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同志与中日经济交流.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4478630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平同志与中日经济交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平同志与中日经济交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平同志与中日经济交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平同志与中日经济交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平同志与中日经济交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平同志与中日经济交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平同志与中日经济交流.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 平 同 志 与中 日 经 济 交 流中日两国要世代友好下去张云方引 子今年是中日关系正常化35周年,回溯35年的历史,可以说,几多豪迈、几多壮怀、几多悲怆、几多欢快。 如果站在21世纪的潮头,回首2000余年的中日交往历史,则更是一番别样情愫在心头。沿着飞逝的历史时光追寻,稻米之路的晨光明曦;丝绸之路的落红飞霞;徐福海外求仙的壮举、大化革新的啸噪;遣隋史、遣唐使的痴心宏志;辛亥革命志士的东渡求索中日两国两千年友好交往的恢宏画卷,奔来眼底 “鉴真盲目浮桴东海,晁衡负笈埋骨盛唐”,这“吹起无生真一曲,三千里外绝知音”的豪情壮志;“大江歌罢掉头东,流作樱花一片红”,这“东亚风云大陆沉,浮槎东渡起

2、雄心”的赤子情怀,令人桴鼓动怀。已逝的时光里,你可以邂逅小野妹子向隋炀帝递交日出国之天子致日没国之天子国书,而诠释日本国名之由来;可以从孙中山授受宫崎滔天一领学生装,而领悟中山装的蕴含;当然,还可以从“茶浓浓兮水有情,墨淡淡兮笔含意”中,领略空海、荣西的“相亲千里亦同风,语纵不通心可同”的不了情;从“十分难别是樱花”的落英缤纷中,一瞥黄遵宪、鲁迅、秋瑾、李大钊、周恩来、郭沫若等人的飒爽英姿、翩翩风度,这种唇齿辅车的休戚关系,水乳交融的文化,是世界上任何两个国家都无以比拟的,如果说中日两国关系特殊的话,无疑这是最大的特殊了!然而,风云莫测,近代的中日关系,却并非风和日丽,扭曲的历史中,弥漫着硝烟

3、,充满了怒火,横尸遍野,血沃中原,大地呜咽,苍天哭泣这是中日关系史上黑暗的一刻,日月也失去了光辉。1972年,周总理在中日关系正常化之际,满怀深情地说了这样一段话:中日友好来之不易,她是经过两千年的友谊、半个世纪的对立和20余年的努力得来的。中日两国本是同根生,情同手足,何以变得干戈相见?这是值得人们深思沉虑的。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劳作21世纪中日关系之宏伟殿堂,当引以为戒。今天,中日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两国正在构筑战略互惠的友好关系。这里,我既不想回溯同学们已经谙熟了的两千年的中日关系史,也不想重复刘江永教授等谈过的当今中日关系,而是想涉猎中国改革开放前夕和改革开放伊始的那段我所了解

4、的中日两国交往中的一段秘闻我把它叫做“小平同志与中日经济交流”。上 篇小平出访日本、敲定改革开放路线公元1978年,中国历史上不寻常的一年。 打倒四人帮复出的邓小平同志思索着中国未来的命运:向何处去! 1921年中国共产党从石破天惊诞生的那天起,就历史地肩负起两大使命,一是建立新政权,一是建设新政权。夺取政权,建立新政权,并非中国共产党人的终期目标。毛主席说过,夺取政权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更长更艰巨。建设政权,巩固政权,建设一个人民自由平等、繁荣富强的中国,才是共产党人的目的。1949年,中国革命在历经土地革命、国内革命、抗日战争和国内解放战争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

5、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历史使命功垂名就。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第二个历史使命却充满太多太多的波折。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政权之后,没有把自己完全地放在执政党的位置上,依旧有意无意错误地以在野党的面目施策,继续着革命党人夺取政权所需要的手段阶级斗争,把巩固政权的基础,经济建设放在一边。新中国成立后,虽说也曾一度实施一边倒,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经济建设策略,收到不小的成果,但好景不长。而且,苏联模式的本身,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中国共产党人根本摆脱不了这种思想上的桎梏。 中国处在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没有退路。 1978年仲夏的一个夜晚,同陈云、叶剑英等党内几位老同志交换过意见的邓小平,约来时任国务

