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安丰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物技术在组织培养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466475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寿县安丰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物技术在组织培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寿县安丰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物技术在组织培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寿县安丰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物技术在组织培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寿县安丰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物技术在组织培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寿县安丰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物技术在组织培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寿县安丰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物技术在组织培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寿县安丰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物技术在组织培养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生物技术在组织培养、DNA和 蛋白质分离及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考点134生物技术实践应用植物组织培养1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1)菊花组织培养过程菊花组织形成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生根菊花植株。(2)月季的花药培养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花药离体培养技术的异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花药离体培养技术相同点理论依据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基本过程植体愈伤组织丛芽生根移栽;无菌技术及接种操作基本相同影响因素选材、营养、激素、pH、温度、光照等不同点选材体细胞生殖细胞(精子)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提醒同一株绿色植物不同部分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

2、织的基因相同。3植物激素与组织培养(1)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其作用及特点: 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加强的趋势。使用顺序不同,结果不同,具体如下:使用顺序实验结果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又分化同时使用分化频率提高用量比例不同,结果也不同4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1)材料:植物的种类、材料的年龄和保存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一般来说,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容易进行组织培养。嫩枝生理状态好,容易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2)营养:常用的培养基是MS培养基,其中含有

3、的大量元素是N、P、S、K、Ca、Mg,微量元素是Fe、Mn、B、Zn、Cu、Mo、I、Co,有机物有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蔗糖等。提醒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3)环境条件:pH、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如菊花组织培养所需pH为5.8,温度为1822,光照条件为每日用日光灯照射12小时。1(2020江苏卷,16)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考点13

4、5生物技术实践应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11原理、方法和目的基本原理方法目的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0.14 mol/L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溶于NaCl溶液中并稀释NaCl溶液为2 mol/L时,DNA溶解,而部分蛋白质发生盐析生成沉淀,通过过滤可除去部分蛋白质及不溶于NaCl溶液的杂质当NaCl溶液稀释至0.14 mol/L时,DNA析出,过滤可除去溶于NaCl溶液的部分蛋白质和其他杂质DNA不被蛋白酶所水解加入嫩肉粉嫩肉粉中含木瓜蛋白酶,水解蛋白质DNA不溶于酒精溶液加入冷却酒精(95%)DNA析出,除去溶于酒精的蛋白质DNA可被二苯胺染成蓝色加入二苯胺,并沸

5、水浴鉴定DNA2.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1)步骤:提取血细胞核物质(蒸馏水涨破)溶解(2 mol/L的NaCl溶液)过滤(除杂质)析出(滴蒸馏水,降NaCl溶液浓度至0.14 mol/L)过滤再溶解(2 mol/L的NaCl溶液)过滤进一步提纯(体积分数为95%的冷却酒精)鉴定。(2)鉴定比较加入物质结果图示实验组均加入:4 mL二苯胺试剂2 mol/LNaCl溶液5 mL丝状物(DNA)溶液逐渐变蓝对照组不变蓝(3)注意事项制备鸡血细胞液时,要在取鸡血的同时加入柠檬酸钠,静置后上层是血清,下层为所需要的血细胞。两次加蒸馏水的目的不同,一是涨破细胞,二是稀释溶液。鉴定DNA时需沸水浴加热。二苯胺

6、试剂要现配现用,否则会影响鉴定的效果。2(2020江苏卷,32)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DNA粗提取的相关探究活动,具体步骤如下:材料处理:称取新鲜的花菜、辣椒和蒜黄各2份,每份10 g。剪碎后分成两组,一组置于20、另一组置于20条件下保存24 h。DNA粗提取:第一步:将上述材料分别放入研钵中,各加入15 mL研磨液,充分研磨。用两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备用。第二步:先向6只小烧杯中分别注入10 mL滤液,再加入20 mL 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然后用玻璃棒缓缓地向一个方向搅拌,使絮状物缠绕在玻璃棒上。第三步: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2 mol/L NaCl溶液溶解上述絮状物。DNA检测:

7、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4 mL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置于沸水中加热5 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溶液的颜色深浅,结果如下表:材料保存温度花菜辣椒蒜黄2020(注:“”越多表示蓝色越深)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该探究性实验课题的名称是_。(2)第二步中“缓缓地”搅拌,这是为减少_。(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分析。 结论1:与20相比,相同实验材料在20条件下保存,DNA的提取量较多。结论2:_。针对结论1,请提出合理的解释:_。(4)氯仿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与水和DNA均不相溶,且对DNA影响极小。为了进一步提高粗提取时DNA的纯度,在第三步的基础上继续操作的步骤:_,

