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45344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细胞的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整体,使有丝分裂过程高度有序的进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细胞核通过控制蛋白质的

2、合成控制有丝分裂进程B核膜消失使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成为可能C质膜向内凹陷将细胞核缢裂成两部分D线粒体代谢增强以满足分裂过程的能量之需2下列关于需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厌氧呼吸B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H和ATPC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2O,产生少量的H和ATPD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产生H2O,同时生成大量的ATP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等特性B酶通过为反应物提供能量来提高酶促反应速率C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在细胞内、外都能起催化作用D酶和ATP都具有物种特异性4下列关于

3、生活应用中,叙述正确的是A包扎伤口要用透气的纱布,原因是促进伤口的有氧呼吸B叶片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不吸收绿光所致C体温的维持与细胞呼吸有关,但不需要ATP水解供能D皮肤被锈钉扎伤后,要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中颜色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条件下,橙色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B在溶解有DNA的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后溶液变蓝C细菌分解尿素使培养基的pH升高,加入酚红指示剂后变红D刚果红与纤维素分解后的纤维二糖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6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细胞核的核孔、核膜、核仁、染色质均可以发生变化B通过核膜、核孔来实现核质之

4、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细胞核中会发生肽键、氢键、磷酸二酯键的数目变化D染色质不能称为遗传信息的载体,而是DNA的载体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林业生态工程是指依据生态工程学和森林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建造的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生产工艺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建设林业生态系统时,必须走生态经济之路,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实现手段分别是_和 _ 。(2)林业生态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各组分之间必须具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以便使系统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价值的转换和流通,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原理,并且还要综合考虑林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5、这主要体现生态工程的_原理。 (3)建设林业生态系统时要归还林业的本来面目,不能将如中草药、食用菌、野生花卉、香料植物甚至果树都拒之门外,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其中食用菌在林业生态系统中属于_。 (4)林业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等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8(10分)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甲、乙、丙、丁、戊、己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1、2、3、4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所代表的物质的名称是_,细胞中的1与2相比特有的是_(答案要全面)。(2)甲的特异性取决于_,甲通过乙控

6、制丙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过程叫做_。少数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会发生由乙指导甲合成的过程,该过程叫做_。(3)细胞中的乙除了图示作用,还有_(至少答出两点)。(4)己和丙参与构成生物膜结构,其中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的_决定。丁、戊都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相同质量的丁、戊含能量多的是_。(5)5为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直接供能。通常5供能后形成的产物有_。在绿色开花植物的根尖细胞中,形成5的结构有_。9(10分)下图表示了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克里克将图中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命名为_ 。过程发 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_ 的间期。在过程中如果出现了 DNA 分子

7、中若干个碱基 对的增添,而导致基因结构改变,这种 DNA 的变化称为_ 。(2)过程称为_ ,图中 DNA 片段由 500 对碱基组成,A+T 占碱基总数的34%,该 DNA 片段复制 2 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_ 。已知甲硫氨 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 AUG、UAC,某 tRNA 上的反密码子是 AUG,则该 tRNA 所 携带的氨基酸是_ 。DNA 一条链的碱基序列为TGTGCGTTGACC,若以其互 补链为模板合成 mRNA,则在转录过程中,所有的碱基互补配对的情况为(要求 DNA 的 模板碱基写在前面)_ 。(3)若 a、b 为 mRNA 的两端,核糖体在 mRNA 上的

8、移动方向是_ 。一个mRNA 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生物学意义是_ 。10(10分)为了检测高原训练对运动员体内的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需要对运动员训练前后的血红蛋白进行提取和分离,其步骤如下:(1)在红细胞的洗涤操作中,血液离心后结果如图所示,其中血红蛋白位于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洗涤红细胞时,要用相当于红细胞液体体积5倍的_洗涤红细胞3次,然后加入蒸馏水到原血液体积,再加40%的_,搅拌约10 min,使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2)在样品粗分离操作中,将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放在透析袋中进行透析。透析的目的是_。(3)血红蛋白的纯化是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杂蛋

9、白除去,最后经_电泳进行纯度鉴定。研究小组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_(填“较大”或“较小”)的蛋白质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在装填色谱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原因是_。(4)检测结果显示,经过高原训练后,运动员体内血红蛋白含量有了明显升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11(15分)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亮红眼突变型果蝇,为探究亮红眼基因突变体的形成机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1)亮红眼突变型果蝇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后,F1均为野生型,F2野生型与亮红眼表现型比为3:1,亮红眼果蝇雌雄个体数相当,说明亮红眼的遗传方式是_。(2)红眼突变型果蝇还有朱红眼、朱砂眼和猩红眼等类型,朱红眼(a)、

10、朱砂眼(b)和猩红眼(d)三个基因分别位于2号、X和3号染色体上,为探究亮红眼突变基因(用字母E或e表示)与上述三种基因的关系,以四种突变型果蝇(每种只含一种突变基因)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杂交后代亮红眼朱红眼亮红眼朱砂眼亮红眼猩红眼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F157:66077630114:110F2116:11890:9275:79110:1090227:272据表分析亮红眼基因位于_号染色体上。根据亮红眼与朱红眼果蝇的杂交结果,可知控制亮红眼与朱红眼的基因位于_对同源染色体上。亮红眼与朱砂眼果蝇杂交,F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选取F2中与F1雄果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再

11、与F2中的野生型雌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突变型果蝇的概率为_。亮红眼与猩红眼果蝇杂交,F1、F2果蝇中没有出现野生型,则可以推测亮红眼基因与猩红眼基因的关系是_。(3)果蝇的眼色与色素合成细胞产生的眼黄素有关,眼黄素由色氨酸经过酶促反应合成。研究发现亮红眼果蝇眼睛中眼黄素显著偏低,而色氨酸酶促反应途径没有受到影响。由此推测,亮红眼基因与色氨酸_有关。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

12、学的知识准确答题。【题目详解】A、细胞核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有丝分裂进程,A正确;B、核膜消失使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成为可能,B正确;C、质膜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C错误;D、线粒体代谢增强以满足分裂过程的能量之需,D正确。故选:C。2、D【答案解析】A线粒体是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但有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错误;B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和ATP;错误;C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产生少量的H和ATP;错误;D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产生H2O,同时生成大量的ATP;正确。3、A【答案解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

13、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且酶发挥作用主要适宜的条件。【题目详解】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等特性,A正确;B、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但是不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B错误;C、大多数酶是在核糖体合成的,少数酶是细胞核合成的,C错误;D、ATP没有物种的特异性,D错误。故选A。4、D【答案解析】人体各部位组织细胞所需要的氧气是通过血液循环运输的,而不是氧气分子直接穿过皮肤进入;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题目详解】A.、包扎伤口要用透气的纱布,目的是避免造成无氧环境,使破伤风杆菌大量繁殖,破伤风杆菌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A错误;B、叶片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绿光很少,B错误;C、寒冷刺激下,骨骼肌颤栗,以维持体温,该过程需要ATP水解供能,C错误;D、皮肤被锈钉扎伤后,要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避免感染破伤风杆菌,D正确。故选D。【答案点睛】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对色素吸收光能的特点理解不正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对绿光吸收很少,但不是不吸收绿光。5、D【答案解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课本多个常见实验的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实验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