6、院副总理分管经济的谷牧同志。谷牧这位山东荣城出身的共产党的干部,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早年,他是共产党雪藏在张学良将军麾下的地下党员,共产党政权下的第一任济南市市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出任上海市主管经济的副市长,尔后,成为中央人民政府首任经济建设委员会的主任。文化大革命爆发,他被冠以资产阶级当权派,受到造反派的冲击和批斗。文革中,生产停滞,经济萎缩,周恩来总理点将抓经济,谷牧得以解放。周总理鉴于自身的健康状况,大有托孤之意。他意味深长地对谷牧说,国务院的工作,你多抓些。但是,谷牧刚召集了一个不到半天的抓革命促生产的国务院会议,就被四人帮以破坏革命的罪名,批判了三天。江青还不肯就此罢休,要谷牧

7、继续检讨,交出黑后台。 小平和谷牧见面,心照不宣,话题直逼中国的未来。他们共同的结论是,中国已沉疴宿疾,非动大手术、非改革无药可救。这次交谈,两位政治家形成这样的共识:不能再闭关锁国,要尽快开放,学习国外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小平还要谷牧先派员到国外考察取经。这时,两位领导人不约而同地想到,要考察取经,最理想的国家,非同属东方文化圈、战后经济迅速崛起的日本莫属。 改革开放这等事关中国命运的一等一的大事的决策,毕竟不同一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来不得半点草率,中国已经不起再拿历史的光阴做游戏。步骤、章法可以尝试,政策、路线是绝对不容出错的。经过深思熟虑,终于有了完全之策,小平决定借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8、换文仪式之机,亲自到日本走一趟,做一次实地考察,把握这个创造世界经济增长奇迹的第二号经济大国的脉象,敲定中国改革开放的百年大计。 中日两国自1972年田中首相访华,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相互信赖的友好关系不断加深。两国间先后签署航空协定、贸易协定、海运协定、渔业协定和商标保护协定。正是这种信赖的关系,促成了小平访日。小平对这次东渡充满希望、信心十足。 10月的日本,秋高气爽,景致宜人,天气也好似有意欢迎中国的来客。小平一走下专机的舷梯,便被清新的空气,恬静的氛围,优美的环境吸引,这与想象中的马达轰鸣,尘烟滚滚的传统工业国的形象迥然不同。随着迎上来的日本外相园田直的一声亲切问候,以及日本儿童的献花

9、,代表团沉浸在一派温馨友好的气氛之中,这预示着访问必将获得圆满成功。 综观日本的历史,社会发展的拐点上,有两次重大的历史变革。一次是大化革新,全面习效中国的唐风,迎来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中日友好史上值得两国人民称颂的篇章。一次是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实行强国赶超的路线。日本历史上的这两次重大变革,有两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开放改革和吐故纳新,营造适合本国社会发展的新文化。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融进西方强权政治的意识形态,丢掉东方传统文化的和为贵、协商协调的哲学理念,走上穷兵黩武的扩张道路。强权政治和扩张侵略的路线,最终令日本走上绝路,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二

10、战结束后,日本继续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客观地回归到东方文化治世理念的原点,贸易立国、技术立国决策的正确,令日本在赶超过程中迅速发展起来。 小平在日本逗留的时间是 10月22日 至29日。访问的内容异常丰富,重点十分突出。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换文仪式,会见日本政治家,约见老朋友,考察日本经济。他拜会了日本天皇和皇后陛下;会见了田中角荣前首相、众议院议长保利茂、参议院议长安井谦和老朋友古井喜实、冈崎嘉平太以及宇都宫德马等人;参观的企业有新日本制铁所君津工厂、日本汽车座间工厂、松下电器门真工厂,等等。还饶有兴趣地即兴参加在他下榻宾馆奈良饭店举行的日本青年的婚礼。 不论是会见日本朋友,还是参

11、观工厂,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中日友好。小平的脑子里装的是,中国要不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以谁为参照系的大问题。 日本外相园田直、自民党干事长大平正芳等人员关于日本经济的介绍,令小平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经济恢复期、奠定基础期、高速增长期和多样化时期的特征有了深刻的了解。小平对日本由饿殍遍野、百废待兴的凋敝状态,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壮举,大为赞赏。他说,日本只用了7年,经济水平就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仅用25年,就登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宝座,了不起。他对把日本经济腾飞的经验概括为“以经济为中心,开放门户,抓住机遇,重点突破”,表示认同。中国改革开放后,提出以经

