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474410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一、教材分析: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学生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六年来,学生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是师生共同的需求。这次综合性学习就是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激励,继续前进。“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

2、”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可以激起对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激发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感情,同时在写讲演稿、给母校老师写信、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再提供一些。在五六年级,学生已开展过三次这种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综合性学习,也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这次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综合性学习要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主

3、。“成长足迹”板块可以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为了制作好“班级纪念册”,可以做以下几件事:(1)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2)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3)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最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2)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3)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4课时,一般一星期完成一个板块。开始时可以用1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为了便于开展活动

4、,可以适当调整课时,把几节语文课连在一起,有一些活动,如,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资料、为母校做有纪念意义的事、为准备毕业联欢会排练文艺节目,需要利用课外的时间。二、教学目标: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选做)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选做)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

5、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2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3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四、教学措施及手段1.继续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2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共同制作“班级纪念册”。3依据“单元导语”引导学生进行自读、自悟、收集资料、表达、讨论,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开展活动等学习活动,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五、教学课时: 1014课时,一般一星期完成一个板块六、教学流程:第一板块 成长足迹(一)认真读“阅读材料”中的5篇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老师、对同学

6、的感情。(二)难忘的回忆:1、说:想想在小学生活里,曾经发生过哪些让你难忘的人或事?勾起回忆,引起共鸣。2、写:难忘的小学生活难忘的3、制作“班级纪念册”4、说写结合,完成两篇作文:(1)介绍照片中的“我”;(2)为同学的照片写一份说明(照片中的“他”)。第二板块 依依惜别(一)认真读“阅读材料”内容,明确赠言的主要目的及内容。复习建议书和倡议书的格式及内容。(二)学生说说写临别赠言的目的是什么?(三)学生写毕业赠言,可在同学录上写,也可自制卡片写。要求短小精悍,情真意切,根据老师和同学的特点写。写好后交流,评一评谁写的最有个性,最风趣,的最幽默最有文采。(四)为母校做点事。可以把对学校的各种

7、建议写成建议书。或写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为母校做一些事,出一点力。(五)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下册)课 题制定计划教学目标了解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教学重点了解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教学难点了解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教学准备收集资料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修订栏预习熟悉教材自己预习导入一、 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导语:同学们,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你们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六年来,你们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其中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

8、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你们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让我们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吧。学生阅读教学过程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123和135页。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2师生共同评议。(教

9、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四、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2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出示课件:“成长足迹” 要做的是(1)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2)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3)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最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2)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3)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4)出一期“再见吧,母校”的黑板报,(

10、5)开展“我为母校捐本书”活动。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4学生自由读 “活动建议”。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5 学生谈论哪些活动有可行性,还可以补充什么活动。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1学生汇报活动内容3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小结1 小结制定计划时的注意事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板书设计制定计划“难忘小学生活”:“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回顾珍藏)

11、 (行动回报)作业布置1 继续制定计划2 搜集活动中的相关资料。教学后记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下册)课 题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的美好时光。教学重点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教学难点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教学准备收集相关纪念材料、制作课件。教学方法阅读交流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修订栏预习熟悉教材搜集资料导入一、出示课件导入1我看到了这么一首诗歌:(出示诗歌)人们把老师比作红烛,照亮别人而把自己燃烧。 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 教师是太阳底下崇高的事业。 老师给了我们理想的阳光和智慧的阳光

12、。 老师引导我们走上洒满阳光的人生之路。 老师期望我们成为新世纪的太阳。 老师的话儿像春雨滋润我的心。 老师用知识的雨露浇灌我们成长。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你的情;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您的话。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您的爱;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是您的一朵花。2从这两首诗歌中你读懂了什么?3学生谈。教学过程二、学习难忘的启蒙1童年的生活是难忘的。童年的启蒙老师更使人难忘,他们更能永远留在每个人的记忆之中。因为是他们打开了我们知识的大门;在我们童稚的心灵播下美好的种子;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使我们能健康地成长。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难忘的启蒙。(什么叫启蒙

13、?教你基础知识)2“我”的启蒙老师为什么难忘呢?他在文中写下了哪几件令他难忘的事情呢? 学生交流后,归纳板书:抗日讲演 、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 、抵制日语课。3体会“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这句话,在课文中“宽”指的是什么,“严”指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对作文、写字那样严格,而对日语课却那么宽容,从而进一步感悟到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4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启蒙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热爱自己的祖国,严格要求学生,写作要实事求是,学习要认真。)。5总结课文中心思想。出示课件:文章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

14、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三、学习老师领进门1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课件: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田老师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有如春雨点点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3文末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这句话怎样理解?(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4 能说说你的启蒙老师吗?四、学习新来的王老师1分角色朗读课文。2讨论思考你佩服这位老师吗?为什么?3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回忆老师帮助、鼓励你进步的点滴往事。学生交流。五、比较三篇文章的写作特点1同样是回忆老师的文章,表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赞扬老师满腔的爱国热情和严谨的教学风格(难忘的启蒙),有的是回忆老师的才华横溢和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老师领进门)有的是难忘当年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新来的王老师)。2都写了具体事例,有的写一件事,有的写多件事。学生交流默读课文小结六、总结、鼓励所学文法运用于习作。板书设计难忘的启蒙组织演讲 爱国启蒙老师的批评(两次) 正直 诚实 勤勉 难忘对日语课的宽容 爱国老师领进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师恩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