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各次实验思考题答案(仅供参考).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456617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通信各次实验思考题答案(仅供参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移动通信各次实验思考题答案(仅供参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移动通信各次实验思考题答案(仅供参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移动通信各次实验思考题答案(仅供参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移动通信各次实验思考题答案(仅供参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各次实验思考题答案(仅供参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各次实验思考题答案(仅供参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次实验MSK实验思考题及答案1、 什么是最小移频键控? 答:最小移频键控是MSK,它是移频键控的一种改进型,在FSK方式中,相邻码元的频率不变或者跳变一个固定值。在两个相邻的频率跳变的码元之间,其相位通常是不连续的。MSK是对FSK信号作某种改进,使其相位始终保持连续变化的一种调制。2、 MSK信号具有哪些特点?答:已调信号的振幅是恒定的;信号的频率偏移严格地等于,相应的调制指数;以载波相位为基准的信号相位在一个码元期间内准确地线性变化;在一个码元期间内,信号应包括四分之一载波周期的整数倍;在码元转换时刻信号的相位是连续的,或者说信号的波形没有突跳。第二次实验GMSK实验思考题及答案1、G

2、MSK调制与MSK调制有何不同?答:GMSK是在MSK调制器之前加入一高斯低通滤波器,且高斯低通滤波器要求带宽窄,且是锐截止的;具有较低的过冲脉冲响应;能保持输出脉冲面积不变。GMSK信号的解调与MSK信号解调完全一致。2、请分析GMSK调制中的BbTs系数?答:参变量BbTs 为高斯滤波器的归一化3dB带宽Bb与码元长度Ts的乘积,GMSK信号的频谱随着BbTs值的减小变得紧凑起来。需要说明的是,GMSK信号频谱特性的改善是通过降低误比特率性能换来的。前置滤波器的带宽越窄,输出功率谱就越紧凑,误比特率性能变得越差。不过,当BbTs0.25时,误比特率性能下降并不严重。第三次实验QPSK实验思

3、考题及解答1、QPSK还可以采用其它的调制方式吗?答:可以采用相位选择法,采用一个四相载波发生器分别送出调相所需的四种不同相位的载波,按照串/并变换器输出的双比特码元的不同,逻辑选相电路输出相应相位的载波。2、观察QPSK调制解调中的XY波形(即星座图),并分析A方式和B方式的不同点?答:QPSK的星座图由四个点构成,在XY轴上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相位,A方式代表的四种相位是:45、135、225、315; B方式代表的四种相位是:0、90、180、270。第四次实验DQPSK实验思考题及解答1、什么是DQPSK?答:DQPSK四相相对移相调制,通过前后码元之间的相对相位变化来表示数字信息。2、

4、分析DQPSK较QPSK有哪些优点?答:DQPSK传输信息的特有方式,使得解调时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这是因为不论提取的载波取什么起始相位,对相邻两个四进制码元来说都是相等的,那么相邻两个四进制码元的相位差肯定与起始相位无关,也就不存在由于相干解调载波起始相位不同而引起的相位模糊问题,所以,在使用中都采用相对的四相调制。信道分配实验实验思考题1、请上网或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无绳电话的发展阶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相关的技术等。答:第一代是模拟无绳电话系统即CT-1系统,CT-1无绳电话属于FDMA系统,数十几个双工频道被无绳电话公用,采用话音模拟调频及数字信令技术。第二代是数字无绳电话系统即CT-2系

5、统,采用32Kkb/sADPCM话音编解码器,TDMA/FDMA的多址方式,每个载波上可以传输112路话音,多数采用时分双工(FDD)的工作方式,调制方式为GFSK或/4-QPSK。2、中国的模拟无绳电话系统与美国和欧洲的有区别吗?区别在什么地方?答:中国的模拟无绳电话采用的是20个信道,频带宽度0.5M,每个信道间隔25KHz;美国和欧洲的采用25个信道,频带宽度3M,每个信道间隔125KHz。3、移动通信原理中FDMA、TDMA、CDMA有何本质区别?请用形象的坐标形式表示。答:FDMA把总频段划分为若干占用较小带宽的频道,这些频道在频域上互不重叠,每个频道就是一个通信信道,分配给一个用户

