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学设计[121].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44874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12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12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12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12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12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守株待兔》教学设计[12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守株待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五蠹,写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等,结果再也没有捡到野兔,地也荒了,庄稼全完了。这则寓言讽刺了不主动努力,希望得到意外收获的人。因为捡到野兔是偶然现象,而劳动创造财富才是必然。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能存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寓言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语言质朴简洁,故事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说理深入浅岀。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增加传统文化的积累;二是了解寓言其中的道理,提高认知能力。学情分析 文章故事性强,富有教育意义,可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并体会故事的寓义。教学目标 1.学

2、会本课的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守株待兔、树桩、乐滋滋、锄头”等词语。 2.朗读和背诵课文。抄写守株待兔最后一个自然段。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的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言的寓意。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回顾。 1.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回顾 。 2.启发交流:从掩耳盗铃的学习中,你得到了哪些收获?教师相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关注基础知识,实现自然引入。)二、初读。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利用生字词语卡片,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3、交流识字记字方法,教师肯定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并适当点拨重点字在记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分段指读课文,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3)启发思考:通过读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以学生自读汇报为主,组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抓好基础的同时为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研读。 1.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读文和自己的理解,学习完这则寓言后,你想提出些什么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梳理学生回答,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如: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他是怎么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这个人做得对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结合课文内容短小,语言平实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学。

4、引导学生根据读文提出问题,教师梳理指导,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分组学习。引导学生围绕着梳理出的问题研读课文。教师巡视,适当提示,比如:要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等。3.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成果。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读书汇报,适时地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丰富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蕴含道理的感悟和体验。如:抓住“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引导学生体会“白”字。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捡了便宜心满意足的语气;捡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

5、田人那种期盼的心情;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指导学生读出惋惜的语气等。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交流:这个人做得对吗? (合作读书,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提高了学习效益。互动的形式,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研读氛围,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加深了对寓意的感悟。)4.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四、拓展。 1.讨论:读了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在生活中,你见过像课文中的种田人一样的人和事吗? 3.思考:种田人正坐着等待免子,假如你经过看见了,你会怎么样来劝说他?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结合自己的认知实际,创设情境,创造新的思维发展点,引发学生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盗、铛、零、株、桩、滋”,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2.教师示范书写。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板书设计:守株待兔道理:不能存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