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论文:逻辑思维及其应用分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442905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思维论文:逻辑思维及其应用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逻辑思维论文:逻辑思维及其应用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逻辑思维论文:逻辑思维及其应用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逻辑思维论文:逻辑思维及其应用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逻辑思维论文:逻辑思维及其应用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逻辑思维论文:逻辑思维及其应用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思维论文:逻辑思维及其应用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发表专家一 中国学木论文网 逻辑思维论文:逻辑思维及其应用分析摘要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能动地反映客观现 实的理性认识过程,以概念、命题、推理为形式,具有间接 性和概括性的特征,针对其抽象性以逻辑架构来简单剖析逻 辑思维的现实应用。关键词逻辑思维 概念 命题 推理、逻辑思维及其形式特征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命题、推理 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它是在对 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中产生和发展起来 的。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内容 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它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 理性认识阶段。同形象思维不同,逻辑思维凭借科

2、学的抽象 揭示事物的本质,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思考,撇开事物的 具体形象和个别属性,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来形成概念 并运用概念组成命题和推理来反映现实。逻辑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点。逻辑思维的间接 性除了指要通过加工感性材料的中间环节才能认识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还指其能从已知推出未知,即对未知的新认识 的获取是通过逻辑推理以间接的方式得到的。逻辑思维的概 括性是指从事物的众多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 性,把握内在的、特有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对事物的一般论文发表专嶷一 中国学木论文网 性认识。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命题、推理。也就是说人 的思维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以这三种方式得以

3、展现。墨子 中云“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就是对概念、命 题、推理要义的精辟概括。其中“名”相当于概念,用来反 映事物;“辞”相当于命题,用来表达思想认识;“说”相当 于推理,用来推导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概念和概念连接构成 了命题,而命题和命题连接就构成了推理。二、逻辑思维的现实应用逻辑思维由于其特点总是给人以抽象和形而上的印象, 实际逻辑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是极为平常的,我们说 话、考虑问题、交流时都要用到逻辑思维。怎么来认识我们 日常生活中的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在现实中究竟是如何显现 的,以下通过一些具体事例,用逻辑的架构来做一些简单的 剖析。(一)概念辨析概念是反映事物的一种思维形式

4、,并且它对事物的反映 是通过事物的特有属性来实现的。我们在平时的谈话中提到 各种概念时,它们的含义仿佛是很清楚的,但一对它作具体 的分析,特别是下一个恰当的定义,就变得十分困难了。例 如,“人”这个概念在最初形成时,曾有古希腊人把其定义 为“没有羽毛的两足动物”他的反对者很幽默地把一只拔论文发表专家一 中国学木论文网 去了毛的公鸡扔在他的面前,问他这是不是人,他无言以对。所以概念一定要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使其与其他类事物相 区分。概念有两大特征即内涵和外延,内涵是事物的特有属 性,外延是概念所指称的事物。我们区分概念就是看其内涵 和外延是否相同。来看这样一个问题:张先生买了块新手表, 他把新

5、手表和家中的挂钟对照,发现手表比挂钟一天慢了三 分钟;后来,他又把家里的挂钟与电台的标准时对照,发现 挂钟比电台标准时一天快了三分钟。张先生因此推断:他的 手表是准确的。张先生的推断对吗?乍一看好像没问题,但 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两个三分钟不是同一概念,挂钟比标准 时快三分钟,是标准的三分钟;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是不 标准的三分钟。内涵和外延都不同,把它们误当作同一个概 念来使用,就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概念的使用必须是严谨的,如果界定不清、引人误解, 往往会招致争端。2006年河南洛阳的消费者就为肯德基餐厅 价目表中的“一对”鸡翅和肯德基打起了官司。在肯德基的 计量标准中,一个翅根和一个翅中

6、组成“一对”香辣鸡翅, 一个翅根和一个翅中加翅尖就组成了“一对”新奥尔良烤 翅,于是消费者发现买到的“一对”鸡翅原来是一只鸡翅。 而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对就是“双”的意思,是量词,用于 按性别、左右、正反等配合的两个人、动物或事物,“一对”论交发表专家一 中国学木论文网 鸡翅就该是左右两个鸡翅。双方争执不下,就是因为对“一 对”这个概念认识不一。(二)命题和推理分析命题就是对事物情况的陈述。当人们认识了事物的情 况,并通过语句把这种认识陈述和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命题, 命题可以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推理是以一个或一些命 题为根据或理由得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推理由前提和 结论两部分组成。作为