6、。TDMA把时间分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再分割成若干时隙(无论帧或时隙都是互不重叠的),每一个时隙就是一个通信信道,分配给一个用户。CDMA不同用户传输信息所用的信号不是靠频率不同或时隙不同来区分,而是用各自不同的编码序列来区分,或者说,靠信号的不同波形来区分。4、无绳电话信道切换的原理是什么,它与我们所用GSM手机的越区切换有何相似之处,又有何不同?答:无绳电话在通话过程中可以切换通话信道。若用户感觉当前通话信道上有干扰,可按手机上的“频道”键或“转换”键(不同的无绳电话厂商有不同的功能键)。启动切换信道的信令传输过程,座机给手机重新指定一个空闲信道,双方一起转移到新的空闲信道继续通话。这与蜂

7、窝移动通信系统的越区信道切换相似。区别在于后者由系统与移动台自动测量和切换信道,前者是人工测量(听话音效果)和人工启动然后再自动切换信道。用户线信令与无绳电话实验实验思考题及解答1、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箱中实现了两部电话的交换功能,更多的电话之间的交换以及中继等与此类似,同学们可以以此为参考,想想四部电话之间如何实现信令的交换,如何实现控制?答:信令的交换及控制同两部电话之间的交换是一样的,只是增加了两个用户。用户电路用户电路交换网络 CPU中央处理单元用户电路用户电路2、实验中两部电话可以实现交换,可实验箱并没有配交换机,那么类似于交换机功能的电路是什么?请仔细观察硬件电路和框图,找出它的组成部

8、分以及各个部分所起的作用。答:本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箱中,程控交换机的功能已经集成进去,主要是有单片机(MCU)和控制电路来实现,详细原理框图如下所示。GOLD序列特性实验实验思考题及解答1、扩频通信利用了Gold序列的自相关和互相关性的什么特点?答:Gold序列有优良的自相关、互相关特性,即自相关函数有很大的自相关函数值,而互相关性有很小的互相关函数值。2、(选做)实验步骤4-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答:观察“PSK1”的频谱可以观察到,Gold码的频谱被搬移了10.7M,改变扩频码的速率可以观察到,当速率为200K时的频谱比速率为100K时的频谱要宽一倍,说明扩频码速率越高

9、则扩展的频谱越宽。3、扩频通信中除了m序列和GOLD序列外,还有哪些伪随机序列?答:另外还有非线性反馈移存器序列,有两种分别是二次剩余序列和M序列。GOLD序列的捕获与跟踪实验实验思考题及解答1、延迟锁相环在扩频通信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延迟锁相环通过一非线性的反馈环路来实现输入信号(扩频信号)的跟踪和同步作用。2、捕获与跟踪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有先后顺序吗?捕获与跟踪的具体步骤是什么?答:伪随机码的同步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搜索和捕获伪随机码的初始相位,使与发端的码相位误差小于1bit,这就可保证解扩后的信号通过相关器后面的窄带中频滤波器,通常称这一步为初始同步或捕获;第二步是在初始同

10、步的基础上,使码相位误差进一步减小,使所建立的同步保持下去,通常称这一步为跟踪。3、在接收机尚未完成捕获和跟踪时,观察“ZH3”和“CQ3”处的波形,并结合图4-2-3分析延迟锁相环的鉴相特性是如何产生的?答:在接收机尚未完成捕获和跟踪时,从“ZH3”、“CQ3”处可以观察到相关峰波形,那么延迟锁相环的鉴相特性是由超前半个码元的相关峰“CQ3”反相后同滞后半个码元的相关峰“ZH3”叠加而成的。扩频与解扩实验实验思考题及解答1、当“SIGN1设置”拨码开关全部设为全1或全0时,比较“S1-KP”与“GOLD1”信号波形,并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答:当“SIGN1设置”设为全1时,“S1-KP”

11、同“Gold1”波形一样;当“SIGN1设置”设为全0时,“S1-KP”同“Gold1”波形反相。“S1-KP”是“Gold1”同“SIGN1”求同或得到的,因此当“SIGN1”为全1时,S1-KP”同“Gold1”波形一样,当“SIGN1”为全0时,S1-KP”同“Gold1”波形反相。2、目前商用的CDMA系统是采用的哪种扩频方式?查找相关资料画出该系统的组成框图。答:目前商用的CDMA系统采用DS-CDMA直扩方式,系统组成框图如下所示:信码d1(fb)fcC1CLKd1sEX(t)调制解调0Tb ( ) dt采样解扩d1时钟同步地址码同步载波同步S(t)s1(t)s(t)载波fc地址码c1(fp=kpfb)调制载波fc地址码cN相关运算扩频信码dNSN(t)3、实验步骤5-中分别改变发射机的信码速率和扩频码速率,“PSK1”处扩频前后的频谱分别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答:当扩频码速率为200K时的频谱比速率为100K时的频谱要宽一倍,说明扩频码速率越高则扩展的频谱越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