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23.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43945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2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2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2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2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23.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任务】教育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状况,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理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了解我国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交通、通信的发展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搜集与人们生活变化有关的材料,进一步掌握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讲述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我国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加强对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认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

2、观了解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理解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重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教学流程】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情境引入上节课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题家庭作业,画家采访家长,在改革开放前,社会上流传着所谓“四大件”指什么,哪位同学说说采访的结果?(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旧四大件”早就被“新四大件”所取代。“新四大件”指的又是什么呢?(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到了20世纪

3、90年代末,新的高档消费品层出不穷,“四大件”的说法已经远远不能概括迅速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的生活了,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电话、电脑、手机已相当普及,住房、汽车也开始成为百姓的私产。从“四大件”的演变中,说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师:利用问答方式,多媒体投示相关实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转入新课的学习。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识别图片。明确本课所学内容。合作探究展示提高一日常生活的变化【问题1】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生活的情况阅读教材第一段内容,概括:新中国成立前,人民

4、生活情况是怎样的?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问题2】改革开发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阅读教材P97、P98、P100第二段,完成表格内容。改革开放前改革开发后衣食住行用改革开放前改革开发后衣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丰富多彩、展示个性食匮乏、饮食结构单一丰富、注重营养、均衡住拥挤、设施简单面积扩大、设施、装饰改观行主要靠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火车地铁、出租车、私家车、火车、飞机、轮船等用主要为衣、食消费消费总量增长、消费结构优化二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问题1】交通的发展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图及一组高速公路、立交桥等图片。结合教材P99、P100内容,谈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交通的发

5、展情况是怎样的?交通铁路公路民航交通铁路2010年底,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二。公路建密集公路网、公路大桥等,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前列。民航国内、国际航线众多,成为民航大国。【问题2】通信的发展 阅读教材P101,归纳:新中国成立后,通信领域在哪些方面获得了快速发展?发展情况如何? 基础知识梳理完后,观看改革开放40周年变化的微视频,加深印象。三、 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小组讨论完成: 归纳总结 1、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物资缺乏,实行 计划经济体制,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2、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快速发展,物资供应丰富,思想观念解放,生 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师:提问

6、题。生:概括答题要点。师:多媒体出示表格,指导学生填写内容。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内容并互相展示,结合自己家庭的生活,加深对内容的了解。师:展示改革开放前使用的票证图片,如:粮票、布票、购粮证等,让学生了解当时物资较为匮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生:观察票证图片,明确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生产情况。举现实生活的实例 ,说明现在物资丰富,各式各样的卡为更多的人所选择,为人们提供更多便利。师:多媒体投放内容,以便于学生理解、巩固知识。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生:通过感受人民生活的变化,树立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师;展示图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绘制反映我

7、国交通发展的表格。生:结合图片和教材内容,说一说自己家乡交通状况变化的情况,认识交通的发展,显示了经济的发达。师:出示表格内容,让学生自己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注意当前我国交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交通堵塞、环境等问题)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认识到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生:学生根据导学题自主梳理知识。师:明确通信的两个领域:电信和互联网。引导学生认识通信方式的变化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课堂练习 讨论完成课本98页“问题思考”,99页“材料研读”趁热打铁,提高分析能力反思完善 要求生活水平 交通、通信的不断提高 不断发展 带动师:指导学生编制知识体系。生:明确知识间内在联系。教后反思 本堂课使用多媒体手段,大量使用图片、视频,为学生提供了立体的情景,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巨大变迁,接下来讨论了发生变迁的原因,由浅入深,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时间把握不当,缺乏板书,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这些应当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