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教案和反思(周玉芳).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452014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兔同笼教案和反思(周玉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鸡兔同笼教案和反思(周玉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鸡兔同笼教案和反思(周玉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鸡兔同笼教案和反思(周玉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鸡兔同笼教案和反思(周玉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鸡兔同笼教案和反思(周玉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兔同笼教案和反思(周玉芳).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鸡兔同笼教案和课后反思六数组周玉芳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假设和代数方法的一般性。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重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教学具准备:课件、课前板书例1。学具准备:表格、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原题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书上插图),这幅图画的的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我国古代更是产生了许多位数学家和许多部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就是其中一部,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前,书中记载着这样一道有名

2、的数学趣题(课件出示孙子算经中的原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2理解题意 同学们知道这道题的意思吗?请试着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正如同学们所想的一样,也就是:(课件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3揭示课题师: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也正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二、合作探索,主动构建。1出示例1 为便于研究,我们可先从简单问题入手,把题中的“35个头”和“94只脚”分别换成“8个头”和“26只脚”,就变成了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2理解题意师:“

3、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分别是什么意思?3探索策略(1)猜想法 鸡和兔各有几只呢?我们不妨猜猜看。(请同学猜测)。刚才咱们通过猜想、验证,知道了在这个笼子里一共有3只鸡、5只兔,猜想法也是咱们数学解决问题时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但是在几次猜想中,只有1次猜对了,你们觉得用猜想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好不好?(不是很容易猜出正确答案,而且当头和脚的只数越多时,越不容易猜出答案。)师:看来,我们还有研究新方法的必要。(2)列表法师:刚才,我们是在随意猜,其实还可以有顺序的来猜。(课件出示书上的空白表格)师:如果先猜有8只鸡和0只兔,就有多少只脚?再猜有7只鸡和1只兔,就有多少只脚?如果有

4、6只鸡呢?下面该写有几只鸡了?很好,按照这样的顺序猜下去就可以猜出来。请同学们完成书上的表格。(生独立完成)师:看,我们用按顺序列表的方法,一眼就可以看出一共有3只鸡、5只兔,也就是用列表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板书)请仔细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同座交流。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跟大伙说说?生:在鸡和兔的总只数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1只兔、减少1只鸡,脚的总只数增加2只。师: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1只鸡有2只脚,1只兔有4只脚,把1只鸡换成1只兔后就多出了2只脚)还有什么发现?(每减少1只兔,增加1只鸡,脚的总只数减少2只。)师:刚才我们用列表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你们

5、觉得用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好吗?(当头和脚的只数较多时,用列表法还是不容易找出答案,我们还有研究新方法的必要。)(3)假设法假设全是鸡师:我们先观察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得到的16又是什么呢?哦,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板书:假设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只有16只脚,对不对?可是实际脚的只数是26只,比16只要多10只,为什么会多10只呢?那会有几只兔子呢?(5只)为什么?好象就这样听,太抽象了,可能有的同学还是不太明白,有没有同学能用画图的方法把这个过程演示出来呀?(生演示、讲解,如果生不会画,师就直接画图讲解)明白了吗?看,画图的方法多直观呀,在咱们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许多抽

6、象的、难以理解的问题,一旦转化为直观的图形之后,就要容易理解多了,对不对?恩,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灵活地运用这种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好了同学们,刚才我们用语言所表述的过程、用画图的方法所展示的过程,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试试看。写完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写的?(生说师写:28=16只,2616=10只,422(只),102=5只,85=3只)很好,请你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五个算式的意思好吗?假设全是兔刚才我们用假设全是鸡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如果假设全是兔又应该怎么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做一做。(关注学生画图和列式的情况)请一生画图、一生列式,并叙述想法。小结:刚才我们

7、在列表的基础上,想到了两种算术方法。回头看看这两种方法的第一步,一个假设全是鸡,另一个假设全是兔,我们给这两种方法起个名字吧。(板书:假设法)我们都认为猜想法和列表法有局限性,假设法还有局限性吗?(没有)(4)代数法师: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除了假设法没有局限性外,你还能想到别的也没有局限性的一般方法吗?(方程的方法)那么就请同学们用列方程的方法试一试。(全班尝试,一名学生板演。)我们来听听这个同学的想法。师:列方程的解法还有个名字也就叫代数法(板书)。4小结方法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猜想法,列表法,假设法和代数法)要你们解决孙子算经中原题,你现在会选用

8、哪种方法呢?为什么?(假设法比较简便,代数法也好理解)恩,两种方法都可以,下面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三、分层练习,深化认识1解决原题 (生先独立完成孙子算经中的原题,后相互评议) 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孙子算经中又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演示“抬腿法” )同学们古人的解法巧妙吗?如果大家对这种解法感兴趣,课后可以再研究。3课堂作业从第115页“做一做”中自选12道题完成。课后反思: 鸡兔同笼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教材在这一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主要让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

9、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以此来让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受到祖国优秀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这节课在设计时主要想体现以下特色: 一、注重解题策略的多样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突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了猜测、列表、假设、代数等多种方法分析解题。这样,通过多种解题方法的探索和对比,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解题策略的多样性,让学生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同时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数学广角”人教版教材新增设的一个内容,主要是

10、介绍和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其目的是把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我在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所采用的策略中,有意识的渗透了数学思想。如:把孙子算经中的原题数据改小,变为例1的过程中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列表”的策略中便渗透了变化和函数思想,“算术法”的策略中渗透了假设思想,“方程”的策略中渗透了代数思想等等。这些无疑给我们今后在数学课上灵活渗透数学思想是一个启迪。 三、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 对于鸡兔问题,在数据不大的情况下,都能用猜测、画图或列表解决,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当数据较大时,猜测、画图和列表就有它们各自的局限性,所以真正能够适应于此类问

11、题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还是假设法和代数法。在教学中,我注重了这些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层次,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了思维培养。如:课始让学生经历无序猜想有序尝试的思维历练过程。学生一开始接触到这个问题肯定是摸不到头绪,首先是猜想到底是几只鸡,几只兔?接着尝试列表解决,从8只鸡、0只兔开始于是就觉得依次尝试能得到答案有些麻烦,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这样就让学生自然而然的结合表格进入到假设法的深层次思维与探究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步步深入,思维也层层拔高,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到了一种探索、学习的普遍思维方式和方法。 四、注重数学文化的培养 鸡兔同笼问题是孙子算经中一个较为出名的问题。教学中,我把孙子算经的原题和特殊解法搬到课堂中来,这都是一种数学文化在现代课堂当中的一种深刻地体现!无论是课的导入到数学模型的建立到后期的练习,都注重了这种数学文化的渗透和对数学文化的一种关注。 以上只是我在设计此课时的美好愿望,在今天的实际操作中,一节课下来,感觉容量偏大,学生学得很累,而且可能还有一部份学生掌握得并不好,虽然数学广角重点在渗透思想方法,但如果做不起题,那算不算方法渗透好呢?对于把曾经的少数尖子生学习的奥赛内容,拿来面对全体学生,如何教?如何掌握度?这些都是我下来之后还要思考的问题,也请各位同行们多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