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473423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课题4.1燃烧与灭火授课人王静授课时间2018.12.6任务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四章“燃料及其燃烧”中第1节内容。本课时主要包括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概念、灭火的原理和常用的方法等内容。9年级学生已经累积一些与燃烧相关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判断力,但这些知识是零散和无序的,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得出燃烧的条件。根据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方法推测灭火的原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交流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价值,了解防火救火的一般方法。本节课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在情景、实验、讨论形成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懂得交流与合作的重要。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2. 理解灭火的原理;3. 能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多种燃烧现象的分析与综合,认识燃烧的条件和推理能力(应用燃烧的条件,解释灭火的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实验、类比等科学探究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2通过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的学习,体验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辨证思想。3通过防火救灾方法讨论,体验生命的价值、人的社会责任与安全的重要性。4认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火为人类带来便利、推进

3、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利用好火的同时,也一定要掌握好灭火。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教学难点: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实际应用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 试管 烧杯 手帕 剪刀 蜡烛 沙子 二氧化碳 木条 水 白磷 红磷 碳酸钠溶液 盐酸2.教师实验器材:酒精灯 镊子 坩埚钳 试管 烧杯 手帕 剪刀 蜡烛 沙子 二氧化碳 木条 水 白磷 红磷 碳酸钠溶液 盐酸3.PPT,同屏器板书设计4.1 燃烧与灭火缺一即可缺一不可物质具有可燃性灭火燃烧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二、燃烧的定义助燃物 可燃物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三、 灭火原理

4、四、 逃生教学反思 “创联式教学”是我校基于“提升课堂品质 聚焦学生学习”构建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围绕“创联式教学”设计了燃烧与灭火这堂课。本节课的知识在课程标准中属于A级学习型水平,这节课主要目标是通过学习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体会燃烧与灭火的辩证关系,树立安全用火和珍视生命的意识。通过“创联式教学”模式的备课与授课过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借助“创联”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感知燃烧的条件及其关系,提高学生用科学语言解释生活中的发生火灾的原因,学以致用,树立安全用火和珍视生命的意识。 本节课多次创设情景,通过情景导入进而提出问题,这往往能够将学生由兴趣转向疑惑、思维、冲突和探索。就这

5、节课所设计的情景中,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本节课中创设生活情景如“火的一组图片”、“燃料使用的变迁”、“嘉定一号”联系的是学生的经验;创设活动“魔棒点灯”情景,联系的是学生体验,聚焦注意力;创设“钻木取火”情景,联系学生的旧知;创设“声波灭火”情景,联系学生知识迁移提高思维深度。每个情景都发挥了它的作用,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尤其“魔棒点灯”情景,前后呼应,解决了问题。本节课在情景处理中,也存在值得改进的部分, 观看“钻木取火”的视频,分析“钻木取火”成功因素是本节课中学生初探燃烧所需要条件的一个支撑。本节课中,老师为了让学生们观看视频时注意到关键点,在视频中加了一些“关键词”,老师的本意是怕学

6、生受视频中其他因素的干扰,但老师的这种担忧完全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加以解决,比如“不断摩擦产生的燃屑,燃烧了吗?”“把燃屑放在干草中,慢慢吹气,燃烧了,说明了什么?”.这也说明利用情景,创设合理的问题,可以帮助老师和学生解决问题。老师只有注意到了这一点,才能帮助学生在情景与新知之间建立合适桥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少一些障碍。创联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素材教师活动(创)学生活动(联)引入PPT视频创设情景通过图片你看到了什么?火用来作什么? 火的利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钻木取火。恩格斯: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和动物分开。”那大家知道火是怎么产生的吗?(我们生活中的火是怎么产

7、生的?火是燃烧的一种现象。)燃烧,烧什么?大家请看:从木材的燃烧到煤,汽油,高能燃料的燃烧。燃料的开发与利用也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就在11月20日,发生一件让嘉定人民感到骄傲的事情,你知道吗?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个精彩的新闻。燃烧带来了社会的进步,燃烧有什么奥秘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联系生活 火取暖,炒菜. 燃烧燃烧的条件(初识)卡片学生演示实验视频创设问题根据生活经验你觉得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吗?在实验器材中,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卡片组内讨论:判断哪些是可燃物,哪些是不可燃物。判断后请组长到黑板贴好。创设实验情景我们对可燃物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知道燃烧一定需要可燃物。【板书】可燃物是不是放

