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地调研资料报告材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449689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某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地调研资料报告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关于某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地调研资料报告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关于某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地调研资料报告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关于某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地调研资料报告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关于某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地调研资料报告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某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地调研资料报告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某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地调研资料报告材料(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关于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江宁区铜井中心小学 严付桃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语文教师深感语文学科真是越来越难教了,原因是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提高,问题的关键是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阅读质量不高。这些现象,农村小学尤其突出。虽然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农村学校以及教师的高度重视,各校也都在纷纷开展读书系列活动,掀起读书的热潮。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部分学生读书的热情,但成效并不乐观。各项读书活动,表面上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但参与面窄,有的甚至流于形式,为了完成任务而活动。语文老师常常抱怨,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没见到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提高。这个问题受到了我校领

2、导的高度重视,带领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对此现状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申报了市级课题利用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作为课题组成员,笔者对所任教的年级进行了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二、调查的目的1、了解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2、通过调查,了解影响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有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水平,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通过调查,针对学生读书情况,应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策略,让课外阅读开展落到实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三、调查的对象:本校全体六年级学生及学生家长,各275人。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一) 学生问卷调查表调查容调查结果1

3、、你是否喜欢读课外书籍?A、喜欢。B、一般。C、不喜欢。2、你每天大约有多少时间读课外书?A、十分钟左右。B、二十分钟左右。C、四十分钟左右。3、读书的容如何选择?A、随意读。B、读老师推荐的书目。C、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4、你的课外书主要来源于哪里?A、自己购买。B从学校图书室借。C、向同学借。5、你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吗?A、坚持做读书笔记。B、完成老师的任务。C、很少或不做读书笔记。6、学校的读书活动你参与了几项?A、1至2项。B、3致4项。C、5至6项。7、你的读书笔记,老师经常检查吗?A、定期检查。B、有时检查。C、很少检查。8、你的语文老师是否按时上课外阅读指导课?A、按时上,每两周

4、一次。B、有时上。C、很少上。9、一学期,你能读几本课外书籍?A、1至2本。B、3至4本。C、5本及5本以上。(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调查容结果统计1A、27人,占10%;B、101人,占38%;C、147人,占52%2A、161人,占58.5%;B、95人,占34.5% ;C、19人,占7%3A、190人,占69%;B、34人,占12.4%;C、51人,占18.6%4A、9人,占3%; B、167人,占60.7%;C、99人,占36.3%5A、5人,占1.8%;B、78人,占28.4%;C、141人,占69.8%6A、178人,占64.7%;B、82人,占29.8%;C、15人,占5.5

5、%7A、6人,占2.1%;B、28人,占10.2%;C、231人,占87.7%8A、0人,占0%;B、42人,占15.3%;C、235人,占84.7%9A、171人,占62.1%;B、70人,占15.6%;C、34人,占12.3%(三)家长问卷调查表调查容调查结果1、你们是否经常给你的子女买课外书籍?A、经常买。B、偶尔买。C、从不买。2、你们自己在家有读书的习惯吗?A、经常读。B、偶尔读。C、从不读。3、你们家有多少本课外书籍?A、1至2本。B、3至5本。C、6至10本4、你们赞同你的子女经常读课外书?A、赞同并督促。B、不赞同。C、随便孩子自己读不读。5、你们的文化水平是什么?A、小学文化

6、。B、初中文化。C、高中及中专以上文化。(四)家长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调查容结果统计1A、32人,占11.6%;B、194人,占70.5%;C、49人,占17.9%;2A、13人,占4.7%;B、51人,占18.5%;C、212人,占76.8%;3A、98人,占35.6%;B、107人,占38.9%;C、70人,占25.5%;4A、78人,占28.4%;B、38人,占13.8%;C、159人,占57.8%;5A、79人,占28.7%;B、157人,占60.8%;C、29人,占10.5%;五、调查结果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 农村学生阅读量偏少。调查发现,

7、一学期,读课外书1至2本占62.1%,3至4本占15.6%,5本及5本以上占12.3%;每天读书时间在10分钟左右占58.5%,20分钟左右占34.5%,40分钟左右占7%。其主要原因,大量作业占满了课余时间,语文老师以及任科均不够重视,占用了大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学生阅读兴趣不浓。调查发现,喜欢阅读的占10%,一般的占38%,不喜欢的占52%。;在读书容方面,随意读的占69%,读老师推荐的书籍占12.4%,根据自己爱好选择读物的占18.6%。农村父母在家读书情况,经常读的占4.7%,偶尔读的占18.5%,从不读的占76.5%。由此看出,学生读书的目的不够明确,随

