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的诊断思路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454849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晕厥的诊断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晕厥的诊断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晕厥的诊断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晕厥的诊断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晕厥的诊断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晕厥的诊断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晕厥的诊断思路(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会】晕厥的诊断思路 - 丁香园论坛-医学/药学/生命科学论坛晕厥 的诊 断思路晕厥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多年来对晕厥的诊断和治疗比较混乱,临床研究资料不多,欧 洲心脏病学会发表的晕厥的处理指南根据近年来临床实践寻找更有利的证据,指导晕厥 的诊断和治疗,进一步规范了对晕厥的诊断的步骤,使治疗更为科、合理有效。一、晕厥的定义及流行病学晕厥是多种原因导致的突发、短暂的意识丧失,能自行恢复。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其机制是短暂的大脑灌注低下。晕厥发生前可有先兆,如轻微头晕,恶心、出汗乏力和 视觉异常,但多数表现为突然发作,因此经常引起摔伤,在老年人中尤其常见。美国弗明翰(Framingham)研究表

2、明晕厥的发病率男性3%,女性3.5%,老年人6%。 大约 203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晕厥或晕厥前兆的体验。有些晕厥往往预示 着恶劣的预后,如心律失常的晕厥。晕厥中934%为心脏原因引起,严重者可导致猝 死。一年内的死亡率为 30%。导致晕厥的的病因繁多,机制复杂,医生处理具体病人时 往往面临一些难题。近年来,国外在晕厥的病因和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快,在临床中 普遍开展了直立倾斜试验,电生理检查,电话心电图、信号平均心电图等检查,这些方 法的应用,使某些往往原因不明的晕厥变得有因可查,晕厥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已大为改 观。二、晕厥的病因及分类心脏性晕厥心律失常性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包括慢快

3、综合征)2、房室阻滞3、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4、室性快速心律失常5、长 QT 综合征6、Brugada 综合征7、与起搏器及ICD有关8、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血流动力学性1、心脏瓣膜病变:如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狭窄、脉动脉及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 人工瓣功能障碍;2、急性心肌梗死和/或缺血3、肥厚梗阻性心肌病4、心房粘液瘤5、急性主动脉夹层6、急性心包填塞7、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非心脏性晕厥神经介导性晕厥1、血管迷走性2、颈动脉窦综合征彩品 3、其它反射性晕厥 咳嗽性吞吐性排尿性排便性直立性低血压1、原发性自主神经功能失调2、继发性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脑血管病性锁骨下窃血综合征不明原因性晕厥三、晕厥的诊

4、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评估(1)初评:是否真正晕厥,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2)可疑诊断:进一步辅助检查(3)明确病因,确定诊断与治疗(一)病史1、诱因:(1)与体位有关的晕厥:卧位突出起立时晕厥:直立性低血压。体位改变后晕厥:心 房粘液瘤。(2)与颈部活动有关的晕厥:多由颈、椎动脉狭窄,或椎动脉窦过敏性晕厥。(3)卧位时发作的晕厥:阿斯综合征,过度换气综合征。(4)饥饿时发生的晕厥:低 血糖病。(5)特殊环境(情景性)发作的晕厥:如排尿、咳嗽、沐浴、潜水性晕厥:多 系神经反射性晕厥。(6)先有心悸的晕厥:提示为心律失常性。(7)运动当时晕厥:常 见于主动脉瓣狭窄。(8)运动后不久晕厥:肥

5、厚型心肌病。(9)手臂运动时诱发:锁骨 下窃血综合征。(10)与药物有关的晕厥:降压药、降糖药、抗心律失常药、洋地黄药 物、利尿剂等。(11)有猝死家族史: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致心律失常右 室发育不良、肥厚型心肌病。2、前驱症状 一般晕厥可先有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的症状:如脸色苍白、出汗、恶心、呕吐,快速心律 失常所致的先有心悸,过度换气晕厥:先有呼吸困难(频率加快)然后心动过速,四肢 末梢、口周发麻。脑血管病晕厥:先有神经性的症状,如偏瘫及颅神经损害症状:如构 语障碍、复视、眩晕。某些心律失常及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可无前驱症状。3、持续时间:晕厥发作主要为短暂的意识丧失,时间不一,