8、在空气中就可以燃烧?我这里有一盏酒精灯,有没有哪个同学,帮我点燃它。看看你需要什么?他选择了火柴。呀,火柴用完了,这怎么办?还好我这里有一根魔棒。(教师引导学生实验操作,利用魔棒引燃酒精灯)原来点火不一定需要打火机或火柴。况且古人也没有打火机或火柴,他们是怎么点火的?请看视频。(视频的最后我们终于看到了熊熊燃烧的火)创设问题你能说说“钻木取火”成功的一些关键做法吗?不断摩擦生热,温度要.提高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关注一下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还要氧气。【板书】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推测得到了燃烧的三个条件,正确吗?我们可以通过实验验证。联系经验不能学

9、生讨论,组长贴好联系冲突掌声钻木取火联系旧知不断摩擦氧气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PPT学生小组实验PPT实验演示PPT课本上给我们这样一个实验,热源是热水,三处可燃物:红磷,白磷,水中白磷,但同学们任何实验都要绿色环保,这个实验有一个不足,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容易污染空气,所以我们要对实验做一个简单的改进,在不改变条件的情况下,把红磷,白磷装在有空气的试管中,密闭,这样导致生成物就不会逸散到空气中,达到环保。指导合作今天我们就用这套实验完成我们的验证。第一步,老师将开水倒入烧杯中,同学们注意安全。第二步找出你们仪器栏试管中红磷观察一下,第三步,老师分发水中的白磷,大家观察水中的白磷有什

10、么现象?老师再分发试管中的白磷,拿到白磷和红磷的同学,将两只试管同时放入热水中,观察现象。行为设计哪一组同学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现象?(仅凭这个现象能不能得到燃烧的条件?)为什么试管中还要放红磷,水中还要放白磷?为什么试管中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白磷不燃烧?为什么试管红磷没有燃烧,白磷燃烧了?通过对比实验,我们得出了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我们再来分析,试管中的白磷,红磷,水中白磷达到了什么条件?燃烧的是因为他们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没有燃烧的是缺条件了。所以我们得出,燃烧需要这三个条件,而且这三个条件需要同时具备。【板书】“缺一不可”如何能让红磷燃烧,如何让热水中的白磷也燃烧呢?真的吗,我们来试试,真的燃烧

11、了,我们看到了水火相容的情景。进一步说明,只要达到这三个条件,燃烧就会发生。刚才魔棒能引燃酒精灯,就达到了三个条件。玻璃棒占取浓硫酸,浓硫酸遇到灯芯的水分放热,高锰酸钾遇热产生了氧气,这样就达到了燃烧的三个条件,所以魔棒不神奇,它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合作探究建构知识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了。(红磷没有燃烧,水中白磷没有燃烧。)做对比实验,试管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试管中白磷燃烧了,说明燃烧需要有氧气接触。红磷没有燃烧,白磷燃烧了,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根据PPT回答。取出试管,擦干,加热通入氧气燃烧的含义演示实验学案视频PPT创设问题我们前面学氧气的性质,也做了很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通

12、过今天的学习,这些物质:镁.都是?现在,回忆它们的燃烧现象,看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能试着归纳燃烧的定义吗?【板书】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老师想问大家,是不是物质只有在氧气中才能燃烧?老师给大家演示一个实验这是镁带,这是上课前制备的一瓶二氧化碳。还记得镁带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吗?现在我们看看镁带在纯净的二氧化碳的能不能燃烧。二氧化碳中镁带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了什么物质?有黑色固体,也有白烟,也就是白色固体。说明镁带在二氧化碳中能够燃烧,生成氧化镁;这个黑色固体可能是什么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大家猜一猜?并在学案上完成方程式。再看一个实验,由于氯气有

13、毒,我们就不在教室做这个实验。说明钠在氯气中也能燃烧。我们在前面的习题中知道镁还能在氮气中燃烧。物质不仅仅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在其他物质中也能燃烧,这些其他物质统称为助燃剂。你能不能把燃烧的的定义扩充一下,一定是氧气吗?【板书】氧气下面改为助燃剂联系归纳可燃物发光,发热观察:黑色固体,白烟灭火原理(灭火、防火、逃生)ppt学生实验PPTPPT视频火一把双刃剑,善用火者则为福,不善用火者则为害,火一旦控制不好,就会发生火灾。火灾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引导迁移通过学习燃烧的条件,你能分析这场火灾能发生的原因吗?为了避免灾难再次的发生我们要学会防火,灭火。指导合作今天,我们就从生活中最简单的灭蜡烛,来探究灭火的方法和原理。实验栏给大家提供工具和药品有:请4号同学做好记录:方法及破坏燃烧的哪个条件?给大家一个提示,碳酸钠粉末能快速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烧杯的底部老师事先给大家装好的碳酸钠,加入稀盐酸即能产生二氧化碳。请大家想更多的方法熄灭蜡烛。开始实验,给大家5min。实验结果交流:灭火需要破坏一项条件即可。引导迁移生活中有很多的方法都运用了灭火的原理。炒菜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