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如何教》.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445557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读课文如何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略读课文如何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略读课文如何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略读课文如何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略读课文如何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读课文如何教》.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略读课文如何教地址:陕西省韩城市新城三小 姓名:雷向华邮编:715400 电话:13759663040 前几天,有位老师问我:“略读课文应该怎样教?”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几天,我在办公室询问了几位语文老师:你们的略读课文是怎么教的?几位老师的看法大同小异:略读课文是无关于考试的,教不教都无关紧要。一般是一节课就搞定了。是不是应该这样认为呢?我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人教版的教学用书中明确指出:略读课文虽不同于精读课文,在内容上,要求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课文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可以马马虎虎地应付了事,并不是说

2、要求降低,安排学生自学一下就可以。那是如何去教呢?是不是应该像精读课文那样教呢?这样的教法也是错误的。不同的略读课文应该有不同的教法,应该有所针对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是:一以读促解,享受读书。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朗读,是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心灵沟通与对话。一方面学生对文本的一次次深入解读,会在学生的脑海中逐步形成作者在文章中构设出来的美好画面,领悟当时的作者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学生可以

3、借助文本中他人的思想来锻炼自己的思想,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审视自我,发现自我。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读书活动室一种非常自我,非常人性化的行为。我们老师不应该以齐读代替学生的自主读书。应侧重于学生的自读感悟。如:山雨的教学中,我是这么做的:首先让孩子们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理清课文的顺序。对于这,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接着,再读课文,我向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山雨美吗?美在哪里?哪些句子告诉我们它很美?读一读,把美的感受读出来。学生们非常踊跃地举手表达并读出句子,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朗读形式是多样化的,有指名读,有老师范读,有学生比赛读经过反复不断地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4、同时,学生也读出了自己对于山雨来临之前,到来之后以及雨过天晴的山景的美。正是这一遍又一遍地朗读,不仅很好的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挑战了自己。学生们兴趣盎然,课后,还自主组织了一次朗读全文的比赛。以读悟文,以读促解,以读导情,以读养性。这难道不是略读课文中很好的教学方式吗?二.以情为线,情景交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工具性”指的是语文的本性,而“人文性”指的是语文的特性。如果说把课文中的语言比作土壤,那么里面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的情感就是滋生在这片土壤上的幼苗。土壤越肥沃,树苗越茂盛。当学生的身心被情感浸润时,才会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璀璨阳光。在王菘舟老

5、师所教的一夜的工作中,王老师只用了一个问题激发了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以感同身受的情唤起了学生对伟大领袖的敬仰和怀念:“这一叠叠厚厚的文件,摆在总理的面前,重大的问题,棘手的问题,急迫的问题,需要总理去思考,需要总理去决定。你说,总理的一夜简单吗?你说,他会考虑到什么问题?你会思索什么文件?接着出示:夜很静,周总理一句一句地审阅着文件,那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他想着。”让学生站在总理的角度,领悟总理一夜工作的艰辛,为全国人民的幸福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有了最后,学生们发自内心的祝福,眼泪淋漓的表达。倡导情感教学,在情景中学习语言文字,用语言自然流畅地表达情感,学会去感受生活,感受生命

6、,感受自己。这应该是语文的最终目标吧?三.去粗就简,抓住写法。很多略读课文其实是学生最后的模仿范文。一名小语会的专家说过:“很多略读课文就是一篇最好的范文,最好的习作材料,如能引导孩子在模仿,运用。何必要求学生买那么多的同步作文?”抓住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文章的写作手法,将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即时性的让他们口头或书面的表达,就是为写好习作的关键。如:五年级的小桥流水人家,我的做法是:让学生们先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小溪木桥我家,因为学校的一侧就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还有一座石桥,我在课堂中就引导他们按照课文的顺序写一篇习作,题目是家乡的美。结果,一些孩子的表现让我都不由得为之喝彩。紧抓写法,模仿写法。应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当然,学无定法,教也无定法。只要是适合学生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以上只是本人对略读课文教学方法的一点看法,结合了这几年的一些实践,存在一些不足,希望各位同行批评指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