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440170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小巷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及它们组成的新词。2通过读词组想画面,积累优美词语,培养语感,初步感受江南水乡小巷人家的美。3理解部分课文内容,了解小巷人家特有的诗情画意。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学习从文字中提炼小诗。教学重难点:1积累优美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江南水乡诗情画意的美。3学习从文字中提炼小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课文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哪?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1:我到过云南,大理的花,洱海的月,苍山的雪至今还浮现在我脑海里。生2

2、:我到过韩国,领略了异国风情。生3: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美丽而壮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师:哦,我也去过贵州镇远,那儿的小镇古朴、秀美,让我流连忘返。生:2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旅游。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江南水乡去看看!课件播放一组江南水乡图。学生观看。师:感觉怎么样?生1:好美啊!生2:真想去玩!3师:这么美的景色,作者陈从周先生又是怎么描写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小巷人家。(板书课题,指导写“巷”字)“巷”字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我们一起来书写:横,两竖,一长横,撇捺要打开,下边部分共有三笔横折、横、竖弯钩,注意,竖弯钩起笔时要封好口。(学生跟写书空)一起来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3、,了解课文大意1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师:同学们读得可认真了!这些生字词你会读吗?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带拼音):小巷留恋宛如恬静几株拨动幽静日益增多玲珑可爱指名读;去拼音读;开火车读;齐读。3师:词语读得真准,这些词组你能读好吗?课件出示词组:小城春色小桥流水小巷人家青石板白粉墙一弯清水柔橹一声小舟咿呀师:谁来试试?一生读第一排,读得流利且响亮。师:仔细观察,这一排词组都带有一个什么字?生:都有一个“小”字。师:透过这三个“小”字,你能读出它的韵味吗?再试试。该生读得轻柔缓慢。师:好多了!词也是有生命的。我们边读边想象画面,你一定会有不一样

4、的感觉。全班齐读。师:带着这种感觉,谁来读读第二组?指名读,指导想象画面读出韵味。师:第三组又该怎么读呢?(师利用姿态语言启发学生:柔橹-“一声”,小舟-怎样?“咿呀”)指名读第三排,读出它独特的声音之韵味。师小结:你们的朗读真是有声有色有韵味啊!那把它们放到课文中,你还能读好吗?4检查课文的朗读学生轮读全文,师适时点评。读后讨论:课文写了小巷人家哪些特有的美景?汇报,师相机板书:小巷庭院水巷三、研读共品,感受小巷人家的美1师:你觉得作者笔下的哪一处景物最美?生1:我最喜欢水巷的美。生2:我也觉得水巷最美。生3:我觉得庭院最美。生4:我喜欢小巷师:既然每一处都有很多人喜欢,那我们就跟随作者的脚

5、步先去小巷看看吧。2学习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我是从小生长于江南水乡的人,小巷、水巷,是老屋家门前的风景。这种小巷弯曲多变,有斜歪的,有直中带曲的,有曲中带直的。有些巷中有拱门,有过街小楼,墙门的式样也丰富多彩。人在巷中行走,移步换景,并不感到寂寞。”师:请大家自由地读,边读边想:小巷美在哪?可在一旁做上记号。学生自学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弯曲多变。课件出示:这种小巷弯曲多变,有斜歪的,有直中带曲的,有曲中带直的。(引读第2句)创设情境理解“弯曲多变”。师:这到底是条怎样的小巷啊?我们以手代步,一起来走一走。(师肢体和语言并用)此时,我们正站在这条小巷口,沿着直直的-小巷往前走,走啊,走,眼

6、看就要走到尽头了,突然,小巷怎么啦?(师借用手势,生:拐了个弯),这就是(生:直中带曲)。对!那“曲中带直”呢?生:(借助手势)开始是弯弯曲曲的,走着走着,一下就变得很直啦。师:是呀,小巷就是这样(生)曲中带直,直中带曲!真是(生)弯曲多变啊!在这样的小巷中行走,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和同桌说说。汇报生1:我可以看到拱门,看到过街小楼,还有丰富多彩的墙门。生2:走着走着,我看到了古老的房子。生3:我看到了许多行人。师:哦,你不仅看到了景物,还看到了游人。是呀,这么美的地方,一定有很多人来游玩生4:我看到了树儿师:就这样,每走几步,便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这就是(生:移步换景)。课件“移步换景”变红

7、色难怪作者说,引读(人在巷中行走,移步换景,并不感到寂寞)师:多美的感觉啊!让我们美美地读读这段。配乐朗读全段。3学习第3自然段师:欣赏了小巷,我们再跟着作者去庭院瞧瞧。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小小的庭院,也觉玲珑可爱。青石板、白粉墙,后门的河埠头,一弯清水,显得格外雅洁。院子里,从石板缝中与墙角下长出的野草闲花,更觉娇嫩依人。”师:谁愿意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庭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汇报,师相机板书:玲珑可爱师:还有什么感受?生:很雅洁。(课件展示:)“青石板、白粉墙,后门的河埠头,一弯清水,显得格外雅洁。”师:雅洁是什么意思呢?课文中有一个词跟它的意思很相近,你能

8、找到吗?课件出示“明洁”。师:在这句话中,作者为什么用“雅洁”,而不用“明洁”呢?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课件展示图文,学生读。找出写庭院特点的词,并变换颜色。读后学生交流:庭院的颜色是青色、白色,颜色淡雅。生:水也是清清的,显得很素雅。师:是呀,就因为这淡淡地颜色,这素雅的颜色,作者才用“雅洁”,而不用“明洁”!作者用词是多么的精当啊!请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来读读这些词。(课件展示)要求学生只读加着重号的词。师:你又发现了什么?这些文字读起来像不像是一首小诗(课件展示所提炼的小诗)我们给它加上题目就更像了!学生齐读。师总结:看,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真是“诗情画意”啊!四、总结拓展师: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小巷人家中的小巷、庭院的美,水巷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不一样的美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