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的教与学(程).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451859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中的教与学(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中的教与学(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中的教与学(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中的教与学(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中的教与学(程).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中的教与学学生是幼苗,需要知识甘霖的滋润;学生是火炬,需要教学智慧的点燃。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滋润学生这株茁壮成长的幼苗,就是点燃学生心头的智慧之火,使之爱学语文,在学习过程中使之会学语文,学会做人。而语文教学的目的则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要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培养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和爱国精神等。(一)“语文教学”必须是“教”和“学”之和。“教学”一词中的“教”,是“上施下效”的含义,都是师生双方的事情;“教学”一词中的“学”,是“模仿”的意思,都可以由学生单独完成。因此,没有教师参与的独力学习退出了我们的视界。“语文教学”必须是“教”和“学”之和。当我们

2、在谈论语文教学时,不管师生双方以什么方式或隐或现地呈现于教学活动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全面的教学主体观念,坚持人的交互主体性,即:以人为本。1.语文教学是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本质是“沟通”与“合作”,即:学生学。“沟通”指的是师生、生生与教学资源、教学媒体的充分“沟通”;“合作”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要保持一种平等关系上的“对话”和“交流”。而师生关系的营建是保证语文教学顺利实施的基础。冷冉同志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假如把一个健壮的小伙子放在一个与视听隔绝的大木桶里,然后把那个木桶绑缚在马背上,奔驰两个钟头。那个小伙子会怎样?一定会精神沮丧,疲

3、惫不堪。然而,如果去掉那个木桶,让他直接骑上这匹马,去参加越野比赛两小时,又会如何?可以断定,他将感到兴奋,愉快学习了骑马术,还不甚疲劳。这是因为他处于主动,有活动的目标,有活动的反馈,有生活的情景和自我意识。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骑在马背上奔驰。如:我在教学哪吒闹海一课前,让学生说说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提出了统领全文的问题:哪吒为什么要闹海?他是怎么闹海的?紧接着,我引导学生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学生在互相交流时,疑问得到解决,同时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蒲公英时,当两颗蒲公英种子准备到沙漠和湖泊中,这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是太阳公公,你会怎样劝告他们?学生的思维如同开闸的水

4、,想象丰富。这样,学生更能理解课文。2.在语文教学上,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而不越位。教师要在引趣、设问、讲解、点拨等环节上下功夫,在“精”字上做文章。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所有的感官都充分发挥作用,形成一个“全频道接收,多功能协调,立体化渗透,快节奏反馈”的信息网络,使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得到优化,训练处处到位。我们知道,学生的知识是自己学到的,而不是教师灌进去的,学生的能力、品德也是自己练出来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在语文教学上就要放手,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对此则最忌强行灌输。那么,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分对象、抓关键、教方法、激情意。比如魏书生老师主张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有所听,有所不听”,即允许学生根

5、据个人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有选择有重点的听老师讲课。那些完全掌握了知识的学生可以看点有关的书籍,做一些练习等。当然,这需要学生对自己的水平有个正确的估计。(二)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教”与“学”之间的复杂关系。语文教学并非是简单的“教师教”与“学生学”之和,更要高度重视二者之间的区别。教学本身是复杂的,教师、学生、教学媒体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主体,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视界。只要是在教学活动中能发挥能动作用的因素都可以视为教学的主体,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话和碰撞实现视界融合。“教”与“学”的关系更是复杂的,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主体是交互的,过程是互动的,结果是互在的。教学是

6、师生间的错综复杂的理性活动,因为它是由一系列教学决策组成的。这就与教师本人的认知过程水平有很大影响。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知道如何从各种各样的教学行为中选择与整个教学策略相吻合的,适合于特定情况的特殊行为,并能够预料该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有怎样的影响。而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受教师的思维和决策过程所左右的,不能只是改变教师的行为,改变外在的教学方法和技能,而是应该重视从根本上影响教师的内在思维过程,即:认知过程。1.在师生关系上,由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交往主体。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做到:(1)蹲下来,看学生世界。此时,学生才把教师当成最安全的伙伴。教师成

