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的基本知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472484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的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泵的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泵的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泵的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泵的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泵的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的基本知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泵的基本知识第一章 泵的定义和选型第二章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参数第三章 泵的汽蚀第四章 泵的检验与试验第五章 泵的运行特性与维护第一章 泵的定义和选型第一节 泵的定义泵是一种将能量传递给被抽送的液体,使其能量增加,从而达到抽送液体目的的机器。能量传递的形式有:(1)原动机泵的机械能传递给它所抽送的液体,使液体的机械能(液体的位能、压能及动能)增加,从而使被抽送液体克服管路中的阻力,从低能量(位能及压能较低)的液源经过管路流向高能量(位能及压能较高)液体的地方。这种形式比较常见。(2)泵把液流A的能量传递给液流B,当这两股液流流过泵的时候,液流A的能量减小,液流B的能量增大,两股液流混

2、在一起流出泵,达到抽送液流B的目的。这种泵称为射流泵。(3)泵把一股液流中的能量集中到部分液流中,使这部分液流的能量增大,以达到抽送部分液流的目的。第二节 泵的选型 一、泵的类型 单吸泵、双吸泵 单级泵、多级泵蜗壳式泵、分段式泵 离心泵 立式泵、卧式泵 屏蔽泵、磁力驱动泵高速泵 叶片式泵 单级泵、多级泵 旋涡泵离心旋涡泵 混流泵 泵 轴流泵 柱塞(活塞)泵、隔膜泵电动泵往复泵 计量泵容积式泵 蒸汽泵转子泵齿轮泵、螺杆泵、罗茨泵、滑片泵其它类型泵喷射泵、空气升液泵、电磁泵二、化工装置对泵的要求(1)必须满足流量、扬程、压力、温度、汽蚀余量等工艺参数的要求。(2)必须满足介质特性的要求:对输送易燃

3、、易爆、有毒或贵重介质的泵,要求轴封可靠或采用无泄漏泵,如屏蔽泵、磁力驱动泵、隔膜泵等。对输送腐蚀性介质的泵,要求过流部件采用耐腐蚀材料。对输送含固体颗粒介质的泵,要求过流部件采用耐腐蚀材料,必要时轴封应采用清洁液体冲洗。(3)必须满足现场的安装要求。 对安装在有腐蚀性气体存在场合的泵,要求采取防大气腐蚀的措施。对安装在室外环境温度低于-20以下的泵,要求考虑泵的冷脆现象,采用耐低温材料。对于安装在爆炸区域的泵,应根据爆炸区域等级,采用防爆电机。 (4)对于要求每年一次大检修的工厂,泵的连续运转周期一般不应小于8000小时。为适应3年一次大检修的要求,API610(第八版)规定石油、重化学和气

4、体工业用泵的连续运转同期至少为3年。 (5)泵的设计寿命一般至少为15年。API610(第八版)规定石油、重化学和气体工业用离心泵的设计寿命至少为20年。 (6)泵的设计、制造、检验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常用的标准和规范见下表。 (7)泵厂应保证在电源电压、频率变化范围内的性能。我国供电电压、频率的变化范围为: 电压 380V10%,6000V+5%、-7% 频率 50Hz0.5% (8)确定了的型号和制造厂时,应综合考虑泵的性能、能耗、可靠性、价格和制造规范等因素。 第二章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参数离心泵具有性能范围广泛、流量均匀、结构简单、运转可靠和维修方便等诸多优点,因此离

5、心泵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除了在高压小流量或计量时常用往复式泵,液体含气时常用旋涡泵和容积式泵,高粘度介质常用转子泵外,其余场合,绝大多数使用离心泵。据统计,在化工生产(包括石油化工)装置中,离心泵的使用量占泵总量的70%-80%。第一节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主要由叶轮、轴、泵壳、轴封及密封环等组成。一般离心泵启动前泵壳内要灌满液体,当原动机带动泵轴和叶轮旋转时,液体一方面随叶轮作圆周运动,一方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自叶轮中心向外周抛出,液体从叶轮获得了压力能和速度能。当液体流经蜗壳到排液口时,部分速度能将转变为静压力能。在液体自叶轮抛出时,叶轮中心部分造成低压区,与吸入液面的压力形成力差,

6、于是液体不断地被吸入,并以一定的压力排出。第二节 离心泵的主要零部件1、泵壳泵壳有轴向剖分式和径向剖分式两种。大多数单级泵的壳体都是蜗壳式的,多级泵径向部分壳体一般为环形壳体或圆形壳体。一般蜗壳式泵壳内腔呈螺旋型液道,用以收集从叶轮中甩出的液体,并引向扩散管至泵出口。泵壳承受全部的工作压力和液体的热负荷。2、叶轮叶轮是唯一的作功部件,泵通过叶轮对液体作功。叶轮型式有闭式、开式、半开式三种。闭式叶轮由叶片、前盖板、后盖板组成。半开式叶轮由叶片和后盖板组成。开式叶轮只有叶片,无前后盖板。闭式叶轮效率较高,开式叶轮效率较低。3、密封环密封环的作用是防止泵的内泄漏和外泄漏,由耐磨材料制成的密封环,镶于

7、叶轮前后盖板和泵壳上,磨损后可以更换。4、轴和轴承泵轴一端固定叶轮,一端装联由器。根据泵的大小,轴承可选用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5、轴封轴封一般有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两种。一般泵均设计成既能装填料密封,又能装机械密封。第三节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1、流量Q泵的流量是指泵在单位时间内由泵出口排出液体的体积量。以Q表示,单位是m3/h或m3/s。2、扬程H泵的扬程是指单位重量的液体通过泵后获得的能量,以H表示,单位是m,即排出液体的液柱高度。3、转速n泵的转速指泵没单位时间内的转数,以n表示,单位是r/min。4、功率和效率Pu=pgQH1000KW1、有效功率Pu 泵的有效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泵输送出的液