6、但多在一分钟 以内,长者 可达23 分钟。(二)体格检查:注意神志、体位、面色、血压、心率。1 、血管迷走性晕厥:面色苍白,但无紫绀,可有血压和/或心率减慢。2、主动脉瓣狭窄,左房粘液瘤:相应的特征性杂音。3、阿斯综合征:面色苍白,多有紫绀,呼吸深而慢,或出现叹息样呼吸,甚至心跳呼 吸停止,恢复心跳时则面部潮红。4、充血性心衰:常有血压下降。5、高血压所致:血压升高。6、癔病性晕厥:面色及血压均正常。7、锁骨下窃血综合征或动脉夹层:两臂血压不等。8、癫痫:意识障碍5 分钟,自发强直性阵挛,咬舌,脸发绀。(三)心电图心电图出现异常(不包括非特异性ST-T改变),提示晕厥可能与心律失常有关,心电图

7、 异常是心脏性晕厥和死亡率增加的独立预测指标,以下是可能与心律失常性晕厥有关的 心电图异常表现:1、双分支阻滞(左束支,右束支合并左前或左后分支阻滞)2、其它室内传导阻滞(QRS时限=0.12s)3、二度II型以上AVB。4、严重窦性心动过缓40bpm或窦房阻滞、窦性停搏3s。5、预激综合征。6、QT 延长。7、V1 -3ST 抬高伴右束支阻滞。&右胸导联T波导致,epsilon波和心室晚电位阳性,提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 (ARVD)。9、异常 Q 波:提示心肌梗死。(四)、进一步相关检查1、动态心电图:将病人的主观诉述给予客观证实。2、运动负荷心电图 双束支阻滞的晕厥:诱发房室传导阻滞

8、。缺血性心脏病:诱发出室速。 血管迷走性晕厥:运动试验恢复期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增强而易出现晕厥。3、超声心动图:检出心脏瓣膜或结构异常,如瓣膜狭窄、关闭不全、脱垂,腱索断裂, 肥厚性心肌病,心包积液,先天性心脏病,心房粘液瘤,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后室壁 瘤等。4、心室晚电位(VLP): QRS波终末部和ST段上的高频,低振幅的碎裂电活动,它的 存在提示心室内存在缓慢传导区,有潜在的折返途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能发生折返性 室速。意义( 1 )不因原因晕厥: VLP 阳性,提示病因为室速。(2)心梗、心肌病: VLP 阳性,有猝死危险。(3)反复持续性室速: VLP 阳性,表明为折返机制。(4)反复

9、晕厥室速: VLP 阳性,安装抗心律失常起搏器。( 5)持续性室速: VLP 阴性,提示室速机制不是折返。5、心率变异性(HRV) 指窦性心律不齐的程度,用于交感、副交感神经调节障碍的评估,易发生晕厥的人群, 交感神经活性亢进,HRV低,高血压、冠心病、心衰,交感活性增强,迷走神经活性 减弱,HRV低。6、心脏电生理检查( 1 )心房食道调搏术。(2)心内电生理检查:标测电图,程序刺激法。(3)意义:病窦的辅助诊断:食道调搏术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窦房传导时间等。 评定房室结功能;评定希浦氏纤维系统功能;评定房室旁路的特征;诱发终止 与晕厥有关的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宽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10、筛选抗心律 失常药物。 为射频消融术提供诊断手段。7、脑电图主要用于癫痫的诊断与晕厥的鉴别诊断。8、放射学检查(1)心血管造影。(2)脑血管造影。(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电子计算机和血管造影相结合的检查,经电子计算 机进行数字化及减影,去除不必要的影像,使常规心脑血管造影图像更加清晰,对比度 更好。彩盂 (4)CT颅内占位脑血管意外:出血、梗塞。确定或排除脑内血肿、挫裂伤,区分硬膜外,硬膜下。结合造影,诊断脊髓空洞症,脊髓占位病变。主动脉夹层血 肿。9、磁共振成像( MRI) 利用人体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间磁共振信号的强烈差别,利用扫描及计算机重建获得断 层图像。与CT相比,由于其可

