所在的象限如果角α为第一象限的角,则α/2为图中1和它的对顶部分,即第一或第三象限的角;如果角α为第二象限的角,则α/2为图中2和它的对顶部分,即第一或第三象限的角;如果角α为第三象限的角,则α/2为图中3和它的对顶部分,即第二或第四象限的角;如果角α为第四象限的角,则α/2为图中4和它的对顶部分,即第二或第四象限的角.2.若x为锐角,则‍sinx<x<tanx‍题型一:有关角的概念问题‍[例1]:‍已知集合:A={α|α=,n∈‍Z‍}B={β|β=,n∈‍Z‍},问集合A与B的关系如何?‍‍练习:‍下面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A.‍第一象限角必是锐角 B.‍锐角必是第一象限的角‍‍C.‍终边相同的角必相等 D.‍第二象限的角必大于第一象限角‍‍‍[例2]:‍已知α是第二象限的角(Ⅰ)指出所在的象限,并用图形表示其变化范围(Ⅱ)若α同时满足条件|α+2|≤4,求α的取值区间.‍‍【说明】‍‍在三角函数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由角α所在象限确定所在象限的一类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先将α所在象限用不等式表示出来,再对不等式中的整数进行分类讨论便可得的范围.尽管这种方法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但解题过程冗长,而且分类不当会导致解题失误.下面介绍一种快速判断所在象限的方法——等分象限法.将各个象限n等分,从第一象限离x轴最近的区域开始逆时针方向依次重复标注数码1、2、3、4,直到将所有区域标完为止.如果α在第几象限,则就在图中标号为几的区域内.下图(1)表示的是求的方法,图(2)表示的是求的方法.‍‍练习:‍若θ为第一象限角,则能确定为正值的是‍(‍‍)‍A.sin‍ ‍‍‍‍‍B.cos‍‍C.tan‍‍‍ D.cos‍2θ‍题型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例3]:已知锐角终边上的一点坐标是,则 ( ) ‍【说明】‍‍考察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应用,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用坐标表示各种三角函数值,将三角函数的运算转化为坐标的运算.‍‍练习:、α是第二象限角,P(x,)为其终边上一点且cosα=x,则x的值为A. B.± C.- D.-‍题型三:三角函数的符号问题‍[例4]:‍(1)若‍sin‍2α>0且‍cos‍α<0,试确定α所在的象限.(2)已知θ为第三象限角,判定‍sin‍(‍cos‍θ)·‍cos‍(‍sin‍θ)的值的符号.‍‍练习已知sin=,cos =-,那么α的终边在A.第一象限 B.第三或第四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题型四:有关弧度制问题‍[例5]:‍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解决扇形有关问题:(1)已知扇形的周2长为10‍cm‍,面积为4‍cm2,求扇形的中心角.(2)已知一扇形的周长是40‍cm‍,当它的半径和圆心角取何值时,才能使扇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方法小结‍‍1.要确定角α所在的象限,只要把α表示为α=2k‍π‍+α0(k∈‍Z‍,0≤α0<2‍π‍),由α0所在象限即可判定出α所在的象限,由已知角的范围求复合角的范围时,通常要用不等式的性质来解决,切忌扩大角的范围.2.扇形的弧长公式‍l‍=|α|r和面积公式S=‍l‍r,是解决有关圆锥问题的有效工具.3.已知角的终边上一点坐标可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三角函数的值,但注意可能情况的讨论.4.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在求角的三角函数值及三角恒等变形问题中,显然十分重要.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简记为:正弦、余割,上正下负;余弦、正割、右正左负.(一)选择题‍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1)如果α≠β,那么‍sin‍α≠‍sin‍β,(2)如果‍sin‍α≠‍sin‍β,那么α≠β,(3)‍如果‍sin‍α>0,那么α是第一或第二象限角,‍‍(4)如果α是第一或第二象限角,那么‍sin‍α>0‍这四个命题中,错误的命题有‍(‍‍)‍A.‍1‍‍‍B.‍2‍‍‍C.‍3‍‍‍D.‍4‍【答案】‍‍B‍‍‍【解】‍‍当α=30°,β=150°时,虽然α≠β,但此时有‍sin‍α=‍sin‍β,故命题(1)不正确;而(2)的逆否命题为α=β则‍sin‍α=‍sin‍β是正确的,从而(2)正确;对于命题(3),可知α除一、二象限外,α还可能是终边在y的正半轴上的角,从而(3)不正确;而命题(4)显然成立,故错误的命题有2‍个.‍‍2.‍已知‍tan‍x·‍cos‍x>0且‍cot‍x·‍sin‍x<0那么x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B‍‍‍‍【解】‍‍‍tan‍x·‍cos‍x=‍sin‍x>0x∈Ⅰ、Ⅱ象限;‍cot‍x·‍sin‍x=‍cos‍x<0x∈Ⅱ、Ⅲ象限,故选‍B‍.‍‍‍3.‍设α是第二象限的角,则-α,‍π‍-α,‍π‍+α所在的象限分别是‍(‍‍)‍A.‍三、一、四‍‍‍‍‍‍B.‍一、二、四‍C.‍三、四、一‍‍D.‍三、二、一‍【答案】‍‍A‍‍‍【解】‍‍‍【解法一】‍∵α为第二象限角,∴2k‍π‍+[SX(]‍π‍[]2[SX)]<α<2k‍π‍+‍π‍(k∈‍Z‍).则(ⅰ)-2k‍π‍-‍π‍<α<-2k‍π‍-[SX(]‍π‍[]2[SX)](k∈‍Z。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