8、体获得的有效能量,也称输出功率。式中Q泵的流量,m3/sH泵的扬程,mP介质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g=9.81s2=2、轴功率Pa 泵的轴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由原动机传到泵轴上的功,也称输入功率,单位是W或KW。pu3、效率 泵效率是泵的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即pa第四节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泵的特性由线反映在恒定转速下的各项性能参数。国内泵厂提供的典型的特性曲线一般包括H-Q线、N-Q线、-Q线和NPSHr-Q线。第五节 离心泵的分类一、按离心泵的结构分类分类方式类 型特 点图 例按吸入方式单吸泵液体从一侧流入叶轮,存在轴向力双吸泵液体从两侧流入叶轮,不存在轴向力,泵的流量几乎比单吸泵增加

9、一倍按级数单级泵泵轴上只有一个叶轮多级泵同一根泵轴上装两个或多个叶轮,液体依次流过每级叶轮,级数越式,扬程越高拉泵轴方位卧式泵轴水平放置立式泵轴垂直于水平面按壳体型式分段式泵壳体按与轴垂直的平面剖分,节段与节段之间用长螺栓连接中开式泵壳体在通过轴心线上的平面上剖分蜗壳泵装有螺旋形压水室的离心泵,如常用的端吸式悬臂离心泵透平式泵装有导叶式压水室的离心泵特殊结构潜水泵泵和电动机制成一体浸入水中液下泵泵体浸入液体中管道泵泵作为管路一部分,安装时无需改变管路屏蔽泵叶轮与电动机转子联为一体,并在同一个密封壳体内,不需采用密封结构,属于无泄漏泵特殊结构磁力泵除进、出口外,泵体全封闭,泵与电动机的联接采用磁

10、钢互吸而驱动自吸式泵泵起动时无需灌液高速泵由增速箱使泵轴转速增加,一般转速可达1000r/min以上,也称部分流泵或切线增加压泵立式筒型泵进出口管在上部同一高度上,在内、外两层壳体,内壳体由转子、导叶等组成,外壳体为进口导流通道,液体从下部吸入二、按工作介质分类的离心泵类型水泵:1、清水泵:最常用的离心泵,采用铸铁泵,填料密封2、锅炉给水泵:A、泵的压力较高,要求保证法兰连接的紧密性;B、应防止泵进口处产生汽蚀,过流部件应采用抗腐蚀性和抗电化学腐蚀的材料;C、防止温度变化引起不均匀变形。3、热水循环泵A、吸入压力高、温度高,要求泵的强度可靠;B、填料函处于高压、高温下,应考虑减压和降温;C、如

11、采用端吸式悬臂泵时,由于轴向推力大,要求轴承可靠4、凝结水泵A、对泵的汽蚀性要求高,常采用加诱导轮或加大叶轮入口直径和宽度的方法改善泵的汽蚀性能B、泵运转易发生汽蚀,过流部件有时采用耐汽蚀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磷青铜等)3、填料函处于负压下工作,应防止空气侵入油泵耐腐蚀泵第三章 泵的汽蚀第一节 汽蚀现象及其危害1、汽蚀现象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由于某种原因使泵的进口处的压力低于液体在该温度下的汽化压力(即饱和蒸汽压),液体开始汽化而产生汽泡,并随液流入高压区时,汽泡破裂,周围液体迅速填充原汽泡空穴,产生水力冲击。这种汽泡的产生、发展和破裂现象就称为汽蚀。2、汽蚀危害性(1)汽泡破裂时,液体质点互相冲

12、击,产生600-25000Hz的噪声及机组振动,两者相互激励使泵产生强烈振动,即汽蚀供振现象;(2)过流部件剥蚀及腐蚀破坏;(3)泵性能突然下降。3、汽蚀发生的部位和腐蚀破坏的部位汽蚀发生的部位在叶轮进口处,或是液体高速流动的地方,腐蚀破坏的部位常在叶轮出口或压水室出口处。第二节 汽蚀的参数1、汽蚀余量NPSHspvU2ps泵吸入口处单位质量液体超过液体汽化压力的富余能量(以米液柱计),称汽蚀余量,其值等于从基准面算起的泵吸入口的总吸入水头(绝对压力,以米液柱计)减去该液体的汽化压力(绝对压力,以米液柱计),即:g2ggNPSH= + -式中ps从基准面算起的泵吸入口压力,pa;pv液体在该温

13、度下的汽化压力,Pa;us泵吸入口平均流速,m/s;液体密度,kg/m2基准面按以下两种原则取定位置:(1)、ISO标准,GB标准规定 基准面为通过叶轮叶片进口的外端所描绘的圆绘的圆的中心的水平面。对于多级泵以第一级叶轮为基准,对于立式双吸泵以上部叶片为基准。(2)、API标准规定 对卧式泵,其基准面是泵轴中心线;对立式管道泵,其基准面是泵吸入口中心线,对其它立式泵,其基准面是基础的顶面。2、装置汽蚀余量NPSHa由泵装置系统(以液体在额定流量和正常泵送温度下为准)确定的气蚀余量,称装置汽蚀余量,也称为有效汽蚀余量或可用汽蚀余量(以米液柱计),其大小由吸液管路系统的参数和管路中流量所决定,而与泵的结构无关。3、必需汽蚀余量NPSHr由泵厂根据试验(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