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教案[486].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456136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山界》教案[48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老山界》教案[48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老山界》教案[48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山界》教案[48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山界》教案[486].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山界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教法: 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围绕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本文第一课时重在解决目标1和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从对课文的熟读过程中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同时又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学习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而第二课时则重在引导学生研读和赏析精彩片段,学习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解其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性,给以方法,让学生来解决问题。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按时间和地点变化转移材料的

2、特点 2、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导入新课毛主席的诗七律 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这里面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样一座被称为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一座山的呢?板书:老山界 难二、自主学习 1、放录音,听朗读带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A、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记叙了什么事?记叙文有哪些要素? 记叙这件事用了哪种顺序?以什么为线索?回忆录;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时间变化,地点转移;以翻山为索(决定翻山、翻山经过、翻山之后) B、划出表示时间和地点转移的词(自主完成表格) 思考:这样有什么作用?

3、 2、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同时我们也了解了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同桌讨论:翻越老山界过程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全面思考。 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对于这些困难,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要求学生跳读、勾划、概括)。 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酣然入梦、观赏夜景。鼓着勇气、继续前进。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这些描述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

4、的思想性格? 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 “鼓”字含有战胜自身某种弱点(文中指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从而克服艰难险阻的意思,表现了红军的坚毅,顽强和无畏精神。如改为“凭”,就缺乏这种表现力。首尾两段的作用。 1、文章主要记叙翻山的艰难,首尾两段说了这个意思没有呢? 2、研读首段: 首段交代了些什么? 高度(三十里高)名称(土名叫老山界) 交代高度起什么作用? 说明山难翻(暗示中心意思)。 文题为何用土名“老山界”?(联系与瑶民攀谈一段) 通俗亲切:暗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3、研读尾段。 抓住“第一座”、“小得很”细加体会。三、自主精读,赏析语言(一)赏析重要语句 1、提问:在读过课文以后,你觉得哪些语句能表现老山界的“难”?哪些语句能表现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课前所划出的文中语句,交流心得 3、师引导,点名学生作分析4、小结:生速读课文,归纳中心,明确文章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