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养殖技术规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452252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鹌鹑养殖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鹌鹑养殖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鹌鹑养殖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鹌鹑养殖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鹌鹑养殖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鹌鹑养殖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鹌鹑养殖技术规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CCS点击此处添加CCS号H甘肃省地方标准DB62/TXXXXXXXX鹤鹑养殖技术规程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quailbreeding(征求意见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2023-XX-XX 实施2023-XX-XX发布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文件由甘肃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农业大学、通渭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德富、张亚黎、郑红飞等。本文件为首次发布。本文件由甘肃农业大学负责解释。各单位或个人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鹳鹑养殖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组(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营门村1号,邮编:730070,联系人:唐德富,E-mail:,联系方式:13919406948),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鹤鹑养殖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鹤鹑养殖技术规范,包含选址布局与场舍要求、引种、饲料与营养需要、育雏期饲养管理、育成期饲养管理、产蛋期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废弃物处理、档案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

3、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16567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32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5030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饲料中水分的测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育雏期broodperiodOd21d的雏鹑。3.2育成期growingperiod21d40d的鹤鹑。3.3产蛋期layingperiod41d36Od的鹤鹑。4选址布局与场舍要求4.1 场

4、址选择场址选择应在地方政府划定的畜禽适养区域内,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地势高燥、平坦、采光充分、易排水、远离噪音、隔离条件良好、交通便利,水源、电力供应有保障。鹤鹑场周边环境符合NY/T388规定的空气环境质量要求,饮用水水质符合NY5027的规定畜禽饮用水水质要求。4.2厂区布局4.2.1 场区分为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和无害化处理区等功能区。生活管理区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侧风向处,隔离区和无害化处理区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4.2.2 根据采光、保温、通风及当地的主风向确定鹤鹑舍的朝向,鹊鹑舍长轴应以东西向为主。423生产区入口处设大门、车辆消毒设施和人员更衣消毒室。场内分设净道和污

5、道、互不交叉。每栋舍前设置消毒池(坑)。4.2.4 鹊鹑场周围设围墙,建立隔离带。4.3鹤鹑舍要求4.3.1鹤鹑舍建筑鹤鹑舍主要包含育雏舍、育成产蛋舍,根据场地确定鹤鹑舍大小。地基要求坚实,地面硬化、防滑;建筑材料要求保温隔热、防水、防火、防腐蚀,易于清洗、消毒、经济适用。墙壁要求光滑平整,屋顶结构轻便,门窗通风良好、光线充足。4.3.2设施设备具有与饲养规模匹配的自动饲喂、饮水、环境控制、粪污收集及资源化利用、病死鹤鹑无害化处理等设施设备。最好建智能化环控鹤鹑舍,采用湿帘降温。具备防鸟、防鼠设施。4.3.3鹤鹑饲养笼4.3.3.1育雏笼采用叠层式4层5层平网育雏,每层间隔12cm15cm,最

6、底层离地面20Cm25cm,单体笼规格为长180Cm200cm,宽IoOCm120cm,高30Cm。侧网用8mmx8mm孔径的平塑网或焊钢网,底网用IOmmXlOmm平塑网或焊钢网。每层笼位下方设置马笼位宽度相匹配的承粪板或粪污收集自动传输带,传输带末端设置配套粪污收集池或收集管网。4.3.3.2育成、产蛋笼的鹑育成、产蛋笼一般为6层单列层叠式结构,每层单体笼长130cm,宽50cm,高20cm,每层间隔IoCm15Cm。笼底金属丝网眼规格为20mmx20mm。笼底网倾斜7。10。,向前端延伸15cm,呈凹状作为集蛋笼。笼位前端外挂料槽,每个笼位前设置一个自动饮水杯。每层笼位下方设置与笼位宽度

7、相匹配的承粪板或粪污收集自动传输带,传输带末端设置配套粪污收集池或收集管网。5引种选择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种鹏鹑场进行引种,具有产地检疫证明。引进种鹤鹑健康且符合品种特征,并按照GB16567规定的项目及程序进行检疫。6饲料与营养需要6.1 饲料无发霉、变质、结块、异味、异嗅,卫生指标符合GB13078规定的卫生指标要求。6.2 选用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应是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所规定的品种,使用符合NY5032规定的要求。6.3 营养需要鹤鹑各阶段营养需要见表1O表1鹘鹑各阶段营养需要营养成分生长阶段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代谢能(MJZKg)11.811.811.8粗蛋白()

