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459816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策略研究大道之行也教教学设计冯店镇中:杜克学 (八年级一班 2012.9.28)课 题24、大道之行也课 时1课时课 型新授核心知识联系实际,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学情分析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探究古人对理想社会高瞻远瞩的构想,并能联系实际简单分析现实社会。教学目标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2、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3、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

2、会人。教学策略与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环节师 生 双 边 活 动生 成 或 评 价一、检查预习生字词语天下为公 wi 选贤与能 j 讲信修睦 m 矜 gun 男有分 fn 货恶其弃于地也w 编纂zun 门闩shun字 义大道之行:施行。选贤与能:j,通“举”,选拔矜、寡、孤、独、废疾者:通“鳏”,老而无妻的人。男有分: f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货恶其弃于地也:w,厌恶、憎恨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二、新授谁来说说,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

3、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全文翻译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

4、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一) 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二)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三)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讨论探究:“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讲信修睦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男有分,女有归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由此可见,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就是孔子早就提出的“大同社会”,

5、都是没有阶级压迫,没有战争纷扰,平等自由、安定富足、团结和睦的理想世界。只是陶渊明在表述自己的理想时更含蓄。拓展延伸“大同”是一个儒家的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有许多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补充洪秀全与太平天国、孙中山与“天下为公”的材料,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4)介绍孔子关于“小康”社会的文字,激发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像,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完成配套练习。比较桃花源记形成归类记忆,进一步理解有含义的句子激发学生对孔子“大同”社会的理解,此处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补充,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局限性拓展延伸,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想象,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和社会现实说说自己的理想社会,并注意合理性核心知识巩固当堂练习1、背诵检查2、默写课文及重点文言字词3、发挥想象,写写我心中的理想社会课外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2、作业本内容板 书设 计24、大道之行也根本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教 后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