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以及怎样做低年级孩子的家长.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436252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以及怎样做低年级孩子的家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以及怎样做低年级孩子的家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以及怎样做低年级孩子的家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以及怎样做低年级孩子的家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以及怎样做低年级孩子的家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以及怎样做低年级孩子的家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以及怎样做低年级孩子的家长.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以及怎样做低年级孩子的家长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以及怎样做低年级孩子的家长儿子后天就要参加上小学前的培训了,可作为他的家长、我似乎还没做好准备。幸亏我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将和儿子一起度过这段难忘的时光。从现在开始到孩子二年级结束,我们家长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都是我们非常关注又有些模糊的问题。我在网上看到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这篇文章,里面的内容很全面、也很详细。本以为像“不可以买玩具似的学具”这样的要求我都打算放弃了,可是在这篇文章中同样有提到,看来那些“苛刻”的要求是对孩子有利的,所以我还将延续我古板的作风,严格要求学生。我将这篇文章和我五年来从事低年级班主

2、任的经验联系起来,进行了简单的修改,希望和我一样即将成为一年级学生家长的朋友,看到能有所借鉴。 (一)物质准备 1、双肩背的书包。孩子用的书包应该选择双肩背的书包,背带可以自由收放的那一种。孩子的书包里层应该有隔层,可以让孩子把书和本子分开来放。书包左右两侧最好有口袋,可以让孩子放茶杯、字典等物品。您还可以为孩子选择那种正面有小口袋的书包,可以放孩子的手帕、纸巾等。 2、简单的铅笔盒。孩子的铅笔盒,双层或单层都可以,只要能放上56只铅笔、橡皮、一把直尺就可以了。最好选择铁皮文具盒或者是软布笔袋。您要注意的是,不要给孩子购买那种表面有许多按钮的铅笔盒,(如按一个按钮可以拿到橡皮或者铅笔的那种),

3、一方面按按钮会发出响声,在上课时会影响其他孩子,另一方面也容易让孩子分心。文具盒上的图案不要过于花哨复杂,否则图案吸引着孩子,会分散他上课听讲的注意力。带磁铁盖的塑料文具盒,一般都比较大,不利于节省空间。 3、软硬适度的铅笔。刚上小学,孩子用HB的铅笔为好,从铅笔外形上看六棱柱形的铅笔孩子握着舒适、稳妥,也不易滚落到地面上摔断笔芯。削铅笔只能削一头,否则容易扎伤孩子的眼睛。一定不要让孩子使用自动铅笔,因为活动铅芯比较容易断,孩子刚开始写字,力度掌握不够,用自动铅笔练不好字。 4、手动卷笔刀。手动卷笔刀比较好用,孩子使用容易。因为孩子可能丢三落四,所以还是留在家里用为妥,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我

4、们小时候用的转笔刀还有小刀等就不要给孩子准备了,现在的孩子上学年龄小,容易发生危险。 5、方形的橡皮和简单的格尺。现在市场上的橡皮,只要是有厂家标识的,一般都可以使用,但最好让孩子使用正方体或长方体的橡皮,易抓手,不容易滚落。您最好不要给孩子购买镶嵌式的橡皮,(如一个动物形状的橡皮,眼睛或耳朵等部位可以拆下来的那种),它带有一定的危险性;也不要买那些花花绿绿的橡皮,既擦不干净本子又分散学生注意力。格尺能画线就好,千万别买玩具一样的格尺或者其他玩具一样的学具。 6、本子要竖开本,尽量要大格的。 没必要给孩子买两面用的本子,孩子是没有耐心去用另一面的。孩子的本子极易卷边,最好买封面比较厚的本子。本

5、夹子一般孩子用不好,徒增加负担,所以一般不用买了。 7、如果在学校就餐,还应该准备餐具。不要塑料餐具,不卫生又不好清洗。最好买三件套的不锈钢餐具,但是孩子小,拿三件餐具有点费劲,所以您只给孩子带较大的两件就可以了,让孩子把汤盛在最大的餐具里,把米饭和菜盛在另一个餐具里,这样不容易烫到孩子。(如果给孩子带水果,一定少带,只够饭后吃就可以了。如果带多了,这一天孩子都惦记这点事,还影响吃午餐。8、一个小闹钟。(后边有详细解释) 9、现在就给孩子布置一个固定的、安静的区域,让他做功课。 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在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将面临许多变化。在孩子的生活中,这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因此,在