8、24.018.020蛋氨酸()0.550.450.45赖氨酸()1.300.950.9含硫氨基酸(%)0.850.70.80钙()0.91.02.8有效磷()0.500.460.50钠(%)0.150.150.151. 1育雏方式采用叠层式网上育雏。7. 2育雏准备育雏舍干净卫生,育雏设施、器具、饲料及药品齐全。进雏前一周对舍内进行密闭熏蒸消毒,调试保暖设备,进雏前24h将舍内温度升至37C38C。8. 3饮水初生雏应在出壳24h内开始饮水,最初可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复合多维或5%8%葡萄糖水。不间断供水,自由饮用。9. 4饲喂饮水后2h即可开食,饲喂育雏料,自由采食或每天喂6次8次。10. 5温

9、度育雏期间温度要求以鹳鹑活泼好动、精神旺盛,不扎堆、不远离热源为宜。育雏期适宜温度见表2表2育雏期适宜温度日龄(d)温度(d)日龄(d)温度(d)1338-3791035-3348373611-2133357.6湿度1 d7d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8d14d,55%60%,14d后50%60%。7. 7密度150只f200只m冬季密度可适当增加,夏季则相应降低饲养密度。8. 8光照采用24h黄光光照,光照强度5lx。育雏期至淘汰,每天晚上开关灯2次3次。9. 9通风换气育雏期要注意通风换气,舍内空气应符合NY/T388规定的舍内生态环境质量要求。8.1转群育雏结束后,根据天气情况,在21

10、d23d时进行转群,将鹤鹑由育雏舍转至育成产蛋舍。转群时根据鹳鹑生长发育情况、体型大小、体质强弱进行分群饲养,及时淘汰不合格个体。8. 2饲喂转群后逐步更换为育成料,每天定时饲喂1次2次。21d30d:每天每只喂料13g16g,31d40d:每天每只喂料16g20g。8. 3温度舍内温度维持在28-30o10. 4湿度育成期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0%O10.5 度育成期至产蛋结束保持饲养密度80只/Hf90只/肝。10.6 照进入育成期后采用14h光照,光照强度5lx。9产蛋期饲养管理11. 1饲喂40d后逐步将饲料更换为产蛋鹤鹑专用料,自由采食或每天定时饲喂1次2次,每天每只喂料20g2

11、5g。9.2光照40d后增加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增加到IOlX,每天光照应达16h。9.3温度舍内温度宜维持在25C30Co9.4湿度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o9.5通风换气舍内应按装通风设备,通风量夏季达到3nWh4nWh,冬季1nWh1.5m3/h。9.6集蛋与储存每天早上喂料后集中收蛋1次。收集的鹤鹑蛋装盘后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储蛋室内。鹤鹑蛋储存夏季不超过2d,冬季不超过3d。9.7淘汰鹤鹑开产后360d淘汰。整个产蛋期稳定鹘鹑群体的饲料、光照、环境与饲养人员,减少应激因素对其产蛋性能的影响。10卫生防疫10.1卫生环境采用全进全出饲养管理制度,每批结束及时清理鹤鹑舍及

12、场区垃圾,保持场区环境卫生良好、设备及物品整洁。10.2免疫接种10.2.1鹤鹑场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要求,做好免疫工作。免疫程序见表3。表3免疫程序日龄(d)免疫名称免疫方式1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LaSoala+H120株)喷雾7新城疫-禽流感重组二联活疫苗(Rh5-6株)喷雾或饮水20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LaSoata+H120株)喷雾或饮水25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Re-ID株+Re-12株,H7N9H7Re3株)颈部皮下注射60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LaSOata+H120株)喷雾或饮水90重组禽流

13、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Re-ID株+Re-12株,H7N9H7-Re3株)颈部皮下注射150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LaSOata+H120株)喷雾或饮水210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Re-ID株+Re-12株,H7N9H7-Re3株)颈部皮下注射270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LaSoata+HI20株)喷雾或饮水10.2.2免疫要求免疫前观察的鹑,确保无呼吸道疾病;免疫当天不能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免疫后做好抗体监测,对抗体不达标群体进行补免。10.3兽药使用兽药的使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的规定和NY5030规定的使用要求进行预防和治疗。10.4消毒10.4.1环境消毒场区、道路和周围环境定期消毒。废弃物处理区、下水道出口每月消毒1次。10.4.2舍内消毒饲养鹤鹑时每周带鹤鹑消毒1次,地面每天消毒1次,空舍后应彻底冲洗、消毒。10.4.3用具消毒饲槽、水槽、料车等饲养用具应每隔7d循环消毒。11废弃物处理11.1 病死鹳鹑应按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的规定无害化处理。11.2 配套建设粪污贮存处理设施,鹤鹑舍内Id2d清理一次粪便。干粪和冲洗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12档案管理建立生产记录档案,保存2年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