11、得到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图象,使得图像解剖结构 逼真,病变显示清楚,对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还由于MRI检查时血管呈低信 号(暗影),故无需造影剂,即可使正常或异常血管成像,所以, MRI 在头颅、椎管, 脊髓及血管检查中地位突出。对心包疾病、心肌病、心包钙化诊断可靠,对主动脉夹层 的范围、出入口、有无钙化及分支病变诊断准确可靠。10、直立倾斜试验( TTT)机制:正常人直立时下肢充血使回心血量减少,心室充盈减少,主动脉压下降,通过颈 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快,心脏收缩加强及 外周血管收缩而使血压保持正常。而在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由于存在调节障碍,突然

12、 减少回心血量,可引起儿茶酚胺分泌过度增加,心肌收缩力明显增加,导致心室近乎完 全排空的高度收缩状态,进而过度刺激左室下后壁的机械感受器C纤维,通过迷走神经 及舌咽神经向延髓心血管中枢传入,从而抑制正常状态下以交感神经为主的传导通路的 传入,所以,心血管中枢的传入信号以副交感神经成份为主,传出到心脏及血管时,副 交感神经占明显优势,最终导致血管异常扩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加上上述机制还 产生矛盾性的脑血管收缩,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促使晕厥的发作。异丙肾上腺素能增强 心肌的收缩力和增加传入纤维的敏感性,使试验的阳性率提高。目的:评价神经介导性晕厥,诊断不明原因的晕厥,试验前除外器质性心脏病如严重

13、高 血压病、冠心病、主窄、肺动脉高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等以 及病因已明确的晕厥。11、颈动脉窦按摩试验 机制:颈动脉窦压力增加时,兴奋压力感受器致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减慢,血压 下降,当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及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时,颈动脉窦按摩可产生超常反应,并 可诱发晕厥,甚至抽搐。颈动脉窦按摩有三种类型:心脏抑制型:心脏停搏耳S;血管 减压型:收缩压下降250mmHg;混合型。目的:主要用于颈动脉窦过敏性晕厥的诊断。颈动脉窦按摩的禁忌证:有严重动脉硬化,颈动脉狭窄。3个月内有脑卒中。12、卧位起立试验 机制及目的:机制同直立倾斜试验,但此试验要观察直立后的血压心率的即刻反

14、应,以 诊断直立性低血压或直立性心动过速。结果判定:正常人直立后收缩压可轻度短暂下降,但20mmHg,且多在两分钟内恢复, 舒张压无大变化,心率增加不超过20次/分。直立性低血压:直立后收缩压下降=30mmHg或出现晕厥或近似晕厥。 直立性心动过速:直立后心率增加=25 次/分。13、药物试验(1)阿托品试验:解除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抑制,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辅助检查。(2)异丙肾上腺素试验:用于窦性心动过缓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鉴别诊断。(3)酚妥拉明试验:用于嗜铬细胞瘤的辅助诊断。14、血液及内分泌代谢物的测定(1)血糖:低血糖晕厥。(2)心肌酶、肌钙蛋白测定:急性心梗。(3)血尿儿茶酚胺及

15、其代谢物浓度测定。(4)血常规:重症贫血性晕厥。(5)血电解质:电解质异常如低钾对心律失常性晕厥的诊断。(五)晕厥的危险分层晕厥危险性预测有5个变量:年龄大于45岁;有心衰病史;有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室速,室颤发作史;心电图有特定的改变,如Q-T延长,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改变;驾车,飞行员等特殊职业。四、引起晕厥的各种疾病的特点(一)心脏性晕厥 指由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排量突然减少或暂停而致的晕厥,多由于心律失常和/或器 质性心脏病引起。共同特点是:可在任何体位发作,诱因多与劳力有关,发作前无症状 或有心悸,发作时多有心脏节律改变,面色紫绀或苍白、呼吸困难,晕厥多反复发作, 有心脏病史。1. 心律失常:过快及过慢的心率均可导致晕厥。正常人在卧位维持脑部血流的心率在35190 次/分,若大于 190 次/分,由于心室舒张期充盈不足,心排血量显著下降而导 致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厥,若心功能不全则情况更为严重;心率过缓,小于35 次/分或 停搏,则心排血量降低或中断也可引起晕厥发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