6、孩子入学的这一阶段,家长必须有计划的使孩子在身体上、心理上,日常作息制度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为入学做好准备,使其今后能够更好的、更快的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生活。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二)心理、习惯和能力准备 1、激发孩子上学的愿望。 上小学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孩子,正确帮助孩子了解小学及小学生的生活。不能用上学来恐吓孩子,以免孩子因态度和情感问题产生入学障碍,从而产生冷漠、紧张、惧怕等消极态度。一般说来,入学愿望强烈的儿童,入学后学习积极主动,表现较好。因此,家长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儿童入学愿望。 2、加强儿童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孩子入学后与人交往的机会和范围

7、比以前更大了,因此,在入学前应巩固和加强对孩子进行文明行为和礼貌习惯的培养。如教育他们听老师的话,有礼貌、守纪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关心集体、讲道理、明是非等。这样,可以使他们更好的适应新的集体生活。 3、培养一定的生活习惯和自主意识。孩子入学前,要教育他们掌握一些简单的卫生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如定时睡觉,早起早睡,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床铺,一人单独睡小床;自觉的早晚刷牙,饭后涮口;学会正确的使用筷子,吃饭时不要发出声音,饭后收拾干净。定时大小便,便后自己擦干净;能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学会正确的握笔、端正写字、看书的姿势等。再比如,让孩子把

8、自己的东西固定的放在一个地方,书放在什么地方,书包、鞋子、衣服都要有固定的地方,不能随便扔。否则,上小学后找东西的时间比做功课的时间还要长。 4、注重时间观念的培养。在小学低年级有一种现象很普遍,即学生写作业的速度相差惊人。课堂作业,有的孩子十几分钟可以完成,而有的孩子几十分钟都完不成。做的慢的孩子也许并非不会,而是边做边玩,不能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孩子入学以前,家长有必要引导孩子的时间观念,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有计划的安排看电视、看书和玩。比如,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个小闹钟,让孩子自己订时间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间表做自己的事情。 5、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上小学后,孩子每

9、天要面临不同的学科,带回不同的作业。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等,看孩子的执行情况,让孩子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过度到主动完成任务,让他知道:不是爸爸妈妈让我做这件事,而是我长大了,我应该做这件事。树立规则意识。 6、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孩子升入小学,就成了学校这个集体中的一员,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在集体中就要与大家在一起,如果不和大家在一起,自己就会很孤独,就会遇到很多麻烦,告诉孩子应该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与同学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正确自行处理,受伤了怎么办等等。 7、教孩子懂得交通规则。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必须教育他懂得交通规则和遵守

10、交通规则。如在街道公路上,要走人行道或靠右边走。过马路时,要走人行道横线,并注意来往车辆。会看红绿灯,知道车辆是“红灯停,绿灯行”,不要在马路上或过马路时追跑打闹等。 8、认识上学的路,并记住父母的手机号。您带着孩子从家到学校,无论是步行还是乘车都应该告诉孩子走哪条路可以到学校或者回家,让孩子记得路线。在带孩子认识路线的同时,您还要让孩子记住家里的地址和联系电话,以防万一,并加强安全教育。 9、入学前应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及时发现身体疾病和存在的问题,以便抓紧时间使孩子在入学前得到治疗。如患有不适合体育运动的疾病应告知班主任老师。 (三)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孩子进入小学后就要习惯回家有功

11、课的生活。特别要注意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习惯。不少家长会抱怨,孩子上了小学负担太重,不仅要接送,回家还要辅导、陪读,吃不消。其实孩子完全能够自己学习,完成作业,关键在于习惯的养成。为了帮助孩子提高独立性,父母首先要信任孩子,把他们当成是小学生,看成是长大了的孩子。其次,关注一头一尾,就是在孩子做作业前,先大概了解孩子的作业内容和作业量,估算出大约需要的时间,然后与孩子商定,在几点前必须完成作业。到时间后,父母对孩子作业进行检查。检查作业不是内容的正误,而且检查书写整洁和完成与否,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检查作业、签字,不是看我做对了没有,而是看我有没有完成,只有自己细心,认真,才能不出错。如果家

