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455984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语文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语文模拟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语文模拟试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语文模拟试题(90分钟完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应得分100实得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一)、畅游拼写乐园(5分) k wi jio bn jng bng jin zhng kng b zhng rng( ) ( ) ( ) ( ) ( ) fi cu dng jing gui qio k du gung ji( ) ( ) ( ) ( ) ( )(二)、我是查字典高手(3分) 1.“幽”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_;用部首查字法查_,再查_画。“幽”字的解释有:隐蔽的;深远;安静;藏在心里的;昏暗。“幽静的小路”中的“幽”应取第_种解释;“幽暗的光”中的“幽”应取第_种解释。2.用数

2、笔画查字法,“蘸”应查_画。(三)、睁开慧眼慎选择(8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颠簸 慈详 悬崖峭壁 应接不暇B、要挟 竣工 幼雅可笑 粉妆玉砌C、抵御 湛测 精兵减政 专心致志D、竞赛 轻蔑 再接再厉 死得其所2.下列关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你既然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要努力地去做。B、小明因为学习刻苦,所以受到老师的表扬。C、老师一边弹琴,同学们一边唱歌。D、与其边做作业边玩,不如先做完作业再玩。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家都注意卫生,全校同学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B、我带了课本、笔、纸等文具,按时到校。C、在公共场所,我们应当维持清洁。D、我一定

3、听取大家的意见,改正缺点。4.下列句子词序变化后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A、他家来客了。他家客来了。B、他都问过谁?他谁都问过。C、也只有他这样怕冷。这样怕冷也只有他。D、有你们看的书。书有你们看的。5.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子之矛 B、反归取之C、“至之市而忘操之”中的第一个“之”6.与“罗贯中三国演义”最相似的一项是( )A、宋江水浒传 B、吴承恩西游记、贾宝玉红楼梦 D、鲁迅闰土7.下列三组词是反义词的一组是( )A、渴望盼望 B、遥远附近 C、奇妙奇特8、下列三组词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A、欺侮侮辱 B、欺骗诚实 C、强盛衰败(四)、选兵选将各就各

4、位(3分)因为所以 宁可也不 如果就 虽然但是 无论都 只有才1.( )做了对别人有益的事,心里( )会很充实。2.( )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 )“神州五号”飞船在2003年10月15日飞上了太空。3.人人平等,( )是谁,( )必须遵守规章制度。4.解放军官兵( )自己受苦受累,( )让汶川灾区的人民再多受一点罪。5.( )周总理是国家领导人,( )他的生活非常简朴。6.(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 )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五)、我给句子变魔术(7分)1.爸爸教训了我一顿。(1)改为“把”字句:_(2)改为“被”字句:_2.教室里很安静。 改为夸张句:_3.

5、 我的爸爸李大钊已经将要被敌人杀害了。 修改病句:_4.滴滴答答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片。 缩句:_5. 其实我有的 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儿又何必介意呢? 改为陈述句: 6. 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 改为间接引用: (六)、判断下列广告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对偶 夸张 比喻 双关 拟人1.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2.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 )3.只要您拥有春兰空调,春天就永远陪伴着您。( )4.神仙饮琼浆玉液长生不老,百姓喝莲塘高粱欢乐健康。( )(七)、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下面人物特点。(3分) _的顼碗少年 _的张思德 _的李大钊 _的汤姆索亚

6、_的鲁滨孙 _的周总理 (八)、根据课文用“望”字组词填空。(7分)凡卡( )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 )了。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 )爷爷能来接他回去,这是他美好的( )。信寄出后,他整天( )着、等待着。两个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他很( ),半年后乡下捎信来说爷爷死了,凡卡( )了。二、口语交际( 3分)针对现在网络犯罪年轻化的现象,有专家指出,要禁止青少年上网。对此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你选其中一种观点并阐述你的理由:(不少于100个字) 三、阅读积累与运用(27分)(一)课内阅读(9分)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

7、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1、本文段的作者是 ,他被人们誉为“ ”。你还读过他 和 这两部作品。(2分) 2、通过阅读和理解,你发现,本文段中,小女孩的心情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起初,为擦不擦火柴而( ),随后,为火柴带来的温

8、暖而( ),后来,又为火柴的熄灭而( )。(3分) 3、请就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提问并作答。(2分)问题: 回答: 4、“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这句话让你体会到 。(2分)(二)文言文阅读(3分)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解释括号里的词。(1)众皆弃去( )(2)破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

9、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 (三)现代文阅读(15分)掌心化雪 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大冬天里,雪花飘的很紧,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棉袄去上学,一路上冻的瑟瑟发抖。突然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的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的发紫了。”她慌张地答:“不冷。”转身落荒而去。她是个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别人窥见她衣服背后的贫穷。 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大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 教室里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喳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里猜测会是什么呢?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很索然,她写到:“ 。”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