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导学案教师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45433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晏子使楚》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晏子使楚》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晏子使楚》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晏子使楚》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晏子使楚》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晏子使楚》导学案教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晏子使楚》导学案教师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晏子使楚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阅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句,提高文言文解读能力;体会晏婴机智的辩才,学习他热爱国家从容应对的谈吐机智。2.过程与方法读、背课文,积累文言文的解读能力;学习晏婴在外交场合从容对答,不辱使命,不卑不亢的处世态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不卑不亢的处世态度,学习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找回自我。学习重点1.课文读读背背;文言实词和虚词;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2.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词序;古今词义的差异。学习难点1.对文中所出现的诸如“其实”“坐”“病”“请”等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语的理解。2.晏子反驳楚王时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语言艺术。方法指

2、导(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时,注意将单音词译为双音词。文言文单音词多,现代汉语双音词多。翻译文言文,很重要的一点是把单音词译为双音词。如课文开头一句中的“将使楚”,可译为“将要出使楚国”。(2)注意比较古今词义的不同。“何坐” 中的“坐”,作“犯罪”讲,现代汉语中已不用这样的意项。“其实味不同”中的“其实”,是代词“其”(它们)和名词“实”(果实)的连用。现代汉语中的“其实”,通常是个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相当于“实际上”(承上文而含转折)。(3)注意通假字。通假,也叫“通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如本课中的“曷”(同“何”)“熙”(同“嬉”),就是通假字。古书多用通假字,多掌

3、握一些通假字,对阅读文言文大有益处。(4)注意了解词类活用。“齐人固善盗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两句中的“善”本为形容词,在课文里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善于、擅长。(5)注意文言句式的一些特点,但不要拘泥于术语、概念。如:判断句:“晏婴,齐之习辞者也”,“圣人非所与熙也”,两句的判断格式为“也”。前者是肯定判断,后者是否定判断。倒装句(宾语前置):“何以也”,“曷为者也”,“何坐”,这三句都是疑问句,疑问代词“何”分别作介词“以”、动词“为”“坐”的宾语,前置。固定格式:“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得无耶”表示推测反问语气,意思是“莫非吗”“难道吗”。(6)对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要学会

4、积累、归类、比较。如“燕子将使楚”“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两句中“使”的意思就大不相同,前者意思是出使,后者意思是使得。积累、归类、比较法对学习文言文大有裨益。知识链接作家作品晏子(?公元前500),名婴,字仲平,春秋时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是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景公时为相,以节俭力行,危行危言显名于诸侯。今本晏子春秋共8篇,分为215章,每章记述一件事。以晏子即事劝谏景公治国利民,贤明为政的内容为主。晏子或犯颜直谏,析义明理,或婉言讽刺劝,发人自省,表现了晏子忠心耿耿地辅弼君主的思想。文章以记言为主,略于记事。书中较有文学意味的,是记述有关晏子行事的一些传说故事

5、,这些故事突出表现了晏子临危不惧忧国忧民廉洁奉公善于辞令的品格和特点。章末多有“君子曰”,或者标举“仲尼”“墨翟”的言论,以表明编者对晏子言行的评赞。基础过关预读课文,讨论完成下列基础训练题1解释下面句子加点的实词。(可以在空白处补充你认为重要的词) (1)晏子将使楚( ) (2)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3)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 (4)王曰:“何坐?” ( )(5)吏二缚一人诣王( ) (6)晏子避席对曰 ( )(7)圣人非所与熙也( ) (8)吏二缚一人诣王 ( )2解释以下虚词意义用法。(可以在空白处补充你认为重要的词) (1)楚王闻之( ) (2)何以也( ) (3)缚者曷为者也(

6、 )(4)齐人固善盗乎( ) (5)人楚则盗( )3.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和现在的用法不同或难以理解,画上圈,把解释写在下面,并与同学讨论。(整理列举在下面)。解答:古今词义明显不同的有:“为(其来也)”“坐(盗)”“诣”“避席”“其实”“得无”“熙”“病”,等等。4翻译以下句子,并能翻译全文。(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文本整体把握细读课文,思考下列引导性问题5.阅读课文,给文章分分层次,并尝试概括文章中心。层次:第一层:(曰,坐盗。)写楚王与左右定计侮辱晏子。第二层:(第二段)写晏子用巧妙的辞令给楚

