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中考试(文科)试卷2012.4.13.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43644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文科)试卷2012.4.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文科)试卷2012.4.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文科)试卷2012.4.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文科)试卷2012.4.1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文科)试卷2012.4.1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文科)试卷2012.4.1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期中考试(文科)试卷2012.4.13.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珠海北大附属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 期中考试高 一 年级 历史 试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命题人:许素婷 审核人:霍云霞一、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1建国前夕,毛泽东明确提出:“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可以体现此理念的新中国外交政策是( )A不结盟 B“一边倒” C开展多边外交 D改善中美关系2新中国政府的代表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在世界外交舞台上亮相的国际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开罗会议3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

2、权利得以恢复的主要因素是(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第三世界的兴起及友好合作C中美、中日关系趋向缓和 D中国国际威望的进一步提高4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中日建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 中美建交A. B. C. D.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的特点是( )A、以欧洲为中心 B、以美国为中心 C、以欧美为中心 D、以苏美两极为中心6.二战后战时的同盟宣告瓦解,世界进入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极格局,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7. 1967年合并建立欧洲共同体的机构包括( )欧洲煤钢共

3、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北大西洋公约组织A B C D8. 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标志是( )A.万隆会议的召开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联合国的变化 D.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9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0.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 ( )A、美国重新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中国迅速崛起C、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1.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在两极格局瓦

4、解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美国地位相对削弱 欧盟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 日本从经济大国试图向政治和军事大国迈进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 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A. B. C. D.12、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A春秋时期牛耕出现 B战国时期牛耕推广C春秋战国铁农具的使用 D周王室的衰微13下列引文能准确反映出井田制现象的是( ) A“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B“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C“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 D“溥天之下,莫非王土”14黄梅戏天仙配中七仙女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了中国古代A农业

5、的基本特点之一 B手工业的基本特点之一C商业的基本特点之一 D“重农抑商”的基本特点之一15在我国古代,铁犁和牛耕的开始使用是在(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 C隋唐 D明清16赵过对西汉农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少贡献,以下与他相关的是( )A耦犁和代田法 B耦犁和垄作法C代田法和耕耙耱技术 D撒播和代田法17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发生在( )A秦汉以后 B明清以后 C隋唐以后 D宋代以后18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

6、外贸易提供精品 A B C D19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中有秘色长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应在( ) A魏晋 B隋唐 C宋元 D明清20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21唐代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的地方,称为 A瓦子 B柜坊

7、C驿站 D邸店22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机工”是 A资本家 B雇佣工人 C奴隶 D地主23明清时期,松江一些商人开设暑袜店,出资购买尤墩布分给当地居民缝制暑袜,计件付酬,再将暑袜拿到店里出售,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暑袜店主具有早期资本家的性质 暑袜店就是集中的手工工场 暑袜店主进入了商品的生产领域 缝制暑袜的当地居民成了雇佣工人 A B C D24(2010广东卷)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B井田制得以恢复C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8、D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25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发明者主要来自于( )A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B具有专业知识的科学家C具有先进理念的政治经济学家 D具有一定实力的农场主26英法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 )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 使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 A. B. C. D. 27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C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D蒸汽机的发明中2819世纪初,英国流行一种说法:“万锭纱爵爷”已经和“万亩田爵爷”平起平坐了。这个现象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9、( )A工业资产阶级地位提高 B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发生 C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D贵族阶层已经消失29以下对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的作用论述不正确的是( )A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 B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C被推广到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 D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30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有( )可乘火车、轮船旅行 电报、电话已成为通讯工具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大气、河流污染严重A B C D二、材料题(31题16分,32题11分,33题13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 15世纪、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图一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图二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

10、世界地图材料二 直至15世纪,欧洲的世界地图也很简单:基督耶稣高高在上俯视世界,从诺亚方舟洪水退却之后,诺亚三个儿子分别居住欧、亚、非三洲成为各洲始祖。地图上用圆规画出网状,网状内有代表城市和王国的旗帜与城堡,所谓“世界”即以地中海区域为主要范围的世界。材料三新航路开辟示意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指出西方人了解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3分)(2)根据材料四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各条航线分别是谁开辟的什么航线。(8分)(3)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关系如何?(2分)32、材

11、料题(14分)材料一从1785年到1824年,英国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约翰尼夫战争与人类进步材料二 一些学者把科学进入工业作为现代工业的显著特征。在十八世纪现代工业初期,科学知识本身贫乏,不能直接运用于工业过程。直到19世纪后半期,随着化学和电子科学的繁荣,科学理论才为新的方法和新工业提供了基础。事实上,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科技进步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发明者中大部分是天才的修补工,自觉的机修工和工程师以及其他自觉成才者。摘自R卡梅伦世界经济史材料三 1870年到1900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19世

12、纪最后3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发展的影响,自1870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世纪科学工业的开端。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在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变,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得多;在这些早已建立的工业中,科学的应用只是在很大程度上改进旧的生产方法,而不是建立崭新的生产方法。摘自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1卷材料四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五 帝国主义瓜分后的非洲(1914年)请回答:(1)结合课本与材料一,指出这场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哪些巨大变化?(3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技术发明的特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2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并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兴的工业部门有哪些?(4分)(4)通过分析和评价,谈谈你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