7、为了学生世界的一员,学生超越教师的创造热情才能得到保护和发展。我记得教学一年级比尾巴一课,当教学生字词时,一位学生突然冒出“老师,您错了。巴在生字表里标了声调,在课题上,没有标声调,为什么?”我立即停下来,表扬他说:“你观察得真仔细,提得问题很好!同学们看过来,巴字很有趣,单个字出现时读本音b,与尾字交朋友时,要读轻声ba,wiba不标调!再读”。因为有了这次深刻的生成教学,在以后出现的关于“漂亮、窗户”等等这些生字变音问题,学生就利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很快就解决了。(2)走进去看学生心灵。人的意志无可限定,人的想象奇异无边,人的智慧永远自由驰骋。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促使他们精神

8、心灵的释放,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大价值对生命质量的追求。例如,学生写作文,一位学生在噩梦里这样写到:“老师,为什么你说的梦都是甜的,是美的?可老师不知道我的梦是最倒霉的。每当我一闭上眼睛,老师正在追我,逼我写作业而我累的怎么也跑不动,有时吓的我大喊大哭,直到惊醒!”在我教过的一位一年级小男生在“小练笔”里带着一个不解之迷问:“老师,你小时侯有过尿床吗?人是不是小时侯都会尿床?我8岁了为什么还尿床?请老师告诉我。保密,要不然同学知道了会笑我的,拉钩。”如此稚嫩的童言表明,作文教学绝不能束缚孩子无忌的童心,要让学生说心底深处的话,表达“真情实感”。只有当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发现

9、学生心灵的感受、无穷的智慧。(3)站起来看学生天性。让学生像婴儿一样顺呼天性的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的天性不可逆,童意不可悔,童心不可伤。儿童世界是美好的,儿童的精神世界是令人鼓舞的。关乎人生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适应儿童天性,把他们当成“完全的人”,时时考虑儿童心灵的感受。切忌以成人之心度儿童之心。否则,必然会伤害儿童心灵,扭曲儿童人格,扼杀儿童智慧。所以,教师必须站起来,站的更高一些去洞察儿童的天性,让儿童在充满乐趣的教学活动中认识世界。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有一学生提出:蒲公英的孩子离开妈妈去旅行会不会很伤心呢?作为老师的我能体会到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眷恋,缺少独立精神。对此,教师要运

10、用教育机智,善于为学生解决问题,并能培养他们自强自立的素质。鉴于以上交往方式,一方面可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得到进步和成长,而教师自身也通过教知道了自身的不足,所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就是教学相长。2.在语文教学活动上,教师要由传统教学活动执行者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传统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忠实的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专家”。长此以往,导致教学与研究相脱节。这对教师的发展、教学的发展极其不利,也不能适应新的语文课程的要求。而新的语文课程所蕴涵的新理念、新方法及在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与理念难以解释和应付的。这就要求教师自己是一个

11、研究者。同时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于情景教学中,以研究者眼光审视、分析教学理论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现在,我国已经改变了“一本教材统治天下”的局面。教师更要变自己的课堂“一言堂”为“群言堂”,努力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才能不断在实践中成长,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教育者”。3.在教学管理上,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是以教学活动为主,还是学习活动为主?从本质上说,课堂是一种学习活动,是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而非教师的学习活动,即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教”是为学生服务的。众所周知,“教学有法,

12、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生是活的,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是逐渐深入的。教学环境,教学气氛,教师心情,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都决定了没有一成不变的教法,即:教无定法。所以,语文教师要“想学生所未想,言学生所未言”,这样做才能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学生才会感兴趣。在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只是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的过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只有当语文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语文教学才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正如学会生存中所阐述的那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

13、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互相影响,互相激励,互相鼓舞;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们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对此,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上,教师将失去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垄断。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总之,语文教师面对鲜活的个体生命,以往那种束缚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语文教学方法非改不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主动去点拨,去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在自主、民主、和谐、开放的氛围中纵横驰骋,把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发挥的淋漓尽致。这样,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才会更加富有成效性、创新性、艺术性、人文性、时代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