7、根据或理由的命题是前提,由前提推 出的命题是结论。推理根据前提和结论间是否有必然联系, 可分为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命题有真假之分,必然性推理分正确与否。命题的真假 取决于人的认识是否符合实际,而必然性推理是否正确就要 看前提和结论有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例如命题“所有的鸟 都是会飞的”由于它和实际的相背离就是一个假命题。而“凡 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张二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所以张 三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它所 得出的结论能必然由前提得出,即完全符合推理规则、规律, 是个正确的推理。进行有效推理的基础在于对命题的正确分析,分析不准 确,没有找出内在联系,很难得出正确的结

8、论。例如有文这 样推理“犯罪的本质在于它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简单 地说,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所有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论交发表专家一 中国学木论文网 犯罪。”这里的推理是不正确的。从“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 为”是得不出“所有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犯罪”的结论的。以逻辑规则分析它,“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是一个全称 命题,对其进行换位推理属于限制换位,只能推出“有的危 害社会的行为是犯罪”。再例如我国民法通则第三十七 条规定:“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第一,依法成立;第二, 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第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 场所;第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在这里,我们知道, 要成为法人必须

9、具备以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所以,四条 中的每一条规定都是成为“法人”的必要条件。如果有一个 组织不是依法成立的,那么尽管其满足其它三个条件,也不 具备法人资格。对于必要性推理而言,要想得到结论正确的推理,需要 有两个条件,一是推理的前提必须正确,二是推理的形式有 效。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任一条件的不满足都可能会导致结 论的错误。如果前提中命题为假,推理形式是有效的,结论 就可能是错误的;如果前提都是正确的,但推理形式是无效 的,则结论也不一定正确。例如这样一个三段论推理“所有 的鸟都会飞,鸵鸟是鸟,所以,鸵鸟会飞。”推理形式是正 确的,但得出的结论却是错误的,就是由于“所有的鸟都会 飞”这个前

10、提是虚假的。又如“麻雀会飞,喜鹊会飞,所以, 所有的鸟都会飞。”这个推理的前提都正确,可是推理形式论文发表专嶷一 中国学木论文网 不是有效的,所以,结论不必然正确。对于或然性推理,其前提和结论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 系,推理形式也不能以有效、无效来区分,只能说合理性或 可接受性,其结论的可靠性程度的高低要看前提在多大程度 上支撑结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相比,科学 归纳推理由于把握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所以 结论可靠性程度比简单枚举归纳推理要高。(三)逻辑基本规律的显现逻辑基本规律是人们正确思维,顺利交流必须遵循的原 则和规律,是人们正确运用概念,做出判断,进行推理和论 证时所

11、必须遵守的思维法则,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和充足理由律。逻辑基本规律概括地反映了各种逻辑形式的 特点,揭示了思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是运用各种逻辑 形式的总原则。任何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推理、思维过程都 会发生逻辑错误。例如前文所提到的张先生的手表案例,就 典型的表现为违反同一律要求而出现的逻辑错误。而我们在 日常生活中也常会碰到如在电站外高挂告示牌:“严禁触摸 电线! 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的情况或者说我 相信一位哲人的明言:“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信的”的 说法,这些都是违反矛盾律,“自相矛盾”的表现。在现代 法律制度中我们推行无罪推定,即强调对被告人所指控的罪 行,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论文发表专家一 中国学木论文网 其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这种思想恰恰是遵循了充足理由律的要求。综上所述,逻辑思维是人们能正确思维的基础,在人类 的一切思维活动和知识领域中都要应用逻辑思维,符合正确 的思维规律。背离了逻辑思维的正确方法和规律,就会出现 思维的混乱、矛盾和错误,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和准确地 表达思想。参考文献:1 雍琦实用司法逻辑学法律出版社1999.2 张继承实用法律逻辑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