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473341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气候条件的分析,论述了加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的必然性。通过对目前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局限性和现状进行重点分析,对农村气象服务的特殊性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完善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的途径和许多可行性的举措。核心词:农村,农业,公共气象服务,问题,具体措施引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国内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与气象工作紧密相联息息有关。气象工作与“三农”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农业生产受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天气、气候条件影响十分明显。丰富的农业气候资源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另一方面各类气象灾害也对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农

2、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适应新形势的规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出应有奉献,我们应着力解决制约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多种不利因素,充足运用现存资源,大力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增进农业的发展。文献回忆:1.构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若干问题研究 王晓录 郭玉喜 山西省气象局,太原,0300 文章在分析山西省气象为农业农村服务的现状与局限性的同步,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对气象服务的五大需求。作者在研究了新农村建设服务体系的建设问题,提出构建农村气象监测体系、农村气象预测服务体系等问题,同步提出了建设气象服务的保障措施。2.有关做好农业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 蒋运志,唐熠,唐桥义(广西桂林市气象局,

3、广西 桂林1001) 文章通过对国内气候条件、气象灾害的研究,指出气候条件越发严峻的事实。作者分析了目前“三农”存在的重要气象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以便更好地增进农业增收、农村健康发展。3. 江苏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技术方案 张旭晖 商兆堂 蒯志敏 王俊 谢洪芳 文章通过对江苏省气象局因地制宜地制定的江苏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技术方案带来的成功进行分析,提出在为进一步深化特色农业气象的大背景下,针对如何提高特色农业服务水平和质量,增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决策服务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自 年以来持续年的中央一号文献都就农业农村和农民增收,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问题,农业防灾减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

4、应对气候变化,现代农业的发展等工作进行部署,对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规定,为气象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做好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对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安全、防灾减灾、趋利避害、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等各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 一、国内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1.公共气象服务产品针对性差。国内的气象预报大多具有普遍合用性,各地的预报涉及的要素都是相似或相近的,没有专门针对农业的气象预报。大多数农民听天气预报只关怀的是与否有降水,是不是会降温,对其他的天气要素都不关怀。2.气

5、象信息传播效率得不到保证。农村获取信息的途径相对比较单一,重要集中在电视直播的天气预报和部分手机发送的气象信息以及广播电台发布的气象信息。3.农村气象知识的普及限度不高。近些年气候变化越发明显,气象问题越发明显。农村居民在自然问题面前显得束手无策,重要因素还是掌握的气象常识过于单薄。也正是由于农民的气象知识单薄,才导致不能最大限度的发动群众来采用全面的抵御自然灾害的措施。4农村的减灾防灾的体系不健全。重要的防雷防雹设施在大多数的农村都属罕见,农民防雷防雹意识淡薄,常常会发生闪电使人畜致死的状况。5. 气象信息传播存在着一定的盲区和滞后性。因传播手段所限,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民常常难以及时获

6、取气象预警信息,致使农村成为遭受气象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地方。需求与服务不能较好地“对接”。6. 天气预报的精确率和服务及时性与规模化农业生产需求有差距。 天气预报的精细化、针对性还满足不了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二、针对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的对策宏观层面:1、广开气象信息获取渠道。建议气象局与通讯运营部门联合建立“绿色通道”,向更多农民开通手机短信包月信息,重点发送气象灾害预警手机短信,逐渐完善预报服务传播系统,建立信息接受平台和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建立较密集的气象预报预警显示牌,同步建立镇、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基层气象防灾减灾队伍。2、开展多层次的气象信息服务。气象部门不仅要做好平常的

7、天气预报工作,同步要加强农业生产中的服务,及时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中长期服务。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农民产前、产中、产后都需要优质的气象服务。3、开展气象知识科普宣传。农民对气象知识尤为缺少,特别是防灾减灾知识,气象局可组织气象知识宣传队伍,进村进行宣讲,同步编印某些气象知识宣传单、小册子、宣传画册等,运用村镇集会广泛散发。还可以与村委会建立宣传气象知识制度,定期进行广播宣传,以便农民获得更多的气象知识及防灾减灾知识。 4 建立多样化的农村气象信息发布体系。 建议气象部门通过农村灾害性天气广播发布系统、手机短信发布系统、电子显示屏发布系统、网站发布系统等平台发布气象信息。具体贯彻

8、层面: 1.依托科技进步,大力提高气象服务的科技含量加强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调查和影响评估,加大农业气象(农作物的产前、产中、产后天气预报分析和农作物的产量预报)服务力度;不断提高对农林业病虫害、地质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预警和应急保障能力。积极应用卫星遥感技术预测产量,应用多种先进手段提高预报精确率,及时开展环境评价、气候资源运用与保护等项工作,充足开发运用风能、太阳能,为新农村建设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在农村建设、能源运用、建设规划等方面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加强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基本设施建设。 加快气象观测站网建设,为突发性灾害天气的预报预警提供可靠资料,从而为农业生产、农村稳定和农

9、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气象保障。可以采用以地方财政为主体、部门支持、社会(公司)赞助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加大对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网建设的投资力度,优先完善天气敏感区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网建设,实现所有乡(镇)和部分行政村建有自动气象站的目的,达到有效监测局地性突发气象灾害的时空辨别率。 建立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所有部门的服务信息产品均通过农网这个较好的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发布。按照各自层次、职责进行分工,形成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网络体系,所有信息即刻发布到千家万户和市场,并增进各地的信息及时活跃在市场。 抓紧建设气象灾害预警响应体系,在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建设气象灾害信息自动接受系统,如电子显示

10、牌,贯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迅速响应机制。3加强协作,完善气象信息发布渠道,提高气象服务的效益。气象服务产品的有效传递,离不开现代传媒和通信。从农村实际出发,当务之急是提高电视、电话、手机短信的气象服务能力。1) 气象与广电部门的合伙:增长和调节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各地电视台应当顺应农民朋友的强烈规定,保证转播全国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在晚上八点半左右增长一次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并在早、中、晚多增长滚动字幕。2) 气象与电信部门的合伙:可以考虑申请一种新电话号码,作为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热线电话,基本通话费和信息附加费采用包月形式,消除农民拨打电话的顾虑,提高气象服务的效率,节目内容可以是涉

11、及气象服务在内的新农村建设的多种信息,实现信息集成。3) 气象与移动、联通等部门的合伙:应充足发挥乡、村干部手机的作用为广大农民服务,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警。.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建立气象专家下基层制度,定期差遣气象专家参与乡镇村举办的“农民知识化培训班”授课、培训,可以向农民传授有关气象与农业生产技术,宣传科学防备气象灾害的知识,有助于树立农民科学生产和气象灾害防备意识。结束语: 加强和完善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事业,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工作,也是国内气象服务事业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气象事业对经济社会的基本性、前瞻性作用日益彰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突出需要解决如何配备资源发展市场农业,如何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知识农业,如何拉伸产业链发展产业化农业。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做的好,实现了农民的增产增收,就有助于国内繁华发展,为国内的社会进步奉献力量。也有助于维护国内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稳定迅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