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应急预案模板.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456342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设备应急预案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气设备应急预案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气设备应急预案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气设备应急预案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气设备应急预案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设备应急预案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设备应急预案模板.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气设备应急预案2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煤业有限公司电气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电气设备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 事故一旦发生、 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机电设备事故是指电气设备触电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 这种事故大多是违章作业有关。电气设备伤人事故的危害程度不会过大, 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人的误操作和设备的缺陷, 一台设备的操作和维修往往是由一两个人进行。电气伤人类型( 1) 人身触及已经破皮漏电的导线或由于漏电而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 2) 停电检修时, 由于停错电或维修完毕后送错电而造成维修人员触电伤亡。( 3)

2、 误送电造成触电伤亡。( 4) 违反有关规程规定进行带电作业, 造成触电伤亡。( 5) 在设有电车架空线的巷道中行走, 肩扛长件金属工具碰架空线而触电。( 6) 高压电缆停电后, 由于电缆的电容量较大, 没有完全放完电。如果没有放完电就去触摸带电的火线, 就会造成触电伤亡。( 7) 管理漏洞。2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井下发生电气设备事故后, 现场工作人员应视灾害严重程度不同, 首先开展救援( 自救和互救) 的同时通知调度室, 按照有关程序报告有关部门和专业救护队伍进行抢救。1、 迅速检查事故现场, 视灾害严重程序不同进行救援。2、 若个别人遇险, 且确定危险不会再扩大, 应在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

3、 迅速抢救。3、 若事故灾情未停止或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地面指挥部应启动应急预案, 按预案程度开展抢救工作。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电气设备事故发生后应该按照事故相应的响应等级及时报告有关政府部门, 并成立相应的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煤矿应根据政府急救援指挥的要求, 配备相应的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 应急指挥部组成, 应由通风、 机电、 安监等部门的人员以及矿长和总工程师组成。3.2煤矿指挥机构及职责电气设备事故发生后, 煤矿的应急指挥机构如下: 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人员: 指挥部职务 姓 名 矿职务总 指 挥 矿 长 副 总 指 挥 总 工副 总 指 挥 安全副矿长副 总 指 挥 生产副

4、矿长副 总 指 挥 经营副矿长副 总 指 挥 工会主席成 员: 3.2指挥机构及职责3.2.1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煤矿发生电气设备事故时, 应参照综合预案的指挥机构设置, 及时有效地处理事故。煤矿发生电气设备事故后, 矿长、 总工程师和其它领导必须立即赶到现场指挥救灾。矿长是负责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 在矿长未到之前由值班矿长负责指挥。3.2.2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 负责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具体事务工作。办公室设在矿井调度室, 主任由总经理兼任或由总经理授权的常务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兼任, 副主任由相关的副总经理担任, 成员由有关副总工程师

5、及有关部门人员共同组成。应急救援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 1) 负责矿山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 根据事故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 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保持联系, 传达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 3) 调动矿山应急救援力量, 调配矿山应急救援资源。( 4) 提供技术支持, 组织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组参加救援工作, 协调矿山医疗救护工作。( 5) 调用矿山应急救援基础资料与信息。( 6) 顶板事故灾难扩大或专业领域救援力量、 资源不足时, 协调相关救援力量及设备增援。( 7) 完成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事项。4 预防与预警( 一) 防止煤矿井下人身

6、触电的措施是严格做到”三无”、 ”四有”、 ”两齐”、 ”三全”、 ”三坚持”。( 1) 三无: 无鸡爪子、 无羊尾巴、 无明接头。( 2) 四有: 即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 有螺钉和弹簧垫圈, 有密封圈和挡板, 有接地装置。( 3) 两齐: 即电缆悬挂整齐, 设备硐室清洁整齐。( 4) 三全: 即防护装置全, 绝缘用具全, 图纸资料全。( 5) 三坚持: 即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 坚持使用煤电钻、 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 坚持使用甲烷电和风电闭锁。( 二) 要制定周密的检修计划和安全措施, 并认真加以落实。( 1) 认真落实停电措施, 检修设备的电源开关和相应辅助开关、 关联开关一定要停电加锁

