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渚旅游资源评价与优化开发.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473023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渚旅游资源评价与优化开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桃渚旅游资源评价与优化开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桃渚旅游资源评价与优化开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桃渚旅游资源评价与优化开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渚旅游资源评价与优化开发.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桃渚旅游资源评价与优化开发桃渚实习是我们大学三年以来最后一次全班一起的集体实习活动,但与前几次实习相比而言,这次失去兴致,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觉得平平淡淡的,可能是以前去过的原因吧。我们去了三个点,一个桃渚古城墙,一个大坎门,一个南门坑,这三个点我们都只是感觉是去走了一趟而已,总觉得是这几个点没有突出景点特色的景观,没有一个所谓的亮点。一、桃渚概况(一)桃渚的简介桃渚镇位于临海市东部沿海,南接上盘镇,北靠三门县,西邻杜桥、小芝两镇。镇政府驻地东洋距台州市市区仅30千米,距临海市市区45千米,总面积129平方公里,下辖行政村80个,共9.2万人口。桃渚得名于桃渚军事古城戚继光当年为抗击倭寇而建成

2、的古城。桃渚古城自古来一直为海洋,三面环山,至明初修建卫所起,才渐为海滨集镇,后当地人民围垦海涂,于悬渚处广植桃树,桃渚之名即由此来。桃渚,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桃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是风物气候相宜的佳地。全镇有耕地面积48000亩,水域面积5000余亩,滩涂面积1.09万亩,盛产水稻、柑桔、西兰花等各种农产品及淡海水养殖。 桃渚,历史悠久,美誉远扬。桃渚的历史最早要追朔到2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墈头石林、武坑峰林及白岩山的熔岩就是典型的白垩纪晚期火山地质面貌。桃渚的历史最闪亮的是戚继光抗倭,明朝嘉靖三十八年四月,上千名倭寇大举入侵桃渚,包围桃渚

3、城七天七夜,形势十分危急。戚继光闻讯后,自宁波率军直驱桃渚,与守城军民一起,全歼入侵之倭,取得了台州抗倭的重大胜利,史称“桃渚之役”,这一战为桃渚城赢得了“英雄城”的美誉,名垂千史,桃渚城因其是明代抗倭遗址而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桃渚,山水奇特,风光秀丽。自古以来,桃渚就素有“海上仙子国”之称,境内景点共有300多处,199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并以奇特著称。武坑峰林,高耸入云,绝壁如削,奇石嶙峋;大墈头石林,形形状状的石柱有序地排叠着,世界上仅有夏威夷和爱尔兰的同类石柱林能与之媲美;龙湾海滨更是中国东部少见的流纹岩海蚀景观,海、滩、礁、山、岩

4、融为一体,形成秀美的海山景观,2008年,龙湾海滨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风景区;桃江十三渚,十三块小洲点缀在宽阔的桃江上,构成了“洁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优美田园风光。(二)经济状况桃渚镇农工商经济一体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境内有荷花塘、北涧塘等800亩省级粮食自给工程和龙头千亩国家级商品粮食基地建设为龙头的全镇万亩优质米基地。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水果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其中高接换种面积达1000亩,“桃渚牌”、“洞林牌”、“金口福”等农产品已被国家工商局批准登记注册。全镇有8500滩涂面积,海水养殖达万亩,其中大黄鱼、彩虹明缨蛤、台湾草虾等名特优养殖面积近5000亩。工业初步形

5、成螺帽、胶业、服装、节日灯等为重点的支柱产业。商品市场繁荣,农副产品和水产品交易活跃,是临海的一个商贸重镇。全镇共有中学5所,小学15所,成人教育学校1所。其中晓村小学被授予台州市农村示范学校称号,并被中国科学院确定为“现代化小学教学”课题研究实际基地。中学教育富有特色,桃渚中学有着一支荣获全国冠军的男、女藤球队,并为国家队输送多名球员。桃渚镇是一个旅游大镇,南宋宰相文天祥曾称她为“海上仙子国”,头顶两项“国保”,一项为桃渚军事古城。它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目前存留的古城址是当年戚继光为抗击倭寇而建的,现在由国债资金投入的保护和开发军事古城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另一项为桃渚国家地质

6、公园。以晚白垩纪火山地质遗迹著称,那里的岩峰绝壁如削,巍峨雄险,蔚之壮观,由峰丛、峰墙、天生桥、洞林、峰柱、峰林景观构成独具一格的“万柱山”、“千柱峰”、“百柱崖”、“珊栏壁”、“卧龙谷”等引人入胜的石林奇观,令人叹为观止。此外,海山公园的天然海滨浴场富浪涛惊骇,是游人盛夏避暑的胜地。现已开发商业街小区和桃源名府小区两期房地产,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均价2500元左右。(199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桃渚城因其是明代抗倭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国土资源部批准桃渚为国家地质公园。2007年国家藤球训练基地落户桃渚,藤球队先后18次代表浙江省队参加