12、济为中心的战略方针,我想,不无与小平对日本的认识无关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平正芳会见小平时,提出中国经济建设可利用日本政府贷款的建议。后来,谷牧副总理专程赴东京商谈日元贷款,正缘于这次会谈。1979年,大平首相访华,作为政府的礼物,日元贷款正式启动。当年日元贷款一度占到中国基本建设投资的10、外国政府对华融资的60以上,对中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参观新日铁君津工厂,看到热轧钢宏伟壮观的场面,小平感慨万千地说,钢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当年我们为实现1080万吨钢的指标,煞费苦心。今后,我们也要拥有这样先进的钢铁厂。宝山钢铁厂由此十月怀胎。 在日产座间工厂,小平对机械手有条不紊的

13、工作,颇感兴趣。他风趣地说,机器人不讲价钱,不用担心它们罢工。他还对日产汽车公司的朋友说,日本车很漂亮啊!日产汽车公司的领导听后,感到很有面子,他们把一辆日产最高档的大总统牌轿车赠给小平。 小平在松下电器公司参观的非常仔细,不断地询问电器生产情况,他说,现代化不能没有电子工业。他希望松下公司带头到中国投资办厂。当时,实施计划经济国有化的诺大中国,竟无一家外资企业。小平的话犹如一声春雷,中国大地由此迎来外商投资的甘露。后来,松下选址北京兴建彩色显像管生产基地,就是回应小平当年的号召。 行程不及过半,小平已对访问的成果极为满意。他更加坚信自己改革开放的思路是对的。同时,面对世界发展的形势,更有一种

14、紧迫感压在心头。南下飞驰的高速列车上,日本记者问小平此时的心情,小平不假思索地说:“好像后面有人拿着鞭子赶着我走啊”!此时的小平,他的心早已飞回祖国。涂绘中国发展的蓝图,他已胸有成竹。 10月25日,小平在东京举行记者招待会。高度评价日本之行。他直率而风趣地说,“我这次到日本来,就是要向日本请教”,“日本早有蓬莱之称,听说有长生不老之药,这次访问,也是为了得到它,或许没有长生不老药,但是我想把日本发展科学技术的先进经验带回去”。 10月29日,小平的日本之行宣告圆满结束。小平带回的不只是日本对中国经济建设支持的情谊和日本经济建设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他已经下定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决心。中国要变了!

15、下 篇取经团东渡、中国决定以日本为模式发展经济回到北京的小平,第一件事,就是把改革开放的设想,同党内主要领导沟通,形成更为广泛的共识。两个凡是的理论辩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掀起的。 小平很快同谷牧碰头。小平问,派员到日本考察的准备工作进行得怎样了?小平和谷牧还商定另一个重大的决策:在世界范围内,物色中国国务院的经济顾问,帮助中国制订改革开放下经济发展的方案。 中国历史上,曾有几次出使国外的重大举措,张骞通西域,玄奘天竺取经,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等等。其目的不外乎两个,不是政治上平息兵燹,稳定国家关系,就是文化上汲取先进理念,推进社会的更大发展。玄奘印度取经,带回多达千万字的珍贵经卷。但他最伟大的

16、贡献,却是通过佛教的普及,使佛儒两大文化结合,衍生出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新风尚,新理念,新文化,东方文化由此集大成。这是中国文明史上,继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形成儒学思想之后,第二次文化复兴。 这次组团出使日本,同样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意义深远。这次出使带回的理念、哲理以及方法论,将不止影响改革开放的进程,很可能影响中国很长一个历史时期。 这个被誉为新时代的取经团,人员组成经过严格筛选。要求既有经济头脑,又有政治敏感;既有实际经济领导能力,又有宏观决策的魄力。中央对他们的要求是,就地学习,就地消化,立竿见影。所谓就地学习,就地消化,立竿见影,就是要代表团在日本边学习,边总结,回国前拿出报告,回国后马上派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