7、、 挂牌。( 2) 检修前要检查瓦斯, 只有瓦斯浓度在不大于规定值时, 方可停电开盖、 验电、 放电, 并做好保护接地。( 3) 检修中要做好监护, 避免其它人员和工作对检修活动产生干扰, 影响检修质量, 造成事故。( 4) 检修中, 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要认真做好逐质量验收。( 5) 检修完后, 必须检查设备地点及对送电有影响的场所瓦斯浓度值, 只有瓦斯浓度值不大于规定时, 并和相关单位联系好, 方可送电。( 6) 送电后, 必须试运转正常, 方可正常投入工作。5信息报告程序矿井调度室接到电气设备事故汇报后, 立即将事故概况 向值班矿长汇报, 并根据值班矿长的批示向专业救护队、 矿长、 矿

8、技术负责人汇报。汇报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后的时间、 地点、 事故发后的初步原因、 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现场人员状况, 人员伤亡撤离情况(人数、 程度、 所属单位)等。6 应急处理: 6.1 响应分级调度室接到电气设备事故汇报后, 立即通知值班领导, 值班领导根据具体情况, 通知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立即到调度室集合, 总指挥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以及启动哪一级别应急预案。 (1) 发生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时, 事故后30人以上被困灾区, 已经或可能导致30人以上死亡, 为I级响应。(2)发生特大伤亡事故时, 事故后10人以上、 29人以下被困灾区, 已经或可能导致10人以上29人以下死亡, 为 II

9、级响应。(3)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时, 即事停故后3人以上、 10以下 被困灾区, 己经或即将导致3-9人死亡, 为III级响应。(4)发生一般伤亡事故时, 即事故后1人以上、 3人以 下被困灾区, 己经或即将导致3人以下死亡, 为IV级响应。6.2 响应程序矿井重大电气设备事故发生后, 矿井调度室为发出预警通报的责任单位。当调度室接到井下发生电气设备事故的汇报后, 根据事故的危害程度作出指示, 如事故危害大, 立即停止向出事机电设备供电撤出灾区人员, 按应急预案规定的顺序通知矿长、 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 有关人员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汇报, 召集专业救护大队, 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派救

10、护队员进入灾区侦察灾情、 救人,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参照本预案和现场处理方案制定救灾方案, 救护队进行救灾工作直至灾情消除、 恢复正常生产。6.2.1 应急指挥电气设备事故发生后, 指挥人员应做出的决策有: 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不同, 分析判断的内容, 如发生灾害程度严重时, 必须立即停止向事故设备供电撤出灾区和可能影响区域的人员, 按救灾程序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并请求派遣救护队, 快速成立救灾指挥部, 根据灾害的情况准备好救灾物资, 制定救灾方案, 为确保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必须保证通风畅通, 快速查清井下人员。救护队到达后, 立即按救灾方案部署救护队抢救人员, 并命令有关单位准备救灾物

11、资, 通知医院准备抢救伤员, 通知食堂及招待所准备好救灾人员接待工作。在处理电气设备事故中, 必须考虑灾害的程序, 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 在确保救灾人员安全的前提下, 以抢救危险区域的人员为首要目的, 以迅速快捷的方式为手段, 及时制定救灾措施。7 应急保障: 7.1 应急物资保障: 煤矿按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要求, 建立健全井上、 井下救灾料库, 储备绝缘工具, 劳动防护用品、 担架、 (如木棒、 撬棍、 手据、 急救箱)等必要的救灾装备、 物资等。 7.2 应急装备保障: 矿山救护和医疗救护装备专用警灯、 警笛, 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 请求地方政府及时协调对事故进行交通管制, 开设应急救

12、援特别通道, 最大限度赢得抢险救灾时间。同时, 企业应建立有线、 无线相结合的基础应急通信系统, 并提供相应的通信设备。8 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 1) 、 认真检查掘进巷道内的瓦斯浓度和局部通风机开关20米以内的瓦斯浓度值不大于规定值。( 2) 、 安全监控设备正常, 各种传感器安装位置正确。 ( 3) 、 各种闭锁完善, 断电范围准确。( 4) 、 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性能完善, 不失爆。( 5) 、 掘进巷道内线中吊挂整齐、 完整。( 6) 、 漏电保护装置、 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性能完善, 动作可靠。( 7) 、 各种通风、 洒水、 防尘、 防突等设施完善。( 8) 、 瓦斯检查员及有关领导和岗位工作人员全部到位。( 9) 、 上述条件都完备后, 先启动局部通风机, 当局部通风机运转正常、 风量达到要求后, 方可给巷道内的动力电源送电。9 、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