12、长在孩子一入学就这样做或入学前就这样做,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就会大大提高,陪读也就不存在了。 说明:划线部分仅仅针对那些自律性较强的孩子,大多数学生还需要家长陪读,检查作业正误。 (四)、预想9月:新小学生有问题 语文:作为新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最可能遇到的几个问题是书写速度慢、不按照样子写字或者写拼音、听课文录音或者课外阅读材料往往不能坚持每天进行,不及时复习每天学习的新知识等。对于书写速度慢的孩子,您可以用“时钟递减分钟法”进行训练,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孩子不能按照样子写字或者写拼音,那么您主要的任务就是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看一笔写一划,在心中记住字形的同时,记住每一个笔划的位置,直至

13、不看字也能写出来。对于另外两个问题,您可以为孩子做一个复习预习、听录音、课外阅读的表格,要求孩子每天在完成这些任务之后,在表格中做上记号,完成一项勾掉一项。此外,您还应该在学习中,逐渐培养孩子自己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数学:一年级的数学并不难,很多内容在幼儿园已经接触过了,所以还是学习习惯的问题最叫人担心,比如:不能规范的书写“09”,不坚持每天做口算题目,不积极参与动脑筋题目的理解或是一题多解等等。碰到这种情况,您还是要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入手:一定要让孩子规范书写;需要用直尺的地方,一定要让孩子坚持用尺;数学题目完成后,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检查,不要依赖您。对于那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并有条件的孩

14、子,您可以有针对性的让他做一些趣味数学题目,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 英语:小学一年级的英语教材以英语听力和会话为主,每周3-4节课,由于不是学习母语,孩子的听力强化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您要结合听力磁带,加强孩子英语本土语音训练,从而让孩子从听过渡到会说。因此,每天至少让孩子进行半小时的英语听说训练,并坚持每天练习,这是关键。 其他科目:其他学科,比如手工劳动、自然常识、美术、音乐等常常会要求孩子带好配套的学具、乐器、颜料、剪刀、胶水等物品,遗忘是孩子的通病。因此,您应该要求孩子根据课表,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养成良好的习惯。 上课时间:孩子坐不住,是他上课时碰到的一大难题。造成这一现象,可能有以下原因

15、:1、老师讲的内容,孩子以前听到过或者已经懂了。这就要求您和老师一起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2、孩子的生理上有问题,如多动症。这时,就需要带孩子到医生那里去诊断治疗。 定心丸:一般而言,小学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大多数新小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前20分钟,所以一般有经验的老师都会在前20分钟把新知识讲完,后20分钟主要运用游戏、活动等各种形式进行知识的巩固。一般来说,孩子基本上是能坐得住的。 课间休息:新小学生常常不知道在这段时间内干什么。所以,在开学前,您可以向孩子解释一下什么是课间休息,应该怎样合理的安排这10分钟,您也可以列出几样可以做的事情,帮孩子理清头绪,但您也要提醒孩子,课间

16、休息时要注意安全。 课余时间:放学以后,初入小学的孩子可能还不能完全适应有功课的生活,不是忘了做功课,就是拖到吃晚饭或者睡觉前才匆匆忙忙的做功课。对此,您要明确的告诉孩子,放学后应该先做功课,然后再玩。每天,除了完成作业,还要有一小时的复习、预习、检查和整理时间,您要督促孩子检查一下完成的作业,并预习一下新的内容,听听语文和英语的录音材料。临睡前整理好书包,带齐学习用品,以及老师要求带的费用、资料等。做为家长,您在这段时间内最好能和孩子同步,一起学习、看书、读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除了每天的新闻节目,学校一般不主张周一到周四晚上让孩子看电视,您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使他有充沛的精力投入第二天的学习。 注意: 1、不管老师是否留听写作业,您每天都应听写孩子学过的生字,滚动式地考查;不管老师是否留口算作业,您每天都应提醒孩子做一页口算。 2、不要代孩子做功课,如果他遇到难题,在帮助他的时候,必须先让他思考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