7、王以反击,使楚王屈服。中心:这则故事通过晏子使楚国,挫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阴谋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的才能和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6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话回答) 7楚国君臣是怎样安排计谋的?(用自己的话回答)8.再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寻觅信息,分析晏子的性格。强调以下几点:晏子热爱自己的国家,才思敏捷,机智果敢,善于言辞,沉着冷静,不卑不亢,具有政治家和外交家的风度。文本局部探究研读课文,讨论完成下列探究性习题9.解释“之”字在下列句子中的用法和意义。A楚王闻之 ( ) B吾欲辱之 ( ) C婴闻之 ( ) D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解答:A之,代词,指晏子将要出使楚国这个消息

8、。B之,代词,指晏婴。C之,代词,这样的事,指下文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D之,助词,的。10.自由朗读课文,并推敲下列句子各应读成哪种语气?吾欲辱之,何以也?齐人固善盗乎?所以然者何?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明确:句是疑问语气,楚王的目的是栽赃陷害,当众侮辱晏子。责问的语气,楚王把矛头指向所有的齐国人,一个“固”字更是对齐国人的极大污蔑。句是晏子对生于淮南、淮北的橘“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产生原因的自问自答,是设问语气。句是晏子对晏子反问楚王“民生于齐不盗,入楚则盗”的原因,暗含“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之意,反问语气。11.讨论:楚王和臣下的谋划,是针对晏子的

9、,还是针对齐国的?各人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从课文中找出根据。解答: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讨论,关键是要说出理由。应该说,楚王的初衷是针对晏子的,可以从“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一句可以看出。但从另一方面看,晏子是齐国的使者,侮辱了晏子,也就是侮辱了齐国。而且,楚国的谋划,“齐人固善盗乎”一句,矛头直指整个“齐人”,就是针对齐国了。学生言之有理都应该肯定。或者可以说,既是针对晏子的,也针对了齐国。12.晏子在楚国反击楚王的目的是什么?能够成功反击依靠的是什么?楚王仗势欺人,想显显自己国家的威风,侮辱晏子,实质是侮辱与楚国平等的齐国,晏子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他采用“请君入瓮”、

10、“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因势利导,逼楚王于被动,从而达到了自己还击的目的。13.文章刻画了晏子做为一个外交家的高超的语言艺术,你能结合课文做简要分析吗?本文展示了高度的语言艺术。晏子既要反驳楚王的诬陷,又不能激怒楚王,因此在反驳时,他“避席”以对,显示其庄严的态度,但在说话时,又非常注意掌握分寸,寓刚于柔,把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模棱两可的揣度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婴闻之”留有余地,用“得无”“耶”等一类虚词,使语气变得委婉,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义正辞严而不卑不亢地折服了楚王,显示了睿智的思维和高超的语言艺术。深

11、化提升回忆课文,尝试下列提升性训练题14.背诵课文。15.你能和你们小组同学合作上台将课文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表演出来吗?16.把课文叙述的故事讲给家人或小学生听,问问他们还能用什么话来回答楚王。比较一下,他们的回答和晏子的回答,哪一种好?为什么?解答:这一题意在培养学生复述的能力以及和他人交往的能力。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但检查,可以在课堂上抽点时间让学生交流自己是怎么讲的,如可以先不讲晏子反击的话,让对方先设想,然后再告诉对方答案;还要交流对方是怎样设想反击的话的,看看有没有其他可以反击话,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延伸17.完成课外文言文阅读商汤见伊尹 昔者汤(商朝建国君主)将往见伊尹(

12、商朝初年的贤相),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彭氏之子御 御:驾车 B伊尹,天下之贱人也 贱人:出身低贱的人 C彼受赐矣 赐:恩惠,恩德 D因下彭氏之子 下:下令(2)请将“君将何之?”一句译成现代汉语。译文:_(3)这个故事中,作为君主的商汤有什么特点?试概

13、括:答:_参考答案:(1)、D(“下”是“使下车”之意) (2)、君王(大王、您)将要去哪里(到哪里去)?(3)、贤明,敬重人才,嫉恶如仇。 反思与感悟附:板书设计:晏子使楚出使前 出使过程 出使结果 楚王欲辱来使 晏子巧妙应对 楚王反取病课堂检测 测试题一、解释文中下列词语的意义1方( )2坐( )3徒( )4固( )二、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齐人固善盗乎 B缚者曷为者也C圣人非所与熙也 D系向牛头充炭直三、写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古今意义1谓左右曰古义:_,今义:_。2其实味不同古义:_,今义:_。3寡人反取病焉古义:_,今义:_。四、下列句子中与“何以也”句式相同的是( )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B缚者曷为者也C圣人非所与熙也 D为其来也五、本文说明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根据课文分析说明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