8、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使DNA析出。考点136生物科技新手段PCR扩增技术1原理:DNA复制。2条件:模板、原料、酶、ATP。3场所:体外PCR扩增仪。4方向:DNA复制的具体过程涉及DNA双链的方向。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为了明确地表示DNA的方向,通常将DNA的羟基(OH)末端称为3端,两磷酸基团的末端称为5端。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而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因此,DNA复制需要引物。当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后,DNA聚合酶就能从引物的3端开始延伸DNA链,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5过程(1)变性:当温度上升到90以上时,双

9、链DNA解旋为单链,如下图:(2)复性:温度下降到50左右,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如下图:(3)延伸:温度上升到72左右,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链,如下图:6检测PCR扩增效果(1)将样品进行50倍稀释:取2 L PCR反应液,加入98 L蒸馏水。(2)以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在波长260 nm处,将紫外分光光度计的读数调节至零。(3)将步骤中的DNA稀释液加入到厚度为1 cm的比色杯中,测定其在260 nm处的光吸收值(用A260 nm表示)。注意DNA在260 nm的紫外线波段有一强烈的吸收峰,可以利用DNA的

10、这一特点进行DNA含量的测定。(4)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DNA含量。DNA含量(g/mL)50A260 nm稀释倍数注意据测定,1 g/mL的DNA在厚度为1 cm比色杯中,OD260为1相当于50 g/mL的双链DNA。以此为标准,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DNA浓度。7PCR技术的应用PCR技术模拟细胞内DNA的复制过程,实现对某一段DNA的扩增。PCR技术能在几小时内将极微量的DNA特异性地扩增上百万倍,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因为样品中DNA含量太低而难以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的难题,大大提高了对DNA分子的分析和检测能力,被广泛地应用于基因克隆、基因序列分析、遗传病诊断、古生物学研究以及刑侦破案、亲子鉴定

11、等诸多方面。3(创新题)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请回答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问题。(1)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通常将_的末端称为5端,当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后,DNA聚合酶就能从引物的_开始延伸DNA链。(2)PCR利用DNA的热变性原理解决了打开DNA双链的问题,但又导致了DNA聚合酶失活的新问题。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从一种Taq细菌中分离到_,它的发现和应用解决了上述问题。要将Taq细菌从其他普通的微生物中分离出来,所用的培养基叫_。(3)PCR的每次循环可以分为_三步。假设在PCR反应中,只有一个DNA片段作为模

12、板,请计算在5次循环后,反应物中大约有_个这样的DNA片段。(4)请用简图表示出一个DNA片段PCR反应中第二轮的产物。(5)简述PCR技术的主要应用。考点137生物科技实践应用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1蛋白质分离的依据蛋白质各种特性的差异,如分子的形状和大小、所带电荷的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吸附性质和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等,可以用来提取和分离不同种类的蛋白质。2凝胶色谱原理(1)识图析图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图A,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由于扩散作用进入凝胶颗粒内部而被滞留;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被排阻在凝胶颗粒外面,在颗粒之间迅速通过。图B,蛋白质混合物上柱;洗脱开始,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

13、质扩散进入凝胶颗粒内;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则被排阻于颗粒之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被滞留,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向下移动;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分子完全分开;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行程较短,已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还在行进中。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因此得以分离。(2)列表比较 蛋白质比较相对分子质量大相对分子质量小凝胶内部不能进入能进入运动方式垂直向下垂直向下和无规则扩散运动经过路程较短较长洗脱次序先流出后流出提醒凝胶色谱柱的直径大小不影响分离效果,但直径过大造成洗脱液体积大,样品稀释度大;凝胶色谱柱的高度与分离度有关。3凝胶电泳法原理凝胶电泳法的原理是不同蛋白质的带电性质、电量、形状和大小不同,在电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方向、阻力不同,导致不同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率不同。如下表:决定运动方向形成库仑力形成阻力决定运动速率电荷性质电荷量分子形状分子大小4.实验操作流程样品的处理粗分离透析(去除小分子杂质)纯化凝胶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纯度鉴定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提醒红细胞洗涤过程中,洗涤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