7、全国性比赛,5次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性比赛,在国际性比赛中荣获冠亚军5次)桃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工业、农业、旅游业是桃渚的三大支柱产业。近年来,桃渚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工业总量稳步提升,现有个体企业800多家,规模上企业4家,年产值8500万元,以五金、机械、建材、服装为主。2006年初,镇党委、政府将“工业立镇”确定为发展战略地位,借东部大开发东风,利用沿海高速将在桃渚镇内设立道口的区位优势及30公里海岸线、1万余亩涂滩的资源优势,着手开辟沿海高速桃渚道口工业区块及红脚岩综合开发区块,按照“两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目标,将这两大区块打造成为桃渚工业发展的主基地。农业产业化不断提高

8、,全镇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其中洞林果蔬合作社是省级示范性合作社;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景点内涵不断深化,年接待游客14万人次以上。另外,藤球特色教育品牌进一步打响,桃渚中学藤球队在各类比赛中履获佳绩,名扬省内外;文明创建成效显著,分别获“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生态镇”和“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镇”、“台州市文明镇”、“台州市科普乡镇”等荣誉称号;集镇面貌日新月异,先后建成了桃源名府小区、桃源居小区、海山商业街、东洋大道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使集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委、政府继续实施集镇区的东拓、南移、西延、北迁方针,全面改善集镇的硬件环境和人居环

9、境,突出旅游商贸小城镇的特色,进一步拉大集镇框架,加强人口的聚集,努力打造成为辐射三门的临海东部商贸重镇。(三)交通状况桃渚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日益凸出,公交班车频繁往返台州市区、杜桥、临海、海游等地,乘大客车可随时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宁波、温州等大中城市,拟建中的台州沿海大通道、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台州段贯穿镇区,并在境内设立道口。镇内交通网络完善,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一)山景景区中,突兀的手掌峰、石柱峰等海拔不高,但相对高度大,它们经过长时间的风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些火山熔岩地貌及种类丰富的化石,在地质学、考古学方面有很高的科研和科普价值,是一部

10、珍贵的科考、科教和考古的自然教科书。(二)水景有桃江十三渚,在石柱峰的脚下,桃渚古城的东面,由天然的溪河围成十三个小岛,人们称之为桃江十三渚,水中有岛,岛中有水,是一个很好的水上游乐和观光的重要资源,但是桃渚的水质比较浑浊。还有南门坑的沙滩,位于临海市,又名南门坑,位于浙江省临海东部海岸线上,东接东海,南接雁荡,西邻神仙居,北连溪口、天台,是浙江东南旅游线的交汇点,紧邻全国文保单位桃渚军事古城。是国家地质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台州市唯一的海滨浴场。桃渚龙湾海滨景区(桃渚大火山)环境优美,海中有山,山中有海。山上树木茂盛,怪石林立。金色沙滩,海岸曲折,岬湾齿错,礁石嶙峋,海蚀洞窟

11、和石崖遍布。(三)植物景观植被覆盖率在85%以上,植被疏密有致,区内空气清新,又植有果林,可以进一步开发成采摘园,吸引更多的游客。(四)交通条件桃渚景区内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景区离台州市中心区20多公里,临海市区50多公里,大大加强了景区与外界的通达性。(五)人文景观受中日韩佛教文化交流的影响,临海民间历来就有崇尚佛教的传统,仅玉界景区内就散布着多家佛教寺庙和道教洞天,这突出了中华佛道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反映出景区自然风光的秀丽。还有桃渚古城,始建于明朝是明代浙东南用于抗倭的四十一个卫所中,保存罕见完好的一个,它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戚继光将军曾在此抗击倭寇,并留下了烽火台、点将台、校场等古迹。在此

12、发生的人或事物丰富了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内涵。三、桃渚旅游资源的优化开发(一)对景点进行有效的开发和价值开发譬如桃渚景区的一些景点要有效的定位,能更加显示出他的内在价值,海滨、沙滩要凸显独特之处,而不是一味采取其他地方的项目,没多大意义。自然、人文景观要有显示出美学和科学价值,要有正确的区位方向。(二)政府要加强对景区的重视程度政府可以提出相关利于景区的政策法规,也可以鼓励市民对景区正确的开发,对他们提供相当优惠的政策,可以对市民对景区的破坏行为进行严谨的惩罚措施、政策。也要对企业进行相当的约束和鼓励的政策,以免企业为了私利,而破坏景区。(三)树立好的旅游形象,加强宣传力度我们要树立好的旅游形象,要让游客来景区有好的环境、景点,给他们回去以后可以有美好的回忆,不让他们对景区留下不好的印象。同时也要加强对景区的宣传,正当的宣传,不是盲目的一味的宣传,可以对符合景点的城市进行大力的宣传,比如电视广告,报纸,杂志,传单,广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