8、意性较大,教师、家庭在读书氛围方面营造的不够浓,大部分学生读书的欲望没有被调动起来。3学生阅读资源贫乏。调查发现,家里藏书仅有1至2本的占35.6%,3至5本的占38.9%,6至10本的占25.5%:家长给子女购书情况,经常买的占11.6,偶尔买的占70.5%,不买的占17.9%;学生读书主要来源,自己购买的占3%,从学校图书室借的占60.7%,向同学借的占36.3%。从此看出,由于农村学生受经济的影响,农村家庭普遍不够重视读课外书,图书室的书数量虽然多,但适合学生读的书并不多,学生相互借阅数量有限,种类有限,因此,农村学生阅读资源相对贫乏。4、学生阅读质量不高。调查发现,能坚持做读书笔记的占

9、1.8%,应付老师任务的占28.4%,很少做或不做的占69.8%:教师检查的情况,定期检查的占2.1%,有时检查的占10.2%,很少检查的占87.7%;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参与情况,1至2项的占64.7%,3至4项的占29.8%,5至6项的占5.5%;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老师坚持上的为0%,有时上的占15.3%,很少上的占84.7%。由此看出,学生阅读质量提不高,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指导不够,不能及时的评价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学生参与的活动容也少。六、教学反思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把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落到实处,真正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

10、研究:1、转变观念,更新思想。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教师、家长评价学生语文水平的标准,仍是试卷分数。虽然教育界呼吁建立“大语文观”,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但传统的思想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难以一时转变。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尤其是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按时按质的上好每节课外阅读指导课 ,指导并督促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并及时的给予评价。每天中午安排一定的读书时间,不允许任何教师和学生占用,倡导教师陪读。在校园、班级营造一定的读书氛围,让书香飘进每个角落。其次转变家长的观念,赢得家长的支持。教师要利用开家长会和家访的机会,向家长宣传读课外书的重要性,让

11、家长根据子女的需要,经常为孩子多买一些课外书籍,并督促子女在家多读一些课外书,少看一点电视,必要时,家长可以陪读,营造一定的家庭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再次,转变学生的观念,通过多种手段的评价,让学生明白,语文成绩的评定,不再局限于语文试卷上的分数。仅靠一本语文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远远不够的。2、激发兴趣,呼唤热情。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霍姆林斯基曾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其一,教师可常用

12、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书的容,也可利用故事中精彩、紧、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其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在班级和学校开展一些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例如,笔者在班级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同学们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学生的知识,而且了激发了同学们阅读的兴趣。除此外,还可以在班级开展“每周一诗”诵读活动,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积累,多积淀文化底蕴。3指导方法,提高质量。 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样你才能事半功倍,读书也是如此。然而学生年龄小,阅历浅

13、,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不利于课外阅读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1)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有益的课外书籍。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2)上好读书指导课。从阅读方法上加以指导,让学生把精读和泛读有机的结合,指导学生如何做好读书笔记,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3)由课堂向课外延伸。常言道“得法于课,得益于课外”。让学生在平常的课堂阅读训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4)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积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中国古代学习论认为“积渐成学”是读书规律。4、展示成果,重视评价。 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可以

14、采用各种不同形式展示个人的阅读成果。教师为学生创造机会,提供展示的平台。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图书角、黑板报、中队角、班级文化墙等,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获得成就感。及时地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对学生持之以恒地阅读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通过这次课外阅读调查,笔者感到喜忧参半,喜的是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高度重视,向好的方向发生转变;忧的是学生读书的热情,读书量以及读书的质量还不够高,今后在这方面加以研究,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深远的意义。(一) 学生方面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如下:容及结果人数百分比1、总体情况:经常进行课外阅读

15、的人数为17人,约占47%。2、重要性认识:认为进行课外阅读非常必要的有32人,约占89%。3、课外书的丰富性:有各类书籍的只有15人,占42%。多为学习辅导书4、家庭藏书量20册的14人,占40%。100册的4人,占11%。5、课外阅读困难的原因没有时间和精力8566.9%没有合适的书4233.1%6、平均每天阅读时间半小时7259.1%半小时5240.9%7、阅读目的提高阅读写作能力10724.3%8、阅读的收获提高阅读写作能力9574.9%9、丰富知识的积累3215.1%10、经常阅读的书籍知识类2418.7%文学类3527.6%学习辅导类6853.7%11、真正喜欢阅读的书籍知识类3124.4%文学类7458.2%学习辅导类2217.4%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1、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清楚,调查的127名学生都认为进行课外阅读非常必要。2、经常进行课外阅读的人数为35人,只占总数的27.6%,说明喜爱课外阅读的学生不多,而且没有养成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3、学生家庭藏书量少,72%的学生家庭藏书达不到20册。4、学生对阅读的收获认